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3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中考 2013-4-29 22:09:31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电影《后天》中有这样的情景,人们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不过在选择烧什么书的时候每个人看法和选择都不同。为此中国作家马伯庸写了一篇短文《焚书指南》,将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列为烧书首选,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许多网友认为这类图书太多太滥又缺乏营养,烧了也不可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摸语文试题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C   2、D   3、D
二、(36分)
(一)(19分)
4.(3分)C(雅:平素,一向)
5.(3分)C(1、4句与“音乐才能非凡”无关;6句表明预言准确)
6.(3分)D(“死亡原因”理解不对;“死前惋惜地烧毁自己的著作”,理解与原文不符,是“愤慨”,而非“惋惜”)
7.(10分,每小题5分)
(1)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宫、商、角、徵、羽亦可)配齐,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重点词语“扣”“品”“宫商”“丝竹”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一起讨论古代的典籍,编撰乐书,都被当世所采用。至于这些人懂音乐的天赋,比宝常差远了。(重点词语“坟”“识”“天然”各1分,被动句1分,语句通顺1分)
(二)、(11分)
8.(5分)内容: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2分)作用: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2分)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1分)
9.(6分)(1)诗歌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1分)写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之中,表达友人的孤独处境(2分)
(2)万”与“一”以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构成强烈的对比(答“反衬”亦可)。(1分)“万”字写出关山重叠、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前途渺茫);“一”字写出远行之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
(3)借代,以“孤舟”代“人”,舟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1分)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三)、(6分)
10.(1)虽九死其犹未悔   终不察夫民心    (2)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3)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6分,每空1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6分)①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②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由纪子的出现埋下伏笔。(2分)③为故事的发展激起波澜,事实上是由纪子有意制造了这么一个机会。(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在做人上:品行端正,本质不坏;但有些自私自利。②在感情上:三心二意,不够专一;背叛过感情。③在做事上:犹豫不决,对未来总是充满幻想;容易头脑发热,是很感性的一个人。(3点,三个方面各2分,概括分析各1分)
(4)(8分)【观点一】青年能够踏实本分地与洋子生活下去。①小说开头写到他品行端正,头脑清醒,颇有见地;②遭到由纪子抛弃以后,他认识到了洋子的深情,会倍加珍惜的;③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后,他已经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观点二】青年不会与洋子安静而幸福的生活下去。①曾经背叛过感情,说明他是个自私自利的人;②注重女子外貌,曾想借助婚姻飞黄腾达,不甘寂寞;③容易头脑发热,见异思迁,是个很感性的人。
(观点明确2分,其他每点各2分,语言欠通顺最多扣1分。意思对即可)
四、(25分)
12.(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2)(6分)①在生活上追求简洁、随意,与众不同。外表散漫,内心严谨,生活上反对繁文缛节。②在学术研究上富有个性,重视实践研究,务实较真敢于挑战权威。③有爱国热情,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参加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每点2分)
(3)(6分)①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深造,进入重视实验、重视动手能力的实验室;(2分)②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在其指导下能致力于研究如何消除量子电力学中困扰物理学的问题;(2分)③1941年,参加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经常与科学大师讨论问题。(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2分,联系实际2分,有辩证分析2分,语言欠通顺最多扣1分)
答案示例:观点:费因曼在权威面前敢于挑战,这是坚持自我,不人云亦云的可贵品质。
理由:他热爱自己的科学研究,一谈到物理问题就会用“不,你错了”之类的话,许多大人物愿意接近他,他能指出对方想法中的错误,给对方学术上的帮助。如玻尔在见别人之前,会先来听一听这小伙子的意见。
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名和利,在权威面前舍弃了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个性,这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尤其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需要坚持己见的人,这既能指出别人想法中的错误,也利于自己的发展,利于社会的发展。
当然我们在坚持己见,挑战权威时,一定是在自己的观点正确的前提下,不能一味的保持个性而盲目地挑战权威,草率地做决定。自己的坚持一定是经得住考验的。
 
五、(20分)
13.(3分)A(B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此处不合语境;C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经达到纯熟的地步。此处不合语境;D贬词褒用)
14.(3分)B(A至少有……以上矛盾;C偷换主语。可以在“行动”前加“老年人按这种方法”;D成分赘余。猝死就是突然死亡,不能与突然连用)
15. (3分)B
16.(6分)
例: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欢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欢情节曲折的小说。(句式整齐2分,语意连贯2分,排比句2分)
17.(5分)答:先理论假说,再进行实验。(2分)实验有三个环节,首先需要强中微子源,然后选择氢核做靶核,最后通过特定闪烁液体以证实中微子存在。(3分)
六.(60分)
18.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5—21)分 二等(20—16)分   三等(15—11)分   四等(10—0)分
 
 

础 内

25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感情虚假


 
 
  表

25
分   切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漂亮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级 特

1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l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 原因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色彩
    2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3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万宝常,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的父亲叫万大通,随梁将王琳归顺了北齐。后来企图逃回江南梁朝,事情泄漏,被杀。因而,万宝常被发配为乐户,也因此他精通音律,各种乐器都能精熟演奏。他自己曾制造了一组玉磬,献给北齐皇帝。万宝常曾和别人在一起吃饭,饭间讨论起音调,当时现场没有乐器,他就拿面前的餐具和其他杂物,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配齐,敲击起来,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但他历事北周和隋朝,都没能被提拔。
    隋文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等人主持确定乐曲的声调,起初定为声音洪亮的黄钟调。万宝常虽然只是一个艺人,郑译等人也常常叫他来一起商量,但他的主张大多不被采纳。后来,郑译等人的乐曲谱成功要演奏了,隋文帝叫万宝常来,询问他这首曲子可不可以,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难道是陛下您该听的声调吗!”隋文帝很不高兴。万宝常极力说明这种声调表现了哀怨、淫邪、放肆的情绪,不是庄重的雅音,请求用水尺为准,来调正乐器声调。隋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万宝常奉皇帝的命令,制造各种乐器,乐器的声调都比郑译等人所定的调值降了两个调。他还编撰了《乐谱》六十四卷,具体论述各种乐器的各个音阶递相为宫音的转换方法,改变琴弦、移动琴柱的各种变化,产生出了84个调式,144个音高标准,变化终止于1800个音级。当时人因为《周礼》上有递相为宫调的道理,从汉、魏以来,懂音乐的人都不懂这种方法,现在见到宝常与众不同创立了这种方法,都讥笑他,试着让他表演,宝常应手成曲,没有一点不流畅之处。在场的人无不惊叹称奇。从此改进乐器之处,多得数不清,这些乐器音调雅淡,不受当时人的喜爱,太常寺通音乐的人大多排斥、诋毁这种音乐。
    太子洗马苏夔以擅长音律自命不凡,尤其嫉妒万宝常。苏夔的父亲苏威有权势,因此凡是谈论乐律的人,都附合苏夔,而说万宝常的坏话。万宝常多次到达官贵人们那里诉苦,苏威因此责问万宝常,问他的音律理论是从哪里学来的。有一个和尚对万宝常说:“皇帝平素喜欢有祥瑞征兆的东西,只要听到能表达吉祥的音乐,他就很高兴,先生您应该说您的乐律理论是从外族僧人那里学来的,并说这是佛门菩萨亲身所传,皇帝一定会喜欢的。这样,你所作的乐律就可以推行了。”万宝常认为这样说对,就按和尚教的那样来回答苏威,苏威听了,勃然大怒,说道:“外族僧人所传授的,是四周蛮夷的音乐,不应该在中原地区推行。”这事最后还是被搁置下来。万宝常曾经听太常寺演奏的乐曲,听完之后,流泪哭泣。人们问他为什么哭,万宝常说:“这乐声淫厉而悲哀,预示着天下不久将自相残杀,并且人也要差不多被杀光。”当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听到他说的这些话都认为不会这样。隋炀帝末年,他的话终于应验了。
    万宝常家里很穷,且没有儿子,他的妻子乘他卧病在床,把家的东西偷窃一空而逃走了。万宝常挨饿了,也没有人送东西来给他吃,他竟然被活活饿死了。在临死之前,他把他所著的书烧掉,说道:“还用这些干什么?”看到的人从火中抢救出来几卷,现在这些音乐还流传在世上。人们谈到此事时,还为万宝常而悲哀。
开皇时期,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一起讨论古代的典籍,编撰乐书,都被当世所采用。至于这些人懂音乐的天赋,比宝常差远了。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人能创编曲子,为一代佳妙之作,又学习俗乐,而宝常所作的,都归为雅正之音。这些人虽然在公众场合议论时都不站在宝常一边,但心里却佩服他,说他的音乐才能是上天赋予的。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