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于昨天全部结束。2015年高考,将根据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后的方案实施,在今年高考试卷中,适当据此作了调整与拓展,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语文
今年作文易写难工
评析1:语文学科组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内容、风格、结构、分值等都与去年基本一致,塑造浙江卷“人文性、工具性、文化味、书卷气”的形象。
作文材料前段以人生的“门与路”为着眼点,后段以大学的“门与路”为着墨点。提供考生一个较为广阔的构思空间;要求考生以此为具体内容,展现自己对如何进大学之门和如何走大学之路的思考和想象。门和路的辩证关系,为考生敞开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今年语文试题拓宽选材领域,创新了命题形式。例如前面提到的语言文字运用考查,要求拟写处理事件的书信。把这类考试往实用类写作更推进了一步。大阅读选用了中国小小说《走眼》。自2004年到2013年10年的高考语文大阅读中,我们选用过散文和外国小说,但从未选用过中国小说。而中国小说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高考中长期空缺是与高中语文教学脱节的,今年填补了多年来试卷内容的空白。
评析2: 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 周红阳
浙大附中 特级教师 程继伍
语文试卷命题在选材方面,体现了材料的“陌生化”。搁置了轻车熟路的“经典”图式,另辟蹊径,尝试追求“陌生化”风格。如中国当代小说《走眼》、唐代李贻孙的书序《欧阳行周文集序》、南宋徐照的诗歌《三峡吟》等,此类关注和熟悉程度都不是很高的作品,更有利于提高测试信度。
在目标方面,落实赏析的多样性。一是艺术性,如古诗鉴赏,再次采用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一首唐诗,重情韵,一首宋诗,有理趣。考查重点定位于“两首诗歌抒情手法的差异”,需要较高的艺术素养方能顺利解答。二是思想性,如我省独树一帜的《论语》考题,以对“直”与“不直”的理解、评析,于细微处洞见人生修养,倘无足够的认知深度和思想高度难免捉襟见肘,浅尝辄止。三是探究性,如要求对小说题目“走眼”作深度解读等。
当然,语文试卷最引人瞩目的首推作文题。倘用一句话评价今年我省的作文,应该是“审题难度不高,而写作难度不低”,即易写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