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山西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专家名师评析2012山西高考试题

来源:2exam.com 2012-6-11 8:12:21
专家名师评析2012山西高考试题今年是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年高考,考生使用的是多数省份考生都在使用的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为帮助广大学生、老师准确把握高考导向,本报邀请专家、名师,逐一对各科目试题进行了分析。

    语文 平凡中彰显时代精神

    从今年我省的高考语文题,我们可以体会出命题人员的追求,杜绝“假、大、空、套”,在平凡中彰显时代精神。

    作文题还是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近乎“寓言故事”:一位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时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上了。结果救了船主的孩子们。事后船主送上一个大红包表示感谢。

    相比较去年紧贴时政热点的高考作文题,这个作文题无疑令人眼前一亮:叙事性的 “原创”材料,平凡的生活小事,反映社会人生,贴近考生生活体验,开放性多角度的立意指向,可以采用各种文体表达方式,确保了公平性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下手动笔,有话可说,也能让具有不同思维习惯方式的学生都能够采用适合自己的文体来写作;同时又能拉开档次,因为题目富有思辨色彩,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想要写好这篇高考作文,不能就现象谈现象,要能运用探究性思维,展开充分的联想,挖掘现象中所包蕴的真谛和价值。

    材料中所述的两个主要人物,船主和修船工,是考生可以着眼立意的两个关系人物,从船主立意,可以思考的角度有:知恩图报的感恩情怀,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还有细节决定成败的全局观念,等等。从修船工入手,“举手之劳成就善德”“行善就是救命”“责任大于天”“对于生命来说没有分外事”“做好身边事,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等等都可以是立意的角度。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今年的作文题以小见大,于平凡中彰显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体现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船主”和“修船工”身上发生的故事,绝不仅仅是做好事得到回报这样简单,它涉及如何做人做事的大问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互助互利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命题人员对社会道德与责任回归的诉求,提出了重新构建道德主流的现实考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老舍先生的小说《马裤先生》。小说运用夸张的笔法,勾画出一个衣着言行与人格格不入令人发笑的 “不和谐”人物,通过对他颐指气使,目中无人,极端自私,不讲公德,爱占小便宜等一系列言行的滑稽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批判意图。实用类文本阅读 《谢希德的诚与真》,摘选的是王增藩《谢希德传》中的文段。文中对科学家、学者及前任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先生的几件事例的叙述,也同样能看出作者所赞扬的那种实事求是、真诚做人的生活态度,而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品质。

    程淑贞(山西省教科院战略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NextPage]

数学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与2011年课标全国卷相比,今年数学试卷难度增加,解答题的思维量有所提升,计算量明显加大,广大中学师生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增加之迅速还是出乎意料,特别是中等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不能灵活应变,快速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所以学生普遍感到试卷难,时间紧。

    几个特点:

    1.重点知识重点考查。数学试卷突出考查教材的重点内容: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三角、数列、立体几何等传统知识依然是试卷的主角,处于把关的地位,分值占到总分的2/3。

    2.立足双基,突出能力。深化能力考查,在全面考察能力的同时,突出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工具。特别是对计算能力比去年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年要想考高分首先需要审题清楚,计算简洁准确。

    3.传承有创新 ,平稳蕴新意。选择题与填空题背景都比较熟悉,但有新意,有创新。如第8题、第16题题干简单明了,但仔细分析,意味深刻。

    4.新增内容比重较小。新课标教材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二分法、幂函数、茎叶图、线性回归、几何概型、条件概率、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空间向量、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独立性检验等。这些新知识已逐渐引起师生关注,并在复习中倍加重视,但今年高考中涉及较少,几乎集体失踪。

    启发与思考:

    1.教师应认真研究考题。新课标对知识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如对数列和数学归纳法降低了要求;立体几何侧重于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概率统计侧重于对题干的阅读理解。针对新的变化,复习中应认真研究。例如理科试卷第10题与压轴题就涉及到这两年经常考的一类函数及其相关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简单变式。

    2.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与考查。尽管今年学生普遍反映试题较难,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熟悉的面孔,比如仅在太原五中的5月月考试题中就出现了与理科试题中2、3、8、11、14、解答题19等非常接近的试题。

    3.非知识之外的因素也影响着高考成绩。

    今年的前三个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计算,学生不能像做去年试题那样迅速得到答案,部分学生产生急躁情绪,不能冷静思考后继试题,17题也存在类似情况。试题难易安排,学生心里素质及考场合理安排作答时间对考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非知识之外的因素也应引起大家重视。

    总体看,2012年数学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区分度也更加明显,只要考生具有扎实基础,灵活的应变能力,考场上保持冷静,并能合理支配答题时间,完全应该取得理想成绩。

    刘晓瑜(太原五中教务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省市教学能手)

[NextPage]

英语 难度适中贴近生活

    英语试卷(新课标),继承了前几年的优点,整体上出得比较好,题目不偏不怪,难度适中,材料丰富新颖,贴近生活,对高中英语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具体来说有几个特点:

    注重“双基”能力考查,突出英语教学重点。这一点在单选题上表现尤为明显。该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冠词(1)、连词(2)、代词(1)、形容词(2)的比较等级和倍数表达法以及与动词(7)相关的时态、情态动词、短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动词词义辨析等,句法的考查包括名词从句(1)、并列句以及状语从句(以两个连词体现)和一个情景交际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动词仍然是重中之重。基本词汇的考查主要放在完形和阅读材料上,试题中除了标明的词汇外基本没有超纲词汇。阅读理解的选项设置也是以细节题为主,用最基本的阅读技能scanning(寻读)在文章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完形说的是身体语言的重要性,这个内容在英语课本必修四册上,老师们在讲授这个模块时一般都会补充一些跨文化知识,所以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应该不会感到太难。因此,完形给我们的教学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今后应该加深对课文的挖掘延伸以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邀请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材料的收集和展示中来,多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

    体现语言学习本质,融知识性和生活化为一体。阅读理解部分的四篇材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A篇为应用文,指出几个可带孩子去玩的博物馆的特点。B篇D篇为说明文,分别介绍了一种可以带我们找到非洲森林中蜂蜜的鸟和过度学习的好处。C篇为记叙文,作者讲述了一次当群众演员的难忘经历。学生在阅读完这四篇文章之后,不仅能用基本的阅读技能完成题目的要求,而且也拓宽了知识面,了解了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这就达到了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生活有机接轨。七选五是一道新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小短篇的话题是孩子的健康:几条减压的建议。学生们只要把握文章脉络,找准关键信息提示,按思维逻辑排除干扰选项去做应该没有问题。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书面表达要求写一份电子邮件,申请参加一个国际中学生组织在新加坡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属于提纲性作文。对于这类作文,学生要做到按提纲先确定每段主题句,再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组织内容,调动英语中的典型句型,同时注意在句与句之间加上适当的连接词使文章层次分明即可。

    王春花(山西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文综

    历史 主干知识中经济方面是主要考点

    与去年相比,今年历史试题有几个特点:

    1.试题(卷)延续了2007年以来高考新课标历史卷的基本风格。试题在命题的指导思想、题型设计、赋分标准、难度系数等方面与去年基本一致。

    2.试题(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试题对《考纲》要求的四个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查。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探究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正确阅读材料、归纳整理材料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第41题从方法的角度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即呈现史实、提出观点,让学生基于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去评价历史。

    3.考查内容基本是历史主干知识,经济方面依然是主要考点。客观题的中国古代部分是汉、宋、明、清四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中国近代部分三个题围绕梁启超的言论、张謇办实业和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出题,没有偏离学生思维方向,中国现代部分二五计划题和1992年下海潮题都是主干知识,符合课标要求和平时的教学方向。两个必做主观题分别围绕工业革命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反映和西方冲击下中国社会变革两个核心知识点设计,立意和考查方向都很科学。客观题中24、26、30、32、33、35题都是经济观念或问题。

    4.时事热点、周年大事仍受到重视。

    追求民主法治是时代进步的潮流,试题凸显了这一特点。第28、29、31、34题从古代专制的认识到梁启超对古代政治的论述,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到古罗马法治,都是这一趋势的多角度解读。第40题的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是当今的热点。第33题1992年下海潮是周年大事。

    5.注重社会史考查角度,人文特征体现明显。如第25题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第40题的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这些题都是关注社会生活,这就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罗林萍(康杰二中,高级教师)

    地理 稳中有新 学科特征明显

    地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能力立意为主。信息能力、知识调动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贯穿整个试题;阐释地理事象能力、地理现象的分析评价能力、探讨或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第Ⅱ卷中都得到较充分的体现。如36题,分析凭祥成为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一定意义上,答案就在图文信息中;再如37题,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若考生没有注意到是“干旱”而非“少雨”,他的答案肯定会因缺少“热带,气温高,蒸发大”一条而痛失3分!

    二、重在考查考生学科“双基”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虽然试题“能力立意”,但能力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尽管试题材料来自教材之外,情景、创意不断推陈出新,但总是“新瓶装老酒”,考查的都是《课标》和《考纲》所规定的地理“双基”和学科“主干”。如区域定位、重要地理事象分布和重要区域特征,依然是完成地理高考试卷的“必备知识”;地理基本技能(统计图表和等值线)的考查占据了选择题的 “半壁江山”;1-3题的粮食问题、4-5题的湖泊与河流水文特征、6-7题的地形与气温、36题工业和工业区位选择、37题气候与农业,以及选作题所涉及资源、灾害和环保,无一不是地理主干知识。

    三、突出区域性和综合性,彰显地理学科特征。整个试题无处不体现“地地”相互作用、“人地”相互影响的综合性特征。尤其第Ⅱ卷中各题,以区域地图为信息载体,以区域发展为研究对象,以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将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考生只有在充分获取和解读信息基础上,建立与既有知识储备的联系,并按照一定的思维结构,具体分析、综合分析、科学表达,才能得分、得高分。

    四、试题简洁而细腻、精巧而大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我们平时教学和应考训练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解良田(康杰中学,地理特级教师)

    政治 难度降低 区分度弱化

    1.试题难度稳中有降。命题选材许多都是考生耳熟能详的材料,比如金融危机、反倾销、收入分配改革等,知识考查上突出了主干知识;主观题设问指向明确,有些设问似曾相识。比如39题第三问结合材料,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与2010年新课标卷的请对文化强省战略提出方法论建议,就非常相近;困扰许多考生的计算题舍掉,也降低了试题难度。

    2.试题结构稳中求变。2011年文化生活内容在选择题中没有考查,2012年有了一个文化的选择题,从各个部分的赋分来看,文化由2011年的14分增加到今年的16分,哲学由2011年的32分减少到今年的30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分值都没有变化。这一调整也使试卷结构和分值分配更加合理。

    3.知识要求具体细化。以哲学为例,从2010年运用哲学知识对 “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到2011年的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再到今年的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可以看出对知识的要求很具体。

    4.试题问题令人遗憾。比如,纸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一个有学术争议的问题,多年以来中学教学的取向是纸币不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这个题让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丢分,反而让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得分,不合理。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取向的颠覆,对中学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试题难度降低,能力要求过低,高考试题应有的区分度弱化。

    王华 (康杰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NextPage]

理综

    物理 注重对各项能力的考查

    今年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立足基层,难度适中,区分度合理,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具体有几个特点:

    1.稳中求新。

    (1)重试题的情境设置。大部分试题中的情境看似是考生熟悉的情境,是经常训练的类型,但是在问题的设置上都有所创新。例如:第14题将经典物理史料的考查放在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背景下;第21题试题情境较经典,但设问角度很新颖,考查了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24题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物理量的给予与问题的设置鬼斧神工,具体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对实验的考查。实验题难度不大,第22题是一个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问题,它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实验问题,第23题是一个力、电结合的设计测量题,注重考查实验设计、探究和迁移能力,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应用多角度的知识对已有知识的组合和提升。

    (3)题型和作答上略有所变化。例如:选考题中没有设置5选3的题型;必考选择题中最多2个选项正确,没有了3个选项的。25题是对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考查。

    2.突出体现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的宗旨。

    今年的高考题不仅很好地体现了考纲中明确指出考查的五种能力,而且还考查了获取并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例如:8道选择题中有6道给出了图像背景,加大了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8题涉及知识多,思维的发散性较大,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23题考查了实验中的多种能力;第25题是一道有效区分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好题。

    3.试题不过分追求对知识面全覆盖。

    必答试题中没有单独涉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等考点的试题,而是把与这些知识有关的思想、方法的考查渗入到其他题目的分析与解答之中。

    总之,与去年新课程试卷物理试题对比,试题的思维量有所提高,运算量基本不变。题型上基本保持稳定,但略有变化。

    贾爱菊(山西省实验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化学 立足基础考查能力

    化学试题与前几年理综试题相比,继续保持稳中有变,适度创新的风格,体现了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主旨的指导思想。但计算分量过重也成为今年最有争议的一大特点。

    化学试题体现如下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近几年理综试卷中试题立足基础,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均为中学的主干知识,今年试题也不例外。7个选择题均为基础题常规题,特别注重对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等的考查。

    2.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26、27两个小题均以陌生度较高的物质如高铁酸钾、光气等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主干知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多达6处共10分,其中4处共8分均为课本中没有学过的,很好地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获取知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还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计算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思维方法和一定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计算考查力度过大,实验创新能力不足。与2011年理综试题相比,实验题难度降低,创新性不足,以有机物溴苯的制备考查了实验现象的分析、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基本实验方法,但缺乏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综合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的难度主要集中在繁琐的计算上,必考部分计算有5处达11分,大部分同学选考结构还有2处4分的计算,全卷多达15分计算是近几年来少见的,大多数考生的体会是算得太多,太繁,做不完。本人认为这是今年化学试题的不足之处,值得商榷。

    常小丽(太原五中化学教研组组长,山西省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

    生物 拓新情境设计重视双基考查

    生物试题情境新颖多样,学科特点体现突出。如第29题以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为背景,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查胚乳中营养物质与幼苗间营养物质的转化,以及能量的供应问题,整个情境的设置对考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第32题是生态学问题,试题设计选用新课程所增加的“模拟实验”研究方法解释“鹿角效应”假说,设问简单平实,但情境设计具创新性。第5题所呈现的实验情境新颖,考查重点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体现了生物学科属于实验科学的特点,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实验,关注生物学的发展史。这些试题构思巧妙,立意独到,但答案均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内,很好地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有利于克服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不良备考策略,有效解决了课程标准下教学的多样性与高考的统一性的矛盾。

    试题覆盖面较广,且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必考内容涉及到细胞、遗传、调节、生态等内容,具体包括:细胞呼吸、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遗传信息的翻译、基因的分离定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水平衡的调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概念等,涵盖了高中阶段生物必考部分的重点内容。选考试题涉及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及应用。试题涉及到的生物学知识都是高中生物中最基本的内容,注重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

    王月玲(山西省教科院,研究员)

    本版策划 侯红武 本报记者 李林霞 程国媛 整理

2012山西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公布时间
2012年山西高考语文试卷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2012年山西高考数学文科试题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2012山西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发布
2012山西高考文综试题答案发布
2012年山西高考理综试题试卷发布
2012山西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发布
2012山西高考成绩查询查分方式在哪里
2012年山西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原题呈现
2012山西高考数学理科试题答案(新课标全国版)
2012年山西省高考报名人数是361570人
山西省2012年高考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
香港中文大学6月10日在山西举办招生咨询会和招生说明会
2012山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山西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