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云南高考 - 正文

 
2010年昆明医学院招生网录取查询及分数线
来源:2exam.com 2010-7-15 16:36:41 【字体:小 大】
2010年昆明医学院招生网录取查询及分数线

2010年昆明医学院招生网录取查询及分数线
本站2exam.com将随时公布该校录取查询网址,请点此进入随时查看最新信息!
 昆明医学院是云南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医学教育中心,其前身是1933年9月创建的云南省立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和1937年成立的云南大学医学院,1956年独立建院。77年来,培养的7万名高级医学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基本情况
     学校有教职工1325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172人,其中正高级专任教师139人,副高级专任教师26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6611人,其中研究生1699人、本科生4719人、专科生193人;成人业余本专科教育学生16836人。学校占地1090.83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990.52万元,图书馆纸质文献96.24万册,是全国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云南中心馆及中国学术期刊医药卫生文献检索一级站。学校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1996年获准具有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资格,1998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和2003年分别成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2006年批准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获MPH(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医学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和留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16个教学院(部),21个本科专业(含方向),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和社会科学4个学科门类;拥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外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和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建立了由4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临床学院、9所教学医院、39所实习医院、9个法医学实习基地、6个预防医学实习基地、4个药学实习基地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附属医院已发展成为名医荟萃、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或省级专科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中国援外医疗队先进集体",第二附属医院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第一、二附属医院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网络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成为云南水平最高的肿瘤和口腔疾病防治中心。附属医院一流的医教研仪器设备、一流的医疗和师资队伍、一流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一流的医学科研能力,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云南医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已同法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泰国、越南等4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二、各项工作取得好成绩
(一)教学工作
2009年,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继续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以搬迁呈贡校区为契机,认真做好学分制改革、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工作,师资队伍结构逐渐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研究不断加强,着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和重点教研教改项目建设,2009 年我校投入14.7万元专项资金立项资助41 个教研教改项目,其中特色项目3 个、重点项目9个、一般项目29 个。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根据 "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学校贯彻《决定》的实施意见制定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校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已初步建立,省级质量工程取得了突出成绩,国家级质量工程也有新进展。一是学校制定了质量工程建设五年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分步建设、全面提高"的原则,全面启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2009年,学校投入近117万元专门用于25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其中精品课程7门、教学团队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非医学类学科课程建设4个和优秀教材6部。学校还在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上获得123万元资助,2009年我校新增省级特色专业2个(法医学和药学),省级精品课程2门(病理学和肿瘤外科学),省级教学团队1个(口腔医学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神经病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我校还被评为省级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设单位,法医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二是制定质量工程管理办法,全面加强质量工程的过程管理,推动全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三是创新性地启动非医学类质量工程的建设工作,学校投入8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扶持非医学类教学单位的质量工程建设,使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全面覆盖每一个学科。 ???
(二)学科建设工作
学校现有"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3个,其中临床医学为省级I类重点建设学科,口腔临床医学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为省级II类重点建设学科;有13个"十一五"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优先建设学科4个(内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建设学科3个(药理学、眼科学、口腔医学)、扶持发展学科6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法医学、护理学、康复理疗学、神经生物学)。 "十一五"期间,学校投入学科建设经费520万元,带动二级学院和附属医院投入学科建设经费3200万元。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争取财政专项经费和日元贷款,先后投入2000万元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构建资源共享、面对全校科研教学服务的公共科研平台。2008-2009年,省财政、教育厅联合下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项学科建设经费620万元,为加强我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 
(三)科研工作
学校通过创新经费筹措机制、加大项目申报指导力度、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措施,加大对原创性、高水平、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支撑科研的设备、信息和人才三大平台基本形成,建成国家级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1个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教育厅中期评估,成绩优良。获专利权1项,转让专利1项。全年申请到各类纵向项目1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省级项目162项,横向课题38项;科研经费3072.2万元。荣获省级科技奖励17项,其中省科技二等奖6项。在SCI(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95篇。截至2009年12月我校在研项目共有659项。
(四)研究生教育工作
学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全校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2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6名。2009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博士研究生41名,现有在校统招研究生1699名。学校积极开展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累计已有70名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为硕士研究生。
我校十分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3年来投入45万元用于研究生创新工程,每年资助30余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09年获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4篇,优秀硕士论文9 篇。2009年共有428名硕士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8名博士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硕士研究生中有14人考取博士研究生。此外,另有98名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并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达99.77%。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研究生,经省教育厅批准,与云南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云南省疾控中心、昆明制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校还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选派部分优秀在读研究生赴法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进行访问学习或课题研究,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
(五)对外交流和留学生教育工作
积极开展与国内多个强校的交流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举办、参加了海峡两岸三地心血管科学研讨会、国际康复论坛、“三国四校”会议等国际性学术会议;选派公派高访和留学生86人,校际交流生38人;与法国布尼塔尼西方大学布雷斯特医学院、泰国玛希隆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瑞典林宵平大学健康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取得3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的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1项,计28万美元。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学校各项部署,积极开展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教育工作,形成了以医学专业教育为主线,医学进修、培训及对外汉语教学为辅助的多层次纵深发展的医学教育特色。2009年来,我校共招收和培养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97人,包括:医学进修生12人,汉语进修生48人,学历生37人(来华留学生13人),13人获得云南省政府奖学金。
(六)附属医院工作
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有关部署,各直属附属医院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009年,四所直属附属医院收治门诊病人297.3万人次,住院病人11.7人次,实现医疗收入21亿元,切实做到医疗工作的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附属医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快速、积极、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结合上级要求和学校、医院自身实际,积极研究新医改下的形势和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各附属医院积极实施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结合,加大投入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附二院泌尿外科团队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团队”奖、护理部荣获卫生部、全国妇联、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各直属附属医院继续加快改扩建项目,附一院院内改扩建和呈贡新城医院建设进展顺利,附二院一期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断水,附三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口腔医院的扩建工作也在筹划之中。
(七)社会服务工作
相继成立云南省全科医师培训中心、云南省社区护理培训中心和云南省乡村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中心,举办了首届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班、4期社区护理培训班和1期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承办了5期卫生部“走进西部”万名乡村医师培训班,共培训1000余人。组织编写乡村医生培训教材,为提高全省县乡级医疗服务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楚雄州、丽江市签订了校州(市)合作框架协议,利用学校学术资源优势,扩展社会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学校司法鉴定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组评审,成为国家检查认证机构。组织专家医疗队赴怒江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开展在怒江州的“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文化扶贫”等对口帮扶工作,开办了两个医学成人本科学历教育班。荣获省民族团结进步奖和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八)体制改革工作
结合《教授委员会章程》的起草工作,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优化教学资源,推进机构改革,积极推进构建适应医科大学需要的学校—学院—教学系管理体制;制定了《昆明医学院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为推进以岗位管理改革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做好准备,目前正在实施;积极探索研究新一轮后勤改革新路子,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机制;深化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新校区要求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
三、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
治保障
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以落实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学校党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统战和老干部工作;在学校接受省委2009年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省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获得好成绩;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维护学校稳定为重点,以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开展“三生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年终就业率达94.56%,获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加强了维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围绕学校工作的重点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了学校的和谐稳定,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录取查询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招生简章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