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度”搜索“徐师昌”,可找到的相关网文多达250000篇。此外,“徐师昌”还被收入了百度百科人名词条。
在今年的高考中,徐师昌以671分的成绩夺得江西高考理科状元,一朝成名。在此之前,他只是临川一中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
十年磨剑
朴素的衣着,白净的皮肤,天真的笑脸,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16岁的徐师昌,一副活脱脱的读书郎模样。当他翻开书本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充满魅力的徐师昌,并被他眼神里的专注深深打动。
可以说,徐师昌的天赋就是读书。在徐师昌眼里,读书从来也不觉得苦和累,读书就是他最大的爱好,而上课则是一种享受。
徐师昌的学习成绩向来都很优异。初三毕业时,他曾取得全市第一名的佳绩。升入高中后,他几乎始终保持全年级第一的成绩。今年5月的全市统考,他的成绩又排在全市第一,参加全省十校联考时的成绩也是遥遥领先。如果人们想知道徐师昌的学习决窍,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踏实。徐师昌说,对于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认真完成,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课。
徐师昌的班主任黄列平老师说,徐师昌在学习上的表现十分稳重,学习很认真,一丝不苟,作业本中基本找不到涂改的痕迹。
徐师昌的妈妈一直在儿子身边陪读,但她从来不用为儿子的学习操心,因为徐师昌总是有规律地按照作息时间认真学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徐师昌的座右铭。为了实现考上清华大学这个目标,徐师昌一直都在默默地努力着。即使在假期,他也不敢太放松,只是偶尔去逛逛街。周末则到学校的“磨尖班”补习数学,因为他认为数学是自己的弱项。在今年高考中,徐师昌的数学成绩为138分。
如果你认为徐师昌是个书呆子,那你又错了。读书的时候,徐师昌静得下心来;玩的时候,他同样如鱼得水。徐师昌爱好广泛:上网、打乒乓球……同龄人爱玩的项目,他都喜欢。
有一次,徐师昌到南昌参加竞赛,买回了一只风筝。徐师昌将风筝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玩,玩到兴头上的他嫌自己跑得不快,竟然站在同学的自行车后座上,结果摔了一跤,手臂绑了好多天的绷带。
在一次全校文艺晚会上,徐师昌与同学合作,登台表演了一段自创的相声,赢得满堂喝彩。对此,黄列平老师印象十分深刻。
徐师昌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思想独立,即使是与老师讨论问题,也常常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今年高考结束后,徐师昌发现综合卷有一道题目的参考答案是错的,与别人争得脖子都红了。老师们经过共同核对、讨论,确认徐师昌是对的,并提请阅卷组将参考答案进行了修改。
一朝成名
徐师昌是从黄列平老师打来的报喜电话中得知自己是全省理科状元的,但他的第一反应是老师在和自己开玩笑。当消息得到确认后,徐师昌觉得自己很侥幸。
高考估分时,徐师昌一直很懊悔,因为他发现自己因为粗心大意丢了12分。心情不好的他为此躲在家中,连头发都不愿去理。
对于“高考状元”这一桂冠,徐师昌表现得很淡定。徐师昌说,当不当状元,没什么了不起,因为前二三十名的同学实力都差不多,主要是看临场发挥,而自己只是有幸发挥得还比较好。徐师昌觉得自己高考时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他认为自己的得分应该在680分以上。
因为成绩十分优异,学校和老师对徐师昌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这对考前的徐师昌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徐师昌曾对黄列平老师说,有人说平时成绩好,高考不一定考得好。黄列平老师肯定地告诉他,只要他发挥正常,高考一定会考得很好。徐师昌想,即使只发挥出平时最差的水平,自己应该也能够考取清华大学,于是顿觉释怀。
勇夺状元后,徐师昌立刻成了“名人”,前来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谈到成为“名人”的感觉,徐师昌表示“感觉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