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山东济南一中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14 12:08:02

 

2013山东济南一中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13.4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卷密封线内或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右图,对其体现的政治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以血缘关系来维系   
 D.确立封建等级秩序
2.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    )
 ①封制和郡县制并行 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  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    (    )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
   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4.“(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一同学认为此观点是错误的,最恰当的理由是    (    )
   A.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B.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C.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D.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5.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   (    )
   ①狭隘性   ②排他性   ③不公正性   ④阶级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
   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D.罗马法蔑视人权
7.“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    )
   A.以责任内阁为核心     B.国王临朝理政
   C.体现权力制衡原则     D.国王是国家元首
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时采用了右图
资料。对其解读最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B.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C.体现了三权的分立   
 D.反映了联邦政府权力结构
9.有人曾说德意志帝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反映了当时德国(    )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 ③皇帝掌握国家实权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0.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与华盛顿相比,有过之丽无不及,理所当然也应尊为“国父”。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是因为他们 (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   ②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③都是资产阶级共和目的缔造者 ④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1.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12.“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4.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
15.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高呼口号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    )
   A.“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人民!武装你们自己”
16.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    )
   A.颁布“解负令”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

17.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申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    (    )
   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 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
18.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迁都洛阳     B.实行三长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
19.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
20.加尔文认为“当我们仅从天赋方面看一个人,我们会发现他从头到脚,一无是处。如果在他身上还有一些值得赞扬的,那也来自上帝的恩赐。”由此,他要求人们 (    )
   ①信仰上帝   ②严格道德标准 ④过节俭生活 ④放弃自身奋斗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     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
    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     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

22.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泰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统治残暴    ④遏制外来侵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③设立京师大学堂   ④改革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题目。其中不准确的是   (    )
   A.《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百年基业》
   C.《宗教改革: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必然》
   D.《阿里改革: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I3分,第28题10分,第29题l2分,共50分。
26.(15分)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方法一  史料研习
玉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重要象征。近年来,对于古代帝王用品的收藏与研究日趋火爆。2009年11月5号,乾隆玉玺“八徵耄惫之宝”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拍出。但有文物专家鉴定其为仿品。
   (1)下面几条鉴定真伪的依据中,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哪条?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A.民间有关乾隆玉玺的传说
        B.玉玺的制作、玉质的优劣、印文篆刻等方面
        C.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玉玺的鉴定结果
        D.伦敦苏富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
方法二  问题讨论
   (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3)某同学整理了有关“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特点”的内容。请补齐空缺部分。(4分)
①皇帝独尊,如:垒帝自称“朕”。
②          ,如:                             。
③          ,如:                             。
   (4)综合上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皇帝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27(13分)选举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话动,是民主政治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避免某些有财有势者操纵选举,长期占据某些重要职位,雅典人设计出一种看似荒谬、实则十分有效的方法……雅典人认为,那些财夫气粗、名声显赫的公民与那些不名一文、默默无闻的公民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取决于神意或运气。
   (1)材料一中“十分有效的方法”是指哪一民主方式?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材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67年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在选举方面发生的变化。这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5分)

料三  在美国的政治选举活动中,拥有政党支持成为选举获胜的重要条件。人数较少的小党与第三党很难战胜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作后盾的对手,在各种选举中,最后的角逐实际上是在这两大党之间进行。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这一现象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

28.(10分)“富强”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遥客书》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认识。(4分)


    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王安石“信用贷款的办法”有哪些?(2分)


   (3)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你说明理由。(4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雏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二  右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
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
有关的知识信息?(6分)

 

   (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DACCC    6—10 ABCBD    11—15 ABDBD    16—20 CADBC  
21—25 ACDB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5分,27题13分.28题10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5分)
   (1)B项;理由:B项是实物资料,文物鉴定最重要的依据是实物资料。(3分)
   (2)方式与作用: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4分)
   (3)皇位世袭;预立太子。皇权至上;皇帝总揽军国大权。(4分)
   (4)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2分,若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皇帝是专制的象征,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不利于社会发展(2分,若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7.(13分)
   (1)方式:抽签选举(1分)
评价: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易造成权力的滥用。(4分)
   (2)变化:财产和年龄眼制逐渐降低;妇女取得选举权;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4分)
趋势:民主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1分)
   (3)现象:两党操纵政治选举(2分)
影响:维护了共和政体。(1分)
28.(10分)
   (1)评价:“民以殷盛”过分夸大了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实现了“国以富强”。(4分)
   (2)办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3)理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4分)
29.(12分)
   (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3分)
   (2)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果失败;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6分)
   (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3分)
第二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
(3分)
评分说明:第Ⅱ卷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得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