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19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示例】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
答:
20.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个,整合相关内容作为论据,续写后面的论述片段。不超过60字。(6分)
林黛玉 宋江 方鸿渐 哈姆雷特 别里科夫 玛蒂尔德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思想决定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才能决定自己好的性格,最后决定成功的命运。反之则不然。【示例】方鸿渐意志薄弱毫无王见又不懂得人情世故,永远也走不出“围城”;
五、(60分)
21.请以“____更重要”为题写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④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C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答案解析】文章结尾的意思是“要真正勾勒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整个考古界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2.D
【命题意图】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练合)。
【答案解析】A项,原文是“推测”,并未表明;B项,原文是夏王朝建立之前;C项,不包长江流域。
3.C
【命题意图】考查“分析慨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探源工程”证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原文无凭。
4.A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答案解析】高:形容词,意动,认为……高尚。
5.C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答案解析】为,动词,担任/动词,认为;A项,何,副词,怎么;B项,者,助词,……的人;D项,焉,表疑问,哪里、怎么。
6.B
【命题意图】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举荐故人荆州秀才王密任昌邑县令”有误,应是:王密已任昌邑县令,是杨震曾经举荐的。
7.(1)建武年间,官府特地召请,(因为)年纪老身体有病没有赴任,最终死在家里。
(2)耿宝就亲自前往拜见杨震说:‘李常侍是国家所倚重的人,想让您任用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评分标准】(1)“公车”代指官府;‘特征”指‘特地征召”;“就”指“赴任”;“于”指“在”,(每个1分,共4分。)
(2)“乃”指“就”;“候”指“拜见”;“重”指“倚重,看重”;“僻”指“任用”;“唯”指“只是,仅仅”。(每个1分,判断句句式1分,共6分。)
8.胡天九月,草木枯萎折断,风尘四起,霜雪渐浓,令人生畏(1分)前两联描写了边地凄凉的景象(1分),渲染苦寒的氛围。(1分)烘托了后两联的客思之“愁”。(1分)
【命题意图】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9.描写了一个闺中思妇,殷勤伫望的形象。(2分)前三联实写,最后一联虚写,(1分)由“边书驿骑”而引发的悬想,家中的亲人一定在巴望着“我”,准备迎接我在来年的春色中归来(1分)
(如果认为从“思妇”角度看,前三联虚写,最后一联实写,言之成理亦可。)
【命题意图】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
10.甲:(1)征蓬出汉塞 (2)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 (4)长河落日圆 (5)萧关逢候骑 (6)都护在燕然
乙:(1)断肠人在天涯 (2)相连何必曾相识 (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4)昆山玉碎凤凰叫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山河破碎风飘絮
【命题意图】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识记)
11.守候庄园,(1分)城里来客,(1分)彼此相识,(1分)主仆互诉(1分)
(意思相近即可)
【命题意图】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12.他是田庄上有历史的长工;(1分)形容苍老,脸被苍灰的络腮胡子围绕着,有点浮肿,如同生长在草丛中的蘑菇,面颊坎坷;(1分)爱酒,经常喝醉,是个“酒鬼”;(1分)忠厚,在荒寂的庄园忠诚守望城里的主人二十年;(1分)重情义,面对昔日好友“吃闲饭的”的意外归来,心里充满了暖融融的喜悦。(1分)
【命题意图】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欣赏评价)。
13.(1)第二自然然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叙述内容交代了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景色描写渲染了田庄寂寥落寞的氛围,为后文主仆重逢作了铺垫。
(2)最后一段动静结合,突出细节,营造了一种静寂的氛围,与开头形成照应,增强了荒茺、悲凉的抒情色彩,故事的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让人回味无穷。
【命题意图】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昧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14.【示例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
①故事发生在“黄昏”时分,战事的主人公都已经是迟暮之年;
②自然的黄昏时分与人生的黄昏时分两相映衬,交织着人事沧桑和世态炎凉;
③“黄昏”时分的归来与重逢,包含着乡土故园之眷念、流浪回归之感伤、人事变迁之无常、人性善良之可贵等多重意蕴。
【示例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
①“黄昏”犹如一个横断面,掩藏着两条线索:一方面是20年的离乡流浪;一方面是20年的忠诚守望,饱含岁月沧桑,人间真情;
②“黄昏”景色的描绘首尾照应融合,构成落寞静寂的抒情氛围,衬托质朴真诚的人性之美;
③“黄昏”意象的营造淡化了情节,突出了意境,使小说结构散文化,增强了小说的诗意色彩。
【命题意图】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15.A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A(识记)
【答案解析】B项,“译”应为“绎”;C项,“恭”成为“躬”;D项,“彩”应为“采”,“肖”读音为xiào
16.D
【命题意图】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选项D望文生义,“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米安慰自己。不能用来比喻饱读诗书的快感。
A项,“丝丝人扣”比喻文艺表演做得十分生动,有条不紊,一一合拍。也比喻文章和艺术表演做得十分细腻准确。B项,“勉力”是努力的意思。C项,“至于”,介词,引出对象。
17.D
【命题意图】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A项,句式杂糅,“接受检查”的不是执法人员;B项,“一直方兴未艾”语义重复;C项,搭配不当,“搭乘”连接的宾语一般是交通工具。
18.消失的老土食品里(1分)有文化回忆(2分)与文化传承(2分)。
【命题意图】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19.【示例】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
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每句2分,共4分,不要求与答案完一致,符合题意即可。)
【命题意图】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20.【示例】林黛玉既孤芳自赏又自伤自怜,结果错失了情感又毁弃了生命;
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忧郁多疑,终难逃悲剧的结局;
马蒂尔德既贫穷又虚荣,终致枉费十年劳苦还项链。
(每个3分,共6分,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任选两个即可。)
【命题意图】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21.【构思提示】这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命题。面对如今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的价值观不能混乱,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需要我们思考澄清。诸如:环境之于发展;理性之于激情;健康之于财富;成长之于成功;过程之于结果等等。题目的空白处可补充的概念可以很多,很开放。但题目的限制也很明确,“更”字应该是基于比较的一种突出和强调,所以不可忽略相对的另一面,而且不是一味的否定和批判。体现价值判断的相对性,是本题构思的关键。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是私农华阴人。他的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因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任丞相-职,井被封为平安侯。他的父亲扬宝,熟习《欧阳尚书》。哀、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业。居摄二年,杨宝与两龚、蒋诩一起被朝廷征召,他于是逃避隐匿,不知去向。光武帝认为杨宝的节操很高尚。建武年间,特地派官家车辆征召他入朝做官,但他因年老有病,未及成行,老死家中。
杨震少年时代就喜欢学习,曾向太常卿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群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当时的儒生因此说他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平常客居在湖城,几十年都不回复州郡的隆重礼聘,人们都说他错过大好年华,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后来有冠雀衔三只小黄鱼,飞到讲堂前,人们拿上鱼对他说:“蛇鳣是卿大夫的官服的象征。数目为三的,是三台的规定。先生从此要高升了”杨震五十岁时,才开始在州郡做官。
大将军邓骘听到他有才能就举荐他,推举他为杰出人才,屡次升迁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上任时,途径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密拜见他,在夜里揣着十斤金赠给他。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更半夜没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退出客舍。
后来他转任涿郡太守。生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请托。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亲戚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答应,说:“让后世称道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清名留给他们,不也是丰厚的遗产吗?”元初四年,朝廷征召他为太仆,升为太常。在此之前博士的选拔举荐大多不按实际才华,杨震举荐了明经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使儒学得以彰显承传,众多的儒生都称道他。
延光二年,代替刘恺担任太尉。国舅大鸿胪耿宝向杨震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杨震不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往拜候杨震说:“李常侍国家是国家所倚重的人,想让您任用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假如朝廷想让三府征聘人才,按规矩应该有尚书的公文。"于是拒绝他没有答应,耿宝恨恨地离开了。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举荐他亲近的人,杨震又不答应。司空刘授听到这两件事,随即征召了这二人,十天之内他们都被破格提拔。从此之后,杨震更加被人怨恨。
评论说:孔子说“在危机的时候你不援助,那幺要你做什么”。确实因为重是的托付,不能用徒有虚名的人来假充,显贵的位置,忧患责任也深重啊。延光年间,杨震为丞相,用公正端方的志度来时待当时邪恶的当权者,以公平道义为先,以自身得失为后,真可以说是心怀王臣的节操,知道自身所任职位的职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