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安徽省东至县2013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来源:2exam.com 2013-1-18 12:27:53

安徽省东至县201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都要具有经济功能,要以生产为主;都要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立新却缺乏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城市功能同化、泛化的趋势加剧,甚至盲目确保不现实的发展目标。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能够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迅速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有延续城市文脉的自觉性,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文脉的断绝是不可避免的。
  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果单从物质条件的需求看,城市多数原有设施的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由于长期不重视城市建设,不重视民生,过早地剥夺了私有住房,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住房紧缺破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困难。从经济效益看,大拆大建,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显然更有利,也能更快满足居民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像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和弄堂,即使以往有千好万好,既不可能成为未来民居的主要模式,也不会得到多数人的喜爱。城市居民反拆迁的抗争,大多不是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基本上都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诉求。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些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像,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摘自《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10月刊)
1、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传统。
B.城市文脉能否形成与城市的文化传统是否连续密切相关。
C.一座城市只要保持自己的文脉不中断,就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并且会把它推到极致。
D.城市文脉是城市的记忆,它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精神的结晶。
2、对可能造成城市文脉断绝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因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城市被破坏殆尽,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
B.每个城市都要有经济功能,以生产为主,城市功能同化、泛化,摒弃传统,又缺乏创新。
C.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加剧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趋势,发展目标不现实。
D.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大量移居农村,能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急剧减少。
3、下面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现阶段由于城市原有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而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B.城市居民反对拆迁,既有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同时也存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需求。
C.因为一座城市所有的古物旧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故应予以保存。
D.保存城市旧物是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正面、反面的旧物都有必要保留一些,这样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的可能。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注释】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懋卿恚甚      气愤                B.瑞遂谢病归    道歉
    C.素衔瑞        怀恨                D.执政阴沮之    暗中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减舆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B.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木欣欣以向荣    
    C.并其职于南京户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趣执之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8-9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⑴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⑵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8、前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9、尾联笔锋一转,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先六小题,如果全部都答,则按前六题计分。)(6分)
  (1)                 ,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牧《瑟琶行》)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4)固知一死生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五月渔朗相忆否,小楫轻舟,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7)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1)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走,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2)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帐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3)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有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4)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5)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6)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1)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7)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2)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8)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9)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10)我问怎么走那么远?
   (11)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12)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是孬种。”
   (13)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14)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15)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16)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17)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18)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19)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20)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21)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1、小说中的车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5分)
1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6) (7)两段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6分)
(1)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2)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13、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写出变化的几个阶段。(5分)
14、独腿车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作简要阐述。(8分)

第Ⅱ卷(语言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洗涤 飘渺 张惶失措 玉不琢,不成器
  B. 掂量 布署 百尺杆头 是可忍,孰不可忍
  C.丰姿 撕杀 精兵简政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迂讷 功绩 察言观色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让观众不错过每场比赛的观看时间,首都各大报纸届时特别登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按图索骥。
  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席之地,也在情理之中,可个别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晏殊独坐在晃动昏黄灯光的书房,双目微闭,口中缓缓吟出:"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一副身处太平世道的闲适自足神态。
  17、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3分)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18、下面四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相应的序号后写上修改意见。(4分)
   (1)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3)他语重心长的话语后面,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4)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修改:⑴



  19、2012年10月18日至30日,中国绿色运动会再次在安徽池州举行。请根据以下材料,给“绿色运动会”下个定义。40字左右。(5分)
举办绿色运动会,池州没修建任何新场馆,多是依托山水等自然条件,并注重群众的广泛参与,希望能为群众体育发展创造一种新的载体和模式。与城运会、全运会等全国性赛事不同,绿色运动会更重视把体育竞技与低碳环保、健身休闲结合在一起。
绿色运动会是                                                   。
  20、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周日,你去大历山游玩,午后却下起了雨。未及游完景区,你就返回了。第二天,一位朋友问你:“昨天玩得开心吗?”你会怎样回答?(结合游山的具体情境回答,每处回答30字左右。)
  消极的回答:
积极的回答: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人是要靠超越来建筑自己的高度的,而在所有的超越中,做了错事之后让自己的灵魂“示众”是最困难的一种。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阅卷老师请注意:阅卷前请对答案进行审核
1.答案C。解析:原文是“只有……才”。
2.答案D。解析:“城市人口大量移居农村”错,原文是“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
3.答案D。解析:A因果倒置;B与原文表意不一致,原文是“大多不是……基本上都是”;C扩大范围。原文“这些物”指的是“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
    4.B  (谢:辞去官职)
    5.A  (A:因为;B:表目的,来/连词;C:到/对于;D:代词,他/用于主谓之间)
    6.C(“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问题,原文中说“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7.(1)听说他(海瑞)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
“触忤”“市”“诀”“遁”各1分,句意1分。
(2)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贫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
    “素”“疾”“率”、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8、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像东都洛阳朋友们“尽兴”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与“叶新”,以乐景衬哀情,亦可。)
9、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10、(1)同是天涯沦落人(2)只是当时已惘然(3)樯橹灰飞烟灭(4)齐彭殇为妄作(5)久在樊笼里(6)梦入芙蓉浦(7)周公吐哺(8)有志者不能至也
11、(1)为人诚恳,关心他人 (2)不怕困难,身残志坚 (3)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 为人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
12、(1)外貌描写,“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他的脸……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根根可数”,行动描写,“头使劲地向前蹿”, 表现车夫与命运抗争的坚强品质。
(2)车夫与命运抗争而“挣”来了坦荡和快乐的生活的事实教育了我,使我消除了自责和对车夫的同情担忧,佩服代替了同情。
13、(1)担心车夫的敲诈,(2)同情车夫的不幸,(3)尊重车夫的坚韧,(4)敬仰车夫的高尚,要以车夫为人生榜样。
14、(8分)
(1)通过塑造车夫这一人物形象,赞颂了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人生需要自强不息,人需要完美人格,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才会敬佩你。这种自尊是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也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精神。教育我们学会自尊,自爱,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
(3)弘扬了讲求诚信、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
(4)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
(5)含蓄地批评了社会上漠视甚至歧视弱势群体的人或行为。(以上几点供参考,持之有故,说出以上道理中的一个方面,联系现实,看法正确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道理亦可。)
   15、D  (“张皇失措”应为“张皇失措” “百尽杆头”应为“百尽竿头” “撕杀”应为“厮杀”)
  16、A  ( A、按图索骥: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B、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用在这里意思正好相反,应用"事半功倍"C、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应为"挂羊头卖狗肉"。D、风雨飘摇: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用在这里限定"夜晚"不妥当。)
  17、B  本语段的题旨是取得成就要耐得住寂寞。(A句把“才能”与“耐得寂寞”并列,未能突出本语段强调的重点(观点)。C句内容不够合理,为了突出“耐得寂寞”而否认了“才能”的作用。D句中把“耐得寂寞”放在第二位,未能突出本语段的中心。)
  18、(1)把“高校学生的培养”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2)将“否认”改为“认为”。(3)去掉“无声的”。(4)将“以”改为“从”。
19、绿色运动会是一种依托山水,群众广泛参与,体育竞技与低碳环保、健身休闲相结合的新型运动会。
  20、消极的回答:(示例)别提了,那里山路太陡,午后又下了场雨,让我摔了好几跤。真是倒霉透了。
  积极的回答:(示例)当然开心啦。那里翠竹掩映,鸟语花香,午后下了场雨,更有诗意了。
21、依据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赋分。
附:文言文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贫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他推行政令雷厉风行,负责(所属、所管)官吏战战兢兢,奉行不悖,以至有能力的豪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奸民多乘机告状,世家大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海瑞又裁减节约驿站供给费用,士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多得不到奉献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对皇帝议论海瑞,说他拘泥固执,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建议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许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
皇帝屡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朝政的人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都御史。各主管官员向来苟且怠惰,海瑞以身作则矫正弊端。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想恶人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两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下诏慰勉挽留,不同意他退休。万历十五年,海瑞死于任上。追认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