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广西高考 - 正文

 
广东高生注意慎把第二志愿组当垫底
来源:羊城晚报 2010-6-23 【字体:小 大】
慎把第二志愿组当垫底

2010年广东高考(论坛)将在本科层次首次实行“平行志愿”,这对全省考生来都是全新考验。对此,专家分析,往年生源不足的高校,容易被考生选择为保底的学校,在第一志愿组就完成了招生计划。因此本科学校尤其是一本院校断档的机会将低于往年。考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好第一志愿组。

  拉开梯度别浪费选择

  平行志愿是考生填报本科志愿时,每批可填报两组志愿,每组可填报3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投档。一组志愿有A、B、C三个院校可填,这意味着考生有了三个第一志愿,但是不是就一定没有风险了呢?

  对此广州市招生办主任吴强介绍,虽然在同一志愿组中的三个院校志愿没有级差,但由于是按顺序检索,所以不同志愿间必须要有梯度差,而且这个梯度差还要合理选择,不然很容易出现三个志愿都滑档的情况。

  “考生在同一组院校志愿间一定要拉开梯度,这个梯度是以分数为底线的,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数对应填报,不可冲得过高,也不要估得太低。由于是第一年实施平行志愿,这个分数梯度究竟如何把握谁也说不准,还需要考生结合自身成绩和高校情况细心衡量。”

  考生最应该重视的还是第一志愿组,填报时,A、B、C三个志愿要形成梯度,不要浪费志愿。A志愿,属于冲一冲可以达到的志愿,B志愿要填自己稳定发挥可以达到的志愿,C志愿要保底。考生填报志愿要立足于对自己真实成绩的估计,要参照自己在全省考生的位置。

  吴强举例,某考生要报考的A学校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是690,B学校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是670,而该考生预计的分数在680分左右,那么A、B学校可以作为该考生在同一院校志愿组中相邻的两个志愿,因为它们之间有着20分的梯度差,比较合理。

慎把第二志愿组当垫底

  在本科批次的投档、录取中设两个院校志愿组,是广东有别于其他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做法。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对第二志愿填报的看法:一种认为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报好第一志愿组,忽略对第二志愿的关注;另一种则认为第二志愿的填报有一定的保险作用,在熟悉高校的招生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填报好第二志愿。

  纵观现在考生心理,记者了解到,高考分数高出重本线20分以内的考生,处于重本录取的临界点,将会出现博弈的心理,想报考更为高分的重点本科。但这有可能会出现高分落榜的情况。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后,补录和补报的情况预计会大量减少,所以把第二志愿组作为垫底不够科学,第二志愿也应该根据情况审慎填好。

  究竟怎样填报比较稳妥?吴强总结:在同一院校志愿组中,第一志愿可“冲”,考生可以报比自己水平略高的学校;第二志愿要“稳”,考生要确保自己的成绩能高于该校分数线;第三志愿要“保”,考生可填比自己水平略低的学校,作为保底。

  利用“预投档”扩大赢面

  广东省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分预投档和正式投档。专家介绍,“预投档”是在第一院校志愿组正式投档前进行,只提供生源基本情况;正式投档为高校提供考生电子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年“预投档”的比例掌握在1:1至1:1.11之间。如果预投档比例是1:1,这就意味着预投档所有考生将会全数录取。反之,如果预投档比例为1:1.11,这就说明上线的考生将有约10%被淘汰。

  预投档比例高,意味着考生达到该院校上线的分数,但却未能被录取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家长及考生要密切留意高校大型招生会的政策解读,掌握好预投档的比率,巧妙选择第二志愿组的专业,增加录取的安全系数。

服从调剂 避免退档

  对于“一冲二稳三保”的建议,专家也指出,这也并非“万全之策”:平行志愿的一大弊端就是“一次投档”。

  举例而言,如果某考生的分数“冲”上了A志愿,便直接投档至A高校。但如果A高校投档比例为1:1.05,而上述考生又不幸成为5%中的一员遭遇A校退档,那他便不能再参加同一组别的投档,而必须退到第二志愿组。如果此时第二志愿组的高校已经录取完毕,那他还有可能退到下一个批次。

  正因为此,今年高校录取的投档比例格外引人关注,“退档”俨然成了敏感词。对此,不少大学招生办承诺,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只要服从专业分配,投档后保证不退档。

  据了解,目前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在专业录取方面还会保留级差,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可以大大减低被高校退档的风险。

  充分估计报考人数

  影响考生准确填报志愿的可把握因素主要有:高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总计划和分专业计划)、去年录取分数线(包括最低线和专业线)以及分数线所处的分数段、考生的高考成绩及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等。考生必须综合考虑这些信息,而不是单纯参考某一个信息得出结论。如果广东省考试院今年公布详细的分数段考生分布表,考生就应特别留意。

  不可把握的因素主要是报考人数,但从报考的心态来分析,考生不能忽视两个背景:一是出于上学、生活等成本费用考虑,广东的农村学生填报省内高校较多;二是广州考生会比较集中报考本地高校。因此,考生对此要有估算,将报考的人数估计满,尽量降低报考风险。

服从调剂 避免退档

  对于“一冲二稳三保”的建议,专家也指出,这也并非“万全之策”:平行志愿的一大弊端就是“一次投档”。

  举例而言,如果某考生的分数“冲”上了A志愿,便直接投档至A高校。但如果A高校投档比例为1:1.05,而上述考生又不幸成为5%中的一员遭遇A校退档,那他便不能再参加同一组别的投档,而必须退到第二志愿组。如果此时第二志愿组的高校已经录取完毕,那他还有可能退到下一个批次。

  正因为此,今年高校录取的投档比例格外引人关注,“退档”俨然成了敏感词。对此,不少大学招生办承诺,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只要服从专业分配,投档后保证不退档。

  据了解,目前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在专业录取方面还会保留级差,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可以大大减低被高校退档的风险。

  充分估计报考人数

  影响考生准确填报志愿的可把握因素主要有:高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总计划和分专业计划)、去年录取分数线(包括最低线和专业线)以及分数线所处的分数段、考生的高考成绩及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等。考生必须综合考虑这些信息,而不是单纯参考某一个信息得出结论。如果广东省考试院今年公布详细的分数段考生分布表,考生就应特别留意。

  不可把握的因素主要是报考人数,但从报考的心态来分析,考生不能忽视两个背景:一是出于上学、生活等成本费用考虑,广东的农村学生填报省内高校较多;二是广州考生会比较集中报考本地高校。因此,考生对此要有估算,将报考的人数估计满,尽量降低报考风险。

专家支招

  三种分数线的考生如何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张耀荣对三种分数线的考生志愿如何填报提出了以下建议:

  高分考生:选校不限地区

  高分的考生,不要限制在自己选择学校的地区,也就是说,不仅要选报你最喜欢的那些老牌高校,还要选报你不太注意但专业很有特色的那些老校,不论是省内还是省外、沿海或内地的学校,所选读的最好是这所学校在国内学科水平一流的专业,即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业。

  中等分考生:避开热门校 分数中上的考生,降低自己心中“好”的学校的档次,避开热门的老牌名校,重点选择虽然不算太“好”但是专业水平较高而且办学特色鲜明的老校,这些学校在内地还有很多,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报读在这些学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或博士点、硕士点的专业。

  “踩线”生:选特色专业

  尽量选读那些学校中专业特色明显、办学条件较好、师资队伍较强的品牌专业,如那些名牌专业等。

  焦点问答

  问:广东省考生的成绩公布以后能否知道自己的分数在广东省的排名顺序?

  答:广东省公布成绩时会告诉位次,同时会公布一个数据,比如560—570分这个区间有多少人。

  问:有人说第二志愿组无用?

  答:并非说第二志愿组无用,是第二志愿组起的作用比较小。因为实行平行志愿以后,第一志愿组高校录取以后,可能已经录了90%了,第二志愿组录取的概率已经很小了。

  问:预投档过程能否公开?

  答:预投档是省招办和各个高校之间在正式投档之前进行的一次内部的工作,它的目的是让高校了解考生报志愿的情况,以便确定投档比例,要不要增加招生计划等。

  问:在第一组A志愿投档,然后退档,B、C志愿就不能投了吗?

  答:不行。平行志愿的原则就是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只能看第二志愿组和往下的征集志愿。

  问:高校拿到档案后,怎样确定各考生的专业,是按分数优先还是按照志愿优先?

  答:大学是按照级差分来定,设定专业级差分是分数优先。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录取查询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