2012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曝光,网友直呼福建作文题雷人
2012高考浙江作文题:生命的意义
2012,语文高考作文:江苏卷《故事与结局》福建卷《论马刺夺冠历程》广东卷《另一面》山东《平凡中的伟大》浙江《生命的意义》北京《书生之路》河北《把握方向》安徽《曾经》陕西《危中寻机》内蒙古《变味的善良》
2012高考语文作文技巧
“文有定法”的“定”不是绝对的、僵死的,而是相对的、灵活的。以我的经验,写好高考作文的要点在于:
第一,具备一种观念,即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也就是说,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把作文的读者对象给搞错了。如果潜意识里觉得写作文是为了跟同学交流,那就错了。或者以写日记的随意对待,那也错了。到了考场上,作文的读者只有老师。而这些老师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看过很多皇皇巨著,批过许多名篇佳作,不自觉地就会拿你的作文和《红楼梦》比较。所以同学们的作文目的不应该是表达自己,而应该是替阅卷老师完成理想,即写出老师心目中就某道题目而言最理想的作文。所以,不能写童话,那是给小孩读的。不能写“太阳公公”之类给小学生看的文字。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同学们只有写出了老师理想中的作文,老师才可能给同学们打理想的分数。老师喜欢字迹美观,不妨花100天把字练好;老师讨厌春蚓秋蛇,就不要把潦草的“草”当做艺术的“草”,说什么“我这是草书”。也不要有投机取巧心理,空话套话、张冠李戴、错字连篇都逃不过老师的法眼。若要造字造词,请加引号;不加就是错别字。
第二,把握两个要点。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难度自然大,那么考生的作文就没理由不体现两点论。人物的优点与缺点,事件的利与弊,都应该注意到。同时要体现重点论,详略得当。思想不走极端,作文用语才不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
第三,重视三类人物,即亲人、老师、同学。虽然近年高考作文题看似大多适于写议论文,但“时间在流逝”这样的题目也不得不防啊。把父母表现好了,为人父母的老师也会感动;把老师表现好了,可能让他们心花怒放;把学生表现好了,也容易引起老师的共鸣,因为老师就是整天和学生打交道的。要想写好这三类人其实并不难,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到了考场上也是忘不掉的,只要多注意此类作文的写法,自然可以触类旁通。不过,文学应该理想化一点,考场上,要放大优点,变缺点为特点。但写老师时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还是不用为妙,太狠了点;而像“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类只要符合题意,就要成串使用。只不过记叙文是把父母或老师当个体去歌颂,而议论文是把他们那个群体当做论据。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生命的意义2012江苏高考作文题:故事与结局2012浙江高考作文题:冲天香连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2012江苏高考作文参考范文:故事与结局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故事与结局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另一面2012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故事与结局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全国卷)2012年河北高考作文题目:把握方向2012福建高考作文题目:论马刺夺冠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