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邀10位名师指导高考估分 高考报志愿,估分是关键。今天,大连市高考考生就能拿到高考试卷和标准答案了,怎样准确估分是考生们最渴望知道的事情。为了帮助考生科学、准确地估分,本报特别邀请大连市第一中学、大连市第二中学、大连市第八中学、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大连育明高中、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10位一线老师,为今年的考生做权威的估分指导。记者辛敏娟
2013辽宁高考语文试题估分评分标准
主观题弹性大估分要吃透评分标准 估分嘉宾介绍:
程静波
大连第八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现为中学高级教师,全国语文先进工作者,大连市骨干教师,大连市中学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教育学院兼职教研员,大连教育学院高中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理事,大连市高考指导委员会成员,大连八中高三实验班班主任。
语文估分一直是所有学科最令人伤脑筋的。和去年一样,今年语文试卷的主观题分数占了123分,文言文翻译10分,古诗鉴赏11分,默写6分,选做题为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都是25分,语言文字运用除去成语、病句、衔接题就剩11分,作文60分。
语文试卷主观题弹性较大,考生可以在遵循以下原则的基础上估分:
1、准确还原答案。在今年“超量给题,限时答题”试卷背景下,学生带出的大多是答案要点,甚至是部分题的答案要点,这就需要考生估分前对照试题准确回忆自己所做的答案,甚至可以采用“重做”一遍的方式,努力“复制”出考场答案。
2、吃透评分标准。在清楚了自己的解答后,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评分标准》仔细领悟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和答案要点,根据该题所占分值,把答案分解成几个关键点,然后与自己答案对照,“采点”估分,得出初步估算。对某些与参考答案相近或不相符合的答案或表述,可与老师商量,根据老师的意见酌情给分。
由于考生的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所以答案不一定会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考生在估分时还应注意在“采点”估分的同时兼顾到“采意”的分值。
文言翻译大意对也能得分
文言翻译的关键点语主要侧重在实词和句式的理解上,有些考生关键点未必能全部译出,但懂得大意语句通顺也可得相应的分数。不过,古诗鉴赏与现代文阅读除有相关或相近的关键点外,还需步骤清晰,层次分明,能结合文本作必要分析。语言运用还需注意语言的生动和流畅性。
作文基本可估45分
今年的作文主题比较明确,降低了审题难度,所以中心明确,有一定材料,结构完整,语言流通,字数达标的作文大概可以估45分左右,如在此基础上,语言、立意、构思等方面有一项有出彩之处,则分数可向上浮动。另外,如果这次作文正常发挥,也无明显超过或不如平时的作文,也可参照自己平时模考作文的得分估分。
当然,考生也可多估测几次,如在紧扣答案的情况下估计一个分数,然后在较宽松的情况下再估一个分数,然后取中间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第7题(1)是5分的翻译题,全句译为“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 ”其中:“荒政”“恤”“论”译对各1分,整个句义是2分。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尔”没有翻译出“罢了”,“荒政之所恤也”的“也”表判断,没有翻译出来,应酌情扣分。
第7题(2)也是5分,全句译为“(王荛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 ”译出大意给2分。“遇”“矫饰”“称”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意思接近即可。要补出“王荛臣”,“一”要翻译出“全都”,“无所”应是“没有……的”“多”要翻译成“常常”,如果有太大的出入,要酌情扣分。
第8题的答案为: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动静结合或衬托,并加以分析,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9题的答案为“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对即可。
第10题默写,每个句子只要有一处错误就不能得分,如果字迹特别潦草、辨认不清也不能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第11题是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1)题答A给3分,答D给2分,B给1分,C、E不给分。这题按照答案给分就是了。
(2)题答案是:①因感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动;②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得居高临下;③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题答案为含义:①第一处“歌声”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②第二处“歌声”体现出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作用:可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主题。
答出含义每点给2分,共4分,答出作用给2分,意思对即可。(4)题答案为
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可吃可玩的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满的。
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是钱买不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鞋匠不应该以牺牲一家人的快乐为代价而接受施舍。
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这是一道开放题,观点明确给2分,结合文本分析给4分,联系实际谈出启示给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第12题是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
(1)题答B给3分,答E给2分,D给1分,A、C不给分。这个题照答案批就是了。
(2)题答案为:①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从不同侧面凸显其人格魅力;②丰富主题意蕴,增强艺术感染力。每答出一点给2分,结合文本分析给2分。文本的信息要和作用对应上,意思答对即可。
(3)题答案为:①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②实践业绩方面,如菊儿胡同改造工程;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④人才培养方面,参与创建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每答出一方面给2分,答出其中三个方面即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注意,一定要有“方面”的概括,只有分析列举,要酌情扣分。(4)题答案为:城市管理者应具备人文关怀、审美修养。城市建设要体现对人的关注,使生活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美感。
城市管理者应具备历史意识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城市建设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要与原有的历史人居环境相融合。要求就以上两个方面分别探究,每方面4分;观点明确,给1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2分,联系现实给1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第16题的答案是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每一分句的内容为一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字数符合要求给1分。
第17题每写出一句给2分,其中内容合理拟人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记者辛敏娟 摄影记者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