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贵州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2012-6-5 17:14:51

高考即将到来,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考生这一群体,抓住部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叫卖“高考试题”和各种作弊设备,大肆行骗、敛财,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对此,各相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防范和查处力度,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一、售卖高考试题和作弊器是诈骗行为

网上或其他方式叫卖的“高考试题”是假的。高考试卷系绝密级文件,国家对高考试卷的管理有着严密的办法和措施。高考前不可能有成套的高考试题出现,网上或其他方式叫卖的“高考试题”全是假的,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各种高考作弊设备不可信。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迎合甚至教唆个别意欲投机取巧的考生和家长进行作弊,从事贩卖高考作弊器等非法活动。从近年公安等部门打击和查处的高考高科技作弊的案例来看,利用对讲机、针孔摄像机、无线耳机、隐性笔等考试作弊工具作弊的行为,基本无法实现。

首先,考生在进考场前要接受严格检查,不能携带自备文具、手机、计时器等物品。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考试,将被认定为作弊。

其次,就算侥幸通过安检携带作弊工具进入考场,并且没有被发现,要想成功接收作弊信号也几乎不可能。一方面是考场安装了无线电信号屏蔽仪器,考场内无法正常接收外来信号,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将在考场四周开阵无线电监测, “作弊器”一旦发射电波,无法逃出“干扰装置”的追踪,公安部门立即就会给予严厉打击。因此,“无所不能”的作弊设备既不存在,作弊也不可能。

第三,退一万步说,就算能成功接收到作弊信号,作弊工具提供的考试答案也是假的。不法分子无论如何吹嘘,也不可能事先得到高考试题,更不可能提供准确的考试答案。

兜售高考试卷、答案,以及以高科技为幌子的所谓高考作弊设备,多是利用生和家长的侥幸心理设置的 “陷阱”,其目的是骗钱敛财,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勿轻听轻信、上当受骗,悔恨终生。

二、高考作弊法理不容

今年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第六条规定,在考试过程中“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认定为考试作弊;第九条规定,有“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等情形的,除报名参加的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外,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今年我省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考力度,严厉打击高考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省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执行高考考场管理的有关规定,考生入场后将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不允许携带任何违禁物品进入考场。高考期间,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将出动安装有移动无线电监测设备的执法车、无线电监测车,组织人员对高考考点周边进行巡查,对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考试作弊的频段开展监听监测,确认有人作弊,立即对通信进行干扰、屏蔽,并联合公安及招生考试等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查处。公安部门将组织力量集中打击网络及其他形式的高考诈骗行为。在此,提醒广大考生,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否则只会害了自己。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从事非法销售的企业和个人,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三、营造诚信和谐的考试环境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教育考试机构应当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人员的相关信息。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中记录的信息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删除、变更。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可以依申请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查询,并应当及时向招生学校或单位提供相关信息,作为招生参考条件。”

孟子曰:“诚信,立人之本”。高考不仅是一场文化知识的考试,更是一场道德品质的考试。考风端正、考纪严明,历来是高考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现在社会公平、公开、诚信的价值体现。诚信高考,是考生迎考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检验考生步入人生的试金石。我省按照教育部要求,建立高考诚信档案,考生通过无线通讯工具等科技手段作弊属于严重作弊,一旦被发现,除依照有关规定受到严厉处罚外,还将被列入本人诚信档案,供高校甚至用人单位查询。高考作弊不仅法律法规不允许,将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名誉之外,也是极其不道德的事情。当广大考生即将步入社会之际,必须要明白,只有坚定信念、洁身自好、拒绝作弊,才能做一个心智健康的合格公民。希望考生和家长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害,广大考生清清白白地迈出成人的第一步,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诚信和谐的考试环境。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