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永州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15 20:29:25

                                                              

六、选做题(两小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内容提要】莫泊桑的《乡村故事》讲述了农民蒂瓦施夫妇经受住了城里贵妇人出高价想收养她孩子的诱惑,而他们的邻人瓦兰夫妇却为了生计以每月100法郎的高价“卖”了自己的孩子。前者以没有卖掉孩子而自豪,得到了乡邻的赞誉,却过着贫穷的生活;后者虽然“不愁吃喝”,却不得不长期忍受邻居的冷嘲热讽。许多年过去了,被卖到城里的孩子让•瓦兰衣锦还乡。
夏洛站在自家的破屋门口看着让•瓦兰走过。
晚饭时,他对两位老人说:“你们那会儿可真蠢,居然让他们抱走了瓦兰家的孩子!”
他母亲固执地说:“我可不想卖掉自己的孩子。”
父亲沉默不语。
儿子又说:“送给这样的人家并不坏呀。”
蒂瓦施老爹含着怒气一字一顿地说:“你是不是责怪我们把你留了下来?”
年轻人粗暴地回答道:“不错,我怪你们,你们可真是呆子,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你们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们。”
女人对着面前的盘子失声痛哭,她边抱怨边喝菜汤,勺里的汤洒了一半。
“累死累活地拉扯这些孩子!”
年轻人怒吼道:“我宁可不生下来也不愿像现在这样活着。刚才我看见那人时,真气极了,我对自己说:‘本应该是我。’”
他站起身:“听着,我觉得我最好走,因为我会一天到晚地埋怨你们,给你们的生活带来痛苦。你们知道,为这件事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们。”
两个老人惊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老泪纵横。
他又说:“不,这样想太残忍了,我还是到别处去谋生吧。”
他打开门,一阵欢声笑语闯了进来,这是瓦兰家在为他们归来的儿子大摆宴席。
夏洛跺了跺脚,转身对他的父母吼道:“乡巴佬!”
说完他就消失在黑夜中。
(1)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夏洛这个人物形象的。(6分)
答:                                                              
(2)你怎样看待蒂瓦施夫妇的做法?(6分)
答:                                                                  
20.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①,故退之。”          
(《论语》)
【注】①兼人:好勇过人。
【乙】复旦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钱文忠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文中提出了“惩戒”教育观,认为父母、师长等以爱的名义不断向孩子“让步”,其实是毁了他们的未来;教育向社会的不断“让步”,则会毁了国家的未来。
(1)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对学生有怎样的要求?甲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6分)
答:                                                               
(2)对甲、乙两段文字提出的教育观,你更赞同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瑞典文学院瓦斯特伯格给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授奖词第一句话是:“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
所谓程式化就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标准的格式或模式。
瓦斯特伯格授奖词中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

永州市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2 13
答案 B A C D B A C C B D

二、文言文阅读 表述题部分(翻译题10分)
8.(10分)(1)(3分)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不因(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
(2)(4分)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3)(3分)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8分)(1)(4分)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像东都洛阳朋友们踏春欢聚“尽兴”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与“叶新”,以乐景衬哀情,亦可。)(答出两种方法并分析得满分)
(2)(4分)①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②诗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思念化为祝福,将孤独化为自信,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抒发了对洛阳万物无不眷念和热爱之情,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11.(5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1) 白帝城高急暮砧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 云无心以出岫       (4)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4分)。
14.(4分,写出其中2点,语意相符即可)①认为生物和实体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相同的,是不可分割的;②强调对生命的肯定,认为生命是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③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15.(4分)①与我的“畏缩”形成对比,突出志摩的顽皮、机灵;(1分)②写出志摩的轻快磊落,为同学的爱戴中心,为下文写他的敏于交际埋下伏笔,(1分)同时与下文写他的悲悯情怀形成对比;(1分)③初显出志摩的聪慧和才华。(1分)
16.(5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三点具备给4分)①思想家孔子终其一生,奔波劳碌,而其思想主张不为当世所用,让人感到悲哀;②文坛泰斗泰戈尔因年老体衰而身染重病,又受到时代和新人的冷落排斥,这种悲哀与孔子相似,这更是时代的悲哀;③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徐志摩对文坛前辈泰戈尔身体的深深担忧,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了他对泰戈尔被时代和社会排斥的无奈。
17.(6分,每小点2分,语意相符即可)①活泼顽皮,好学聪慧,才华横溢;②为人轻快磊落,敏于交际; ③珍惜情谊,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18.(6分)①从高尔基、叶赛宁的人生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自己生命的广度和厚度;②徐志摩的人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留给世人的精神和文学财富是不朽的;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是生命的广度和厚度则完全取决于个体主观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执著追求。作为高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志存高远,勤奋刻苦,求真务实,把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社会的繁荣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真正做到无悔于生命、无愧于时代。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
19.(12分)(1)(6分)答题角度: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叙事视角的角度;②情节设置的角度;③语言、动作描写的角度;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角度。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示例:①文段通过典型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塑造夏洛这一人物形象。②夏洛在看到让•瓦兰衣锦还乡时,心中的不平一下爆发出来,他在对父母的埋怨、指责中使用了这么一些词句:你们那会儿可真蠢、你们真是呆子、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们。同时,他的一系列动作也将其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粗暴地回答”“怒吼”“站起身”“跺了跺脚”等等。③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夏洛贪图富贵、冷酷自私、心灵严重扭曲的形象。
(2)(6分)①蒂瓦施夫妇的做法值得我们敬重。②蒂瓦施夫妇在面对金钱、富贵的诱惑与亲情的割裂的选择时,甘愿忍受贫困也绝不高价“出卖”孩子,毅然坚定地捍卫了珍贵的亲情。③任何财物都代替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如果为了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而“卖”孩子,这样的父母于心何安?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和世人?虽说生存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但我们不能为了生存而向金钱投降,更不要说是这种出卖自己孩子的行为了。
20.(12分)答案:(1)①要求:不退缩,不过度冒进,进退适中;②教育方法: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2)开放题,观点明确,能自圆其说,语言通顺即可。
示例1:赞同孔子的教育观。甲文中孔子针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采取或劝止或鼓励的不同教育方式,这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唯一的,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才是科学的、符合客观规律和有效的教育。
示例2:赞同乙文中钱文忠教授提出的“惩戒”教育观。家长、教师出于各种原因一味对孩子、学生宽容、迁就、忍让,这种现象正呈蔓延趋势而影响教育和整个社会,适当合理的惩戒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

七、写作(60分)
21.(60分)略。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执行评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