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6南通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免费版

来源:2exam.com 2016-4-2 21:15:08

23.(13分)促进科学与人文融会贯通、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描绘自然的渴望使他们尽可能近距离地观察自然。同时,对于透视画法以及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比例的“科学”研究也导向对自然的新的洞察。……对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进展而言,数学的发展……被视为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看来,上帝是通过几何学来创世的,因此自然也就可以内在地被数学化。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先驱很多都参与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获得了各方的赞誉。
——[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三  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处于起源阶段。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科学进展”的主要表现。(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牛顿的发现”为什么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共生”这一主题。(9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80字左右。)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地渐次扩大,於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於是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无形中转移,成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随之而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富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农业的积极影响。(5分)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华盛顿的事迹在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其形象也被人们多维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不尚武功,亦迥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徐继畬《瀛寰志略》
材料二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在华盛顿解甲归田后评论说,人们与其崇拜华盛顿的性格,更应赞美教养他的国家。《真实的乔治·华盛顿》的作者保罗·福特努力恢复华盛顿作为普通人的形象。他笔下的华盛顿,如常人一样,是一个受人类弱点制约的人,一个受人类情欲支配的人。
——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彼其真以……美之独立乃华盛顿一人之功乎? 彼国民自为其身家,其始也,不知几千百华盛顿……忘生死、掷头颅,以争一日之命,……无十三州之自治,则华盛顿又何如矣!
——《国民报》1901年第4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及的华盛顿的事迹。材料一中徐继畬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5分)
(2)材料一、二对华盛顿形象的解读取向有何明显差异?材料三反映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有哪些?(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华盛顿的形象被多维解读的客观因素。(1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中国古蜀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房屋遗迹来看,其中既有10平方米左右的木骨泥墙的平民小房,也有面积多达100~200多平方米的穿斗结构大房和抬梁式厅堂,……在三星堆古城范围内,还发现陶窑、玉石器作坊以及大量手工成品、半成品,遗址内发现的陶质坩锅和铸造青铜器的泥芯,也表明这里有青铜器作坊的存在。
——陈德安、魏学峰、李伟纲《三星堆——长江上游文明中心探索》
材料二  三星堆时期,……形成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各种手工制作的平民阶层,与从事农业和畜牧渔猎的劳动者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情形等方面都有了很多不同。正是这种分化,促使了早期城邑的出现,加快了古蜀王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步伐。
——林雅嫱《三星堆遗址的人类学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三星堆古城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加快古蜀王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步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三星堆遗址中的哪些发掘成果可以为之提供佐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研究我国古蜀文明的基本方式。(2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纪念奥斯维辛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历史真相,见证被人道灾难所扭曲的人性,更在于修复奥斯维辛之后的人类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威塞尔的作品《夜》中关于人性之恶的刻画冷静得近乎冷酷,……囚徒之间为了生存资源的殊死争夺;囚徒领班因为相比其他的囚徒拥有一点可怜的权力,就可能对后者横加暴虐,在受害者的苦苦哀求中获得一丝优越感;……父亲病死的那一刻,因为恐惧看守的棍棒,他没敢给父亲最后的安慰。
——吴蕙仪《在奥斯威辛之后我们怎样生活——奥斯威辛幸存者埃利·威塞尔》
材料二  令人惊讶的是,这座闻名海内外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其战后60多年建馆史上,从未新建一处新馆,其展厅就设在集中营的囚室内,……工作人员用高倍显微镜,从营员的皮鞋(文物)中找出如芝麻粒大小的各种虫子,钉在大头针上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治理办法,还将成堆的僵硬变形的皮鞋进行软化和着色处理,修旧如旧。
——朱成山《原样原貌的奥斯维辛遗址保护》
材料三  意大利作家莱维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绝人寰的大屠戮记忆的建构理念和书写方式是犹太思维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他强调“不要把对大屠杀的反思‘降格’为专属犹太人的生存、道德或宗教问题,要涉及对整个现代性工程本身的反思,从而把避免欧洲犹太人遭受的悲剧再次发生当成我们必须承担的普遍责任。”
——黄文凯、王晓燕《普里莫·莱维的奥斯维辛文学书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扭曲的人性”的主要表现。(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奥斯维辛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材料二与材料三在纪念奥斯维辛的侧重点上有何不同?(4分)
(3)2015年10月10日,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合理化建议。(2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B D B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D B D C A A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
21.(13分)
(1)主要职责:教化百姓;扶弱济贫;执掌司法。(3分)
原因:统治者的高标准要求;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2分)
(2)举措:建立完备的乡官制度;乡官参与县政。(2分)
政治意图:提倡地方分权。(1分)
(3)变化:从户口多少到以冲繁疲难为依据。(2分)
重要作用:有利于中央选贤任能,进行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1分)
(4)借鉴价值:提高地方官员的执政素质;重视县下基层行政机构的建设;依据县情科学治理。(2分)

22.(14分)
(1)洋务工业:采用机器大生产;采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官商合办近代工业;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分)
(2)外因:日本加紧经济侵略;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2分)
赞同:中央政府力量的削弱;北洋军阀割据混战。(2分)(或反对:北洋政府加强经济立法;奖励发展实业。)
(3)影响: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导致官僚资本膨胀,借此控制经济命脉;民族资本日益萎缩。(4分)
认识:政府要担当起近代化的领导重任;工业发展需要民族独立的环境。(2分)

23.(13分)
(1)主要表现:注重实验观察;以数学表达自然。(2分)
(2)理由:近代科学的进展冲击了宗教神学说教;人类有了追求人本身解放的自信。(2分)
(3)评分表:
水平与评分 论述的视角(4分) 论述所用史实的举例(4分) 答题总体表现(1分)
水平l
(7~8分) 人文促进科学发展 如:文艺复兴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
 科学为人文奠定基础 如: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 
 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文指导 如:滥用科学成果的史例 
 科学家要具有浓烈的人文精神 如: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与人文关怀。 
 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 
水平2
(5~6分) 能从水平l中的任意3个角度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
水平3
(2~4分) 能从水平l中的任意1~2个角度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严谨。
水平4
(0~1分) 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

24A.(10分)
(1)富国措施:废除井田制;按亩纳税;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3分)
积极影响:根本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2分)
(2)指导思想:重视农战。(2分)
评价: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的形势;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的暴政埋下祸根。(3分)

24B.(10分)
(1)事迹:领导独立战争;确立总统共和制;改善英美关系,保证国家和平。(3分)
角度:个人素质;对国家与历史的贡献。(2分)
(2)差异:材料一,圣人化,材料二,凡人化。(2分)
观点:时势造英雄;英雄出自于民众。(2分)
(3)因素:历史时代的变迁。(1分)

24C.(10分)
(1)历史信息:存在阶级分化;手工业较为发达;建筑水平较高。(3分)
(2)主要因素: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早期城市的出现。(2分)
发掘成果:居民区和作坊区遗址;出土的大量手工产品;城墙遗址。(3分)
(3)基本方式:以考古发现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推测。(2分)

24D.(10分)
(1)表现:德国法西斯强迫犹太人充当苦役;虐待和屠杀犹太人;恶劣环境迫使囚徒之间互相争斗;亲情荡然无存。(4分)
(2)基本原则:原样保存;精细修复文物。(2分)
不同:材料二侧重保护物质遗存;材料三侧重精神反思。(2分)
(3)建议:对遗址遗存进行原样原貌的保护;超越民族经验,对人类社会、人性本身进行反思。(2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