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西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广西高考考生报名登记表填报说明

来源:2exam.com 2014-11-1 20:10:12

附件3

考生报名登记表填报说明

1. 《考生报名登记表》上所有内容将由专人采集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因此填写要工整、规范,要保持整张表的清洁与平整。表中的文字内容请用楷体填写,方格内的数字不要触及方格边缘,以免无法识别。填写时表下桌面要平整、清洁,以防表格破损或弄脏,影响信息的可读性。
2. 看清内容及代码,小心填写:
●姓名:用汉字书写,填写在下划线上方,从左到右每字一格,中间不留空格。单姓单名,后两格留空;单姓双名,后一格留空;复姓双名,四格用完。实际录入时,可以在GBK汉字库的范围内录入。所有在系统中无法输入的汉字,在录入时用两个半角问号(“??”)代替。
●学籍号:该号码为考生进入小学开始的全国统—编码,终身使用,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
●性别:参照方格后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性别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的性别代码上打“√”确认。
●出生日期:前四格填年份,中间二格填月份,后二格填日期。月份与日期不足两位的前面补“0”。如1995年6月12日出生,则填1  9  9  5  年0  6  月1  2 日。
●婚否:已婚考生单选项,在方格内填入“1”,并在方格后打“√”确认。该项缺省为未婚(“0”),未婚考生不必填写此项。
●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个人准确18位身份证号码,未办理身份证或未换领18位号码身份证的需向户籍所在派出所询问自己的18位号码,将号码按顺序填入方格内。18位身份证号码带有自校验功能,请务必准确填写。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号:用于导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2015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必须填写。非2015年应届毕业生不需填写。
●班级:填入班级顺序号(顺序号由报考单位自编),不足两位的第一位补“0”。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住址信息:填写地址须与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上的地址完全一致。
●考生类别:参照方格后相应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考生类别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的考生类别代码上打“√”确认。
●户口所在地:在方格内填写四位的户口所在县(市)代码,并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县(市)名称,代码及县(市)的规范名称请在《县(市)名称与代码对照表》中查询。
●民族:选择自己所属民族的代码填写于方格内,并用汉字将所属的民族写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民族代码如下:
01  汉族 02  蒙古族 03  回族 04  藏族 05  维吾尔族
06  苗族 07  彝族 08  壮族 09  布依族 10  朝鲜族
11  满族 12  侗族 13  瑶族 14  白族 15  土家族
16  哈尼族 17  哈萨克族 18  傣族 19  黎族 20  傈傈族
21  佤族 22  畲族 23  高山族 24  拉祜族 25  水族
26  东乡族 27  纳西族 28  景颇族 29  柯尔克孜 30  土族
31  达斡尔族 32  仫佬族 33  羌族 34  布朗族 35  撒拉族
36  毛难族 37  仡佬族 38  锡伯族 39  阿昌族 40  普米族
41  塔吉克族 42  怒族 43  乌孜别克 44  俄罗斯族 45  鄂温克族
46  崩龙族 47  保安族 48  裕固族 49  京族 50  塔塔尔族
51  独龙族 52  鄂伦春族 53  赫哲族 54  门巴族 55  珞巴族
56  基诺族 97  其他   
●报考单位:报考单位是指考生参加高考报名的单位。四个小方格用来填写报考单位代码。通过学校集体报名的考生(考生报名的学校必须是考生参加高考所在考区范围的学校并且已被编入《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中,该对照表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在《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中找到该学校代码,即为报考单位代码,填入方格内,并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对应的学校名称。直接在当地招办报名的考生,报考单位代码填“9999”,在下划线上填写报考单位的名称。
●政治面貌:参照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政治面貌的两位代码,并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对应的政治面貌名称。政治面貌代码如下: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 共青团员
04 民革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 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 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无党派民主人士
13 群众
●毕业学校:毕业学校指区内考生高中阶段毕业学校。在《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中找出毕业学校代码填入方格内。其他学生,如同等学力考生、在职人员考生、外省毕业回我区考试的考生等在《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没有对应毕业学校代码的考生,此栏填代码“9999”。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毕业学校名称。
●毕业类别:参照方格后相应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毕业类别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毕业类别的代码上打“√”确认。毕业类别应与毕业学校的相关类别相同。
●选考科目:指考生的选考科目,在方格内填入相应考试科目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考试科目的代码上打“√”确认。2015年我区采用“ 3+小综合”科目设置。“3”是指语文、数学(分文、理)、外语3门科目,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小综合”是指“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是指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综合;“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的综合。文史类、艺术文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和文科综合,填报志愿时文史类考生可以选报文史类的所有专业;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理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外语和理科综合,填报志愿时理工类考生可以选报理工类的所有专业。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保送生及其他单招生资格并且拟不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应选择“未报考”(“0”);中等职业学校2年级在校生只能选择“未报考”(“0”)。
●外语语种:参照方格后相应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外语语种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外语语种的代码上打“√”确认。
●是否退役士兵专升本:此项专指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文凭的2013年和2014年的退役士兵报考专升本。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文凭;2. 具有退役士兵证件。此类考生在方格内填入“1”,并在方格后打“√”确认。不符合以上条件的考生不能填此项。
退役士兵专升本考生报考普通高考,每一名考生只能有一次录取机会,即无论是退役士兵专升本还是普通高考统考录取,一旦被录取即不能换录,否则将失去录取机会。由于2015年退役士兵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在普通高考统考录取之前,因此,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
注意:符合退役士兵专升本报名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年的高考报名,否则将无法得到教育部的学籍电子认证。
●是否报考对口中职:本项可多选。选择方法为在相应对口考试类型前打“√”。
●中职考生类型:毕业类别中勾选:中师、中专学校毕业、职高、技校 、其它中等学历毕业必须填写此栏。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批准录取入学5年一贯制中职升高职的考生归为“中职应届毕业生”。
考生应按实际选择自己所属的考生类型,在对应的方框内打“√”。
●贫困地区专项资格:符合国贫地区专项资格的考生应该同时符合区贫专项资格,应在“既符合国贫地区专项又符合区贫地区专项”栏目上选“1”;对于不属于国贫县(市)只符合区贫地区专项资格的考生,应在“只符合区贫地区专项” 栏目上选“2”。
●加考科目:本项可多选。选择方法为在相应加考科目前的椭圆上打“√”。其中,“区内艺术统考”指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统一举办的艺术类专业考试。考生在报名参加艺术校考(即参加艺术院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时应向所报名院校提供自己的普通高考考生号(14位)和身份证号码(18位),否则将直接影响考生的艺术成绩备案,最终影响考生的录取。
体育类术科考试只考身体素质,即:100米跑、立定跳远、双手原地后抛实心球、800米跑。
小语种考生可以选择是否参加小语种复试。
●照顾类别有关栏目说明:
(一)国家及国际竞赛获奖者”指:
1.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2. 下列全国竞赛一、二等奖者:
(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2)“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3)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3. 下列国际竞赛获奖者:
(1)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2)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
以上各奖项的奖项名称及获奖学生名单,均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联系电话:包括区号、电话号码(如有必要加分机号),也可以填写手机号码,总长(包括数字和符号)不得超过25位,输入时必须是半角数字或半角符号。
●委托联系电话:没有家庭联系电话的考生可将最便于联系的上述类型的联系号码填写在本栏,总长(包括数字和符号)不得超过25位,输入时必须是半角数字或半角符号(亲戚或教师家的电话可作为委托电话,并告知受委托人在高考录取期间注意接听电话)。
●其它电话:填写其它便于与考生联系的上述类型的联系号码,总长(包括数字和符号)不得超过25位,输入时必须是半角数字或半角符号。
注意:在录取期间招生院校可能会与考生取得联系,询问录取相关事宜,为确保随时能够联系上考生本人,考生应尽最大可能提供详细的电话联系方式,并保持联系电话的畅通。
●录取通知书寄送地址:指考生录取通知书最直接的寄送地址,不强制要求是所在中学的地址。请用汉字填写,应尽量详细准确以避免误投递。
●邮政编码:将上款所述地址的邮政编码按顺序填入方格内,每格一位数字。
●本人简历:如果超过三项,按时间顺序填写最后三项。并且必须将每行的相应内容全部填写,不能空缺。
●奖励处分:建议只填写高中阶段及之后的奖励处分有关内容,内容较多的可根据重要性自行取舍。
●由考生所在单位或招生办填写部分:由考生所在单位及招生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政策和考生个人或有关单位提供的材料确认并填写。
●考生户籍迁移标志:户籍没有迁移过的考生不必填写。
特别提醒:
对表中所有栏目,考生必须按照填表说明提供如实、准确的信息。欢迎举报弄虚作假行为,经查实后将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
未经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同意(以户口簿登记的姓名、时间为准),请不要试图借高考的机会更改姓名。擅自更改姓名(指报考姓名与报名时户口簿登记的现用名不同者)以及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民族等信息错误,将给考生的学籍电子注册、入学、办证、就业等带来麻烦,甚至可能有所损失。
 
户口所在地县(市、区)名称与代码对照表

南宁市
市辖区           0101
兴宁区           0102
青秀区           0103
江南区           0105
西乡塘区         0107
良庆区           0108
邕宁区           0109
武鸣县           0122
隆安县           0123
马山县           0124
上林县           0125
宾阳县           0126
横  县           0127
柳州市
市辖区           0201
城中区           0202
鱼峰区           0203
柳南区           0204
柳北区           0205
柳江县           0221
柳城县           0222
鹿寨县           0223
融安县           0224
融水县           0225
三江县           0226
桂林市
市辖区           0301
秀峰区           0302
叠彩区           0303
象山区           0304
七星区           0305
雁山区           0311
阳朔县           0321
临桂县           0322
灵川县           0323
全州县           0324
兴安县           0325
永福县           0326
灌阳县           0327
龙胜县           0328
资源县           0329
平乐县           0330
荔浦县           0331
恭城县           0332
梧州市
市辖区           0401
万秀区           0403
 
蝶山区           0404
长洲区           0405
苍梧县           0421
藤  县           0422
蒙山县           0423
岑溪市           0481
北海市
市辖区           0501
海城区           0502
银海区           0503
铁山港区         0512
合浦县           0521
防城港市
市辖区           0601
港口区           0602
防城区           0603
上思县           0621
东兴市           0681
钦州市
市辖区           0701
钦南区           0702
钦北区           0703
灵山县           0721
浦北县           0722
贵港市
市辖区           0801
港北区           0802
港南区           0803
覃塘区           0804
平南县           0821
桂平市           0881
玉林市
市辖区           0901
玉州区           0902
容  县           0921
陆川县           0922
博白县           0923
兴业县           0924
北流市           0981
百色市
市辖区           1001
右江区           1002
田阳县           1021
田东县           1022
平果县           1023
德保县           1024
靖西县           1025
那坡县           1026
 
凌云县           1027
乐业县           1028
田林县           1029
西林县           1030
隆林县           1031
贺州市
市辖区           1101
八步区           1102
平桂管理区       1119
昭平县           1121
钟山县           1122
富川县           1123
河池市
市辖区           1201
金城江区         1202
南丹县           1221
天峨县           1222
凤山县           1223
东兰县           1224
罗城县           1225
环江县           1226
巴马县           1227
都安县           1228
大化县           1229
宜州市           1281
来宾市
市辖区           1301
兴宾区           1302
忻城县           1321
象州县           1322
金秀县           1323
武宣县           1324
合山市           1381
崇左市
市辖区           1401
江州区           1402
扶绥县            1421
宁明县            1422
龙州县            1423
大新县            1424
天等县            1425
凭祥市            1481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