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4届高三11月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11-26 14:51:20

点击下载:福建省三明一中2014届高三11月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1月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3年 11月 11 日上午9:00—11:30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默写常见名句名篇(6分,每句一分,错一字不得分)
1、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刘禹锡)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杜牧)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韩愈)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陋室铭》(刘禹锡)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岳阳楼记》(范仲淹)
(6)、__________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杜牧)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一)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2-5题(15分)
与 荆 南 乐 秀 才 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过:经过
B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C. 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D. 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徘徊:迟疑
3全部表现欧阳修为人谦虚的一项是:
①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
②凡三举而得第
③或过称其文字
④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⑤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⑥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
A 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5.断句与翻译(6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6-9题(15分)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幼奇慧。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遂从苞受业。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阁中书,入军机。
长明通古今,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户部奏天下钱粮杂项名目繁多,请并入地丁征收,长明曰:“今之杂项折征银,皆古正供也。若去其名,他日吏忘之,谓其物官所需,必且再征,是使民重困也。”统勋曰善,乃奏已之。大学士温福征大金川,欲长明从行,长明固辞。退,有咎之者,答曰:“是将败没,吾奈何从之!”既而温福果军溃以死,随往者皆尽。
长明在军机七年,干敏异众,然亦以是见嫉。其救罗浩源事,人尤喜称之。浩源,云南粮道也。分偿属吏汪应缴所亏帑金,有诏逾期即诛。浩源缴不如数,逾期十日,牒请弛限。上下其议,时统勋主试礼部,秋曹无敢任其事者。长明因挝鼓入闱,见统勋,为言汪已捐复,将曳组绶出都,独坐浩源,义未协,宜仍责汪自缴。统勋曰:“具疏稿乎?”曰:“具。”即振袖出之,辞义明晰。疏入报可,狱遂解。其他事多类此。人有图其像祀之者。
三十六年,擢侍读。尝扈跸①木兰,大雪中失橐扆②并所装物,越日,故吏以扆至。问“何以知为吾物?”曰:“军机官披羊裘者独君耳。”长明劳而遣之。
后以忧归,遂不复出。客毕沅所,为定奏词。又主讲庐阳书院。博学强记,所读书,或举问,无不能对。为诗文用思周密,和易而当于情。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献徵馀录等书。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七二•文苑二》)
【注释】①扈跸(bì):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②橐扆(tuóyǐ):一种较为少见的牲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亦以是见嫉                     见:被
B.长明通古今,多智数,工于奏牍     工:擅长
C.独坐浩源                         坐:犯罪
D.牒请弛限                         牒:公文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分别表现严长明学术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3分)
A.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          必且再征,是使民重困也
B.又主讲庐阳书院                      人有图其像祀之者
C.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        长明在军机七年,干敏异众
D.以诸生献赋,赐举人                  军机官披羊裘者独君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由于严长明的长远之见和刘统勋的奏请,户部要求把田赋并入土地税和劳役税中征收的奏请被及时阻止了。
B.严长明办事干练,极具正义之心,多有助人的义举;同时生活简朴,所有军机处官员中只有他穿羊皮衣服。
C.在严长明的求学过程中,他得到了如李绂、方苞、扬州马氏和刘统勋等人的赏识或帮助,最终功成名就。
 D.严长明博学强记,如果有人就他所读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他都能回答。他晚年在庐阳书院担任过主讲,著作颇丰。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是将败没,吾奈何从之。(3分)
(2)后以忧归,遂不复出。(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17分)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宝玉在梦境中遇到警幻仙姑,随她选进入“太虚幻境”,看到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等等,遂请求警幻仙姑让他进去游玩,于是警幻仙姑带他进了“痴情司”,大略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却不知其中暗含了家中女子的命运。
B.宝玉要喝凉酒,宝钗劝他一番,他便换了热酒来饮。黛玉见此情形不禁心生醋意,借紫鹃来给她送手炉之际讽刺宝玉“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C.皇帝恩准元春回家省亲,并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因此贾府上下忙于置办采买、建造省亲院。于是贾琏的乳母赵嬷嬷来凤姐这替她两个儿子讨差事。贾蔷也来向凤姐求差事,凤姐让他带上赵嬷嬷的两个儿子下姑苏置办戏班子。
D.一日晚上,尤氏发现角门无人看管,失职的老婆子不但没有认错还冲撞了尤氏,尤氏气得冒火。凤姐命人将犯事婆子捆绑治罪,邢夫人陪房费婆子因涉及亲家而向邢夫人进谗,早看不惯凤姐受宠的邢夫人便趁机当众人面给凤姐难看,凤姐气得大骂费婆子。
E.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见她在读一本“天书”,经黛玉解说方知那是琴谱,于是两人就谈起琴理。黛玉说琴是涵养性情、静心养性之物,并提到琴音可遇知音。宝玉听得饶有兴致,并要和黛玉一起学琴,黛玉却说“琴者,禁也”,抚琴讲究甚多,且“知音难遇”,宝玉不免扫兴。
12.选出下列关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6分)
A“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宝玉出家,袭人因无正式被收做房里人,王夫人等便打算将她配一门正经亲事。后她嫂子为其做媒定下一门亲事,袭人得知,心中暗喜终身有了依靠。第二天得知那夫婿是蒋玉菡,蒋对她体贴入微,袭人高兴极了。
B夏金桂为人“毫无闺阁理法”,“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若粪土”。谁要有损于她,她就无视任何规矩礼教拼死大闹。一次夏金桂和宝蟾斗嘴,薛姨妈忍禁不住,说了几句训斥的话,没想到夏金桂不但不听还还嘴顶撞,气得薛姨妈“肝气上逆”。
C北静王生日,贾赦贾政带着宝玉和贾琏去拜寿。宝玉得到王爷的格外垂青,单独赐饭,还送他一块一摸一样的“宝玉”。回家与贾母闲话,说他的玉夜里发了红光,凤姐便说这是喜信。宝玉不明白这话从何说起,因为他不知道今天家长们已经议定了他与宝钗的婚事。
D孙权称帝,联合蜀国伐魏,孔明再出祁山。郝昭病危,孔明明里吩咐魏延,姜维三日内领兵,攻取陈仓。私下密计关兴,张苞暗出汉中,自己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至陈仓城下,让内应 在城中各门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城中大乱,蜀兵一拥入城.,孔明夺得陈仓。
E曹操新取荆州,又收到庞统的降书,踌躇满志,遂设宴于大船之上,大会群臣。曹操触景生情,追忆自己生平经历。遂釃酒横槊作一首《短歌行》的诗。座中刘馥说曹操诗中有不吉之言,曹操大怒,刺杀之。后又后悔而厚葬之。
13、简答题(5分,任选一题作答)
(1)“谁不知道我是娘姨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别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谁给谁没脸!
     这话是谁说的?针对什么事说的?结果怎样?

(2)孔明听知此信,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孔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
   “此信”的最主要内容是什么?孔明自知旧病复发,不久人世,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延寿?结果怎样?

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①(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米、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乏。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1) 孟子认为杨朱、墨翟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 (3分) 

 
(2)根据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孟子在行为上提倡什么主张。(3分) 
 
六、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9分)
家 园 城 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因为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而且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供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⑦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本来不应该与城市截然隔离。大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等应当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⑧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15.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建造物质环境和营造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B.由于文化缺失导致城市的雷同是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C.本文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是为了说明城市建设缺乏城市传统。
D.家园城市是在不断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终极目标。
16.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4分)


17.第⑦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哪两个方面。(2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6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3分)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作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乡下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19、下面四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任选三句处进行修改。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3分)
①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还有众多的内陆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③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④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福岛核电站,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但东京电力公司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八、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联想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6分)(1)无案牍之劳形
(2)弃掷逦迤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无案牍之劳形
(5)岸芷汀兰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二、(30分)
2、(3分)A。(拜访)
3、(3分)C
4、(3分)C(C项后面的表述基本正确,但开头说“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错。在当时,作者因写时文而获得声誉,文中“为彼则获誉”的“彼”指的就是先前写作时文。)
5、(3分)(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3分)(2)这是说,人在困境中,说的话也不被别人相信。(夫人、被动句、句意通顺各一分)
6、(3分)D(D牒:写公文)
7、(3分)C(A.分别表现他的勤奋好学和政治才能。B.分别表现他的学术才能和人们对他的敬重。D.分别表现他最初的从官经历和他的衣着简朴。)
8、(3分)C(刘统勋是在他做官期间对他十分赏识。)
9、(6分)(1)这次出征将会被敌人歼灭,我为何要跟随他。(是、被动句、奈何各一分)
   (2)之后,严长明因为父母去世而辞官归家,于是不再出来做官。(以、忧、通顺各一分)
10、(6分)(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11、(6分)BD(B紫鹃——雪雁。D凤姐气得大骂费婆子——因是贾母大寿,凤姐姐委曲只能偷偷落泪。)
12、(6分)AE(A袭人得知,心中暗喜终身有了依靠——心中悲哀不已。E庞统——黄盖)
13(5分)(1)探春。(1分)针对赵姨娘之弟去世,探春按例赏银二十两银子,赵姨娘抱怨探春给少了,没面子。(2分)探春坚持规矩,两人大闹起来。幸亏平儿赶来,赵姨娘才不吭声。(2分)
(2)东吴伐魏,无功而返。(1分)在帐中点灯祈鑲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主灯不灭,便可延寿二十年。(2分)魏延闯帐报告军情,扑灭主灯,诸葛亮鑲星延寿失败。(2分)
14.(6分)(1)两种学说在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②两种学说偏执一端,缺乏变通。③两种学说对“道”都会产生损害。
(2)孟子提倡中庸权变,反对极端偏执。杨朱利己而害仁,墨翟兼爱而害义,两家的主张各执一端,因而受到孟子无情地批判。孟子既肯定了子莫执守中道行为,但又指出子莫执中而不知权变有害于时中的缺点。
15(3分)B(A.第①段明确指出“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后者”才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选项理解有误。B.第②段,有“问题……主要是……”及“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等表述。理解正确。C.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在第⑥段,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所以,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说明“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选项理解有误。D.结尾明确指出“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主要目标之一”,而不是“终极目标”。选项理解有误。)
16(4分)第④段的“空间”是指场所:作用是便于人与人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第⑤段的“空间”是指空地:作用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愉悦,而不感到压抑与紧张。(每个要点各1分)
第一个“空间”出现在第④段第一句,这一句是该段中心句或总领句。下文均是对此解说的文字,所以,它应指“设施、场所”等。关于这一空间的作用,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来看,就是“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要点是“人与人的当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第二个“空间”所在的句子在第⑤段,它前面的修饰语是“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与此相对的是“‘填满’”,所以这个空间是“空地”的意思。这种空间的作用是“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引用原文即可。
17(2分)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 对城市艺术品质的审美需求(本段有“另外”一词,可以把全段内容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一个就是“另外”所领起的文字所揭示的内容。我们可以想,“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它们可以概括为“艺术”,这就与“自然”形成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结合起来揭示出城市审美品质的两个内涵。仿照前一个方面内容的句式,结合填空题对语句衔接的要求,答案的另一半就有了。)
18(3分) B(A.“驴唇不对马嘴”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名不副实”意为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前者强调两不相合,后者强调名实不符,适用范围不同。C.“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贻笑柄,也比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倒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两个词语感情色彩相同,但内涵不同,前者重在“仿效失真”,后者重在“徒劳无益”。D.“鲤鱼跳龙门”,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指黄河的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乃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前者强调地位、境遇的改变,后者侧重思想、境界的提升;二者不能互换。)
19(3分)四处语病分别考查了语义重复(“超过……多”)、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在”而淹没了主语)、搭配不当(“数据”“显现”不搭配)、不合逻辑(不是“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的问题)等类型。
【答案】
序    号 修     改
① 删除“超过”,或删除“多”
② 删除“在”
③ “显现”改为“显示”
④ “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料”

(一)【参考译文】
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前些时候,我乘船从江上往来,多次让您屈尊过访,又劳您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编,并先以书信通报,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田秀才从西边来,承蒙您带信问候。后来,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又带来您的信。我是个获罪的人,大家都厌弃我,而您却如此以礼相待,我怎么担当得起!您来了信,我没有来得及回复,本应因此断绝和我往来,可是又劳您再次给我写信;再次来信又没有答复,就可以和我绝交了,但又承蒙您给我写信。这是何等殷勤呵!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我想这是由于您勤学好问,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吧?然而承蒙您索取我所作的诗文,这恐怕是您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
我年少的时候,决心从进士的途径被举荐于官府,因而学作诗赋,准备参加按规程举行的科举考试,共考了三次才中进士。因为与各方面的士人君子相识的很多,所以往往能说出我的名字;又因为大家相从游学,私人交情很好,有的人便过分称赞我的文章。因此使您听到我的虚名,便想看看我写的诗文,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
我年幼时,父亲死了,家里贫困,贪图利禄以供养亲人,没有时间跟随老师透彻地学习经书,学习圣人留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只是泛泛地浏览些经书史籍,姑且追随时俗作些所谓“时文”,那都是在经传中穿凿剽窃,东拼西凑,造出些轻浮浅薄的文字,只担心不受时人的欢迎,并不能像古人那样,有卓越而自成一家的言论。然而官府误加采纳,多次列名在众人的前面。直到考中进士以来,自认为以前所写的文章实在担当不起官府的荐举和长辈的赏识,这才开始大力改变过去的文风,希望在文章学问上有所建树。然而文章一出就招来罪过,学问有成就了,自身却蒙受羞辱。写以前那样的时文会得到荣誉,写现在这种有独立见解的文章却遭受祸害,这真是效果鲜明呀。
时文虽说轻浮纤巧,但要写得好,也是不容易的。我天性不喜欢时文而勉强去写这种东西,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您现在正值少年之时志气远大,正想在社会上博取荣誉,那么还不如顺应时俗为好。天圣年间,天子下了诏书,告诫学者要去掉浮华的文风,从那以后风气大变。现在士大夫中所写的文章,已文质彬彬,有两汉文章的风采了。您去向他们学习,不仅足以顺应时俗,博取荣誉,如果达到最佳境界,还能与两汉名家比肩呢。像我这样,以前所写的东西既不值得学习,以后所写的东西却又千万不能学,所以我迟疑着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就是这个原因。
《易经》的《困》卦说:“有言不信。”这是说,人在困境中,说的话也不被别人相信。我现在可以说是处在困境中了,怎么值得被您相信呢!承蒙您多次来信,态度又是那样地恳切,不敢不予答复。请您明察。
(二)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年幼时十分聪慧。十一岁时,他受到李绂赏识,李绂告诉方苞说:“他是治国的人才!”严长明于是跟从方苞学习。不久做客旅居在扬州马氏的家中,读遍了他家所有的藏书。高宗二十七年南巡时,严长明率领当地的生员献赋,被赐为举人,被任用在内阁中书,进入军机处。
  严长明通晓古今,富有谋术,擅长书写奏章,大学士刘统勋尤其认为他的才能奇特。户部上奏说天下的田赋项目杂乱名目繁多,请求并入土地税和劳役税中征收,严长明说:“现在各种名目的税赋由实物折价征收银钱,都是自古以来的法定赋税。如果去除了它的名目,以后的官吏如果忘记了这件事,说这些物资是官府所必需的,一定将会再次征收,这样会使百姓更加贫困。”刘统勋说很好,于是上奏停止了之前的请求。大学士温福出征大金川,想要严长明跟随他一起出行,严长明坚决地拒绝了。从朝廷上退下来后,有人责备他,严长明回答说:“这次出征将会被敌人歼灭,我为何要跟随他!”不久温福果然军队溃败而亡,跟随他出征的人都死了。
  严长明在军机处七年,办事干练敏捷异于众人,这样也就因此被人嫉妒。他救罗浩源的事,人们尤其喜欢称道。罗浩源,是负责云南漕粮的官员。需要分担赔偿汪姓下属所亏欠的公款,朝廷有命令过期就要杀头。罗浩源没有按规定数目上缴钱款,过了期限十天,写文书请求放宽期限。皇上将他的请求交付给官员们商议,当时刘统勋主管礼部,刑部没有人敢担任这件事。严长明于是击鼓经过宫中小门,见到刘统勋,说汪姓官员已经捐银恢复受处分降革的原官职,将带着官爵离京,只是定罗浩源的罪,道义上不符合,应该仍然追责汪姓官员自己缴纳亏空的公款。刘统勋说:“拟定好了奏疏的草稿吗?”严长明说:“写好了。”马上从袖子里拿出奏疏,文章的内容十分明晰。奏疏上报给皇帝之后被批准了,罗浩源的刑罚于是被解除了。其他的事情很多类似于此。有人画下他的像祭拜他。
  乾隆三十六年,严长明被提拔为侍读。曾经随侍皇帝出行至木兰围场,在大雪当中丢失了坐骑以及所驮的物品,过了一天,以前的属下带着他的坐骑找到他。严长明问:“你凭什么知道这是我的东西呢?”属下回答说:“军机处的官员中穿羊皮衣服的只有您而已。”严长明慰劳了他,然后让他离开了。
  之后,严长明因为父母去世而辞官归家,于是不再出来做官。客居在毕沅的府中,为他确定奏章的措辞。又在庐阳学院担任主讲。严长明博学强记,所阅读的书籍,如果有人就其中内容提出问题,没有他不能回答的。写作诗文思路周密严谨,措词温和平易,情感恰当。著有《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以及《献徵馀录》等书。

【译文】①孟子说:“(如今)圣王不出现,诸侯放纵恣肆,隐居不仕的人横发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论,不是归向杨朱派,就是归向墨翟一派。杨朱宣扬一切为自己,这是心目申没有君王;墨翟宣扬对人一样地爱,‘这是心中没有父母。心目中无父无君,这就成了禽兽。”
②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墨子提倡‘兼爱’,(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意干。子莫持中间态度,持中间态度就接近正确了。(但是,)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执着于一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损害了道,抓住了一点而丢弃了其他一切的缘故。”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