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浙江高考 >> 文章正文
 
宁波名师解读2009年浙江高考考试说明
整理自:中国宁波网 2009-2-13 9:45:15
今年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今年的高考究竟怎样考?试卷结构如何?考试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家编写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新鲜出炉,昨日已全部发放到我市考生手中。《考试说明》是浙江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说明》,我们特邀宁波中学的名师、骨干教师对《考试说明》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出复习建议。

  语文 试卷形式结构变化巨大

  (林晓萍 中学高级教师)

  从试题结构来看,语文试卷的形式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由Ⅰ卷和Ⅱ卷两部分组成,即客观和主观题两部分。今年则按考察内容分为“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分值按板块分配。试题类型明确增加了古文断句题和论述题。

  从考试能力要求看,增加了探究能力的测试;从考试内容看,“语言文字运用”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不再作为考试内容,字音考察“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字形考察“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现代文阅读由以往的统一要求改为分别明确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项为八点,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项为十点。

  原来独立的“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察放入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且只考察“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

  写作要求能写实用类(包括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将基础等级中的“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要求提前至第三条。

  [复习建议]

  1.复习字音、字形不要盲目扩大范围,要重视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生命力旺盛的字词,重视常用却容易读错或混淆的字词。

  2.在阅读训练中重视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重视研究题目的命题指向。

  3.扩大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章的选择范围,以往这一块多选自然科学类文章,今年不一定仍局限于此。

  4.背诵的内容基本与课本要求相符,但有的诗文背诵有一定难度,要及早准备。

  5.重视《外国小说赏析》、《〈论语〉选读》和《语言文字运用》等课本中知识点的梳理。

  6.重视开放题、探究题的训练。

  7.作文训练要重视真情实感的抒发,切忌矫揉造作、无中生有。

  [自选模块]

  自选模块的要求较高,它要求深入测试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的能力,题目的开放性也很大。比如在样卷中,有一题是“选择你所熟悉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作品中所蕴之情”,这对学生的诗词积累、理解、赏析和语言表达的要求很高。

  文科数学 应以打好基础为主

  (俞素珍 中学高级教师)

  文科数学考试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偏难题并不多见,学生仍然应以打好基础为主,立体几何难度有所下降。

  [复习建议]

  1.明确考点,突出重点。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高中数学教材各章所涉及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理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考查。因此,复习要到位,当然又要注意有所侧重,例如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都是重点考查对象。另外,应该注意新增知识点,如三视图、程序框图、函数零点问题等出题可能性较大。还有一些变化,如算法案例、统计案例不考。

  2.提炼思想,提高能力。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必将贯穿于全卷,着重检测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复习一定要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而重在提炼、运用这些思想,发展理性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理科数学 关注新增内容

  (周丕芬 中学一级教师)

  考试内容与以往的考试大纲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新增了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空间几何体、算法初步、统计、随机数与几何概型、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等内容,减少了反函数、反三角函数、三垂线定理等。

  一些教学内容在《考试说明》中没有出现,如二分法、算法语句、算法案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微积分基本定理、定积分及其简单应用、统计案例等;一些教学内容要求加强,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事件与概率等;还有如双曲线等降低了要求。在平时的练习中应该关注这一点,不做过多偏题。

  此外,理科数学的结构形式、分值与去年没有变化。

  [复习的建议]

  认真钻研《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试的内容与要求;抓住重点,强化主干知识的训练;重视新增内容的考查,新增内容将作为新课标落实的一个标尺,而且在样卷中也有一定体现,应关注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英语 不要搞题海战术

  (朱锦霞 英语高级教师)

  新的《考试说明》与2008年相比变化比较大。听力的30分独立出来,每年有两次机会,以考试成绩好的那次为正式成绩,学生选择机会多了。更注重篇章的整体学习。从题型和分值上来看,今年高考取消单词拼写这个题型,单项选择从1分一题改为0.5分一题,完形填空也从每题1.5分减少为1分,考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需要作一个调整。纯粹练单项或者过多注重语法结构,还不如加强自己对篇章的整体把握,注重理解力的提升。

  [复习建议]

  练习题在于精不在于多,学生不要大搞题海战术,不然很有可能做了很多题目,知识点却仍然没有吃透。建议老师也给学生把把关,精选一些好的练习题给学生。

  生物 强化实验题训练

  (叶惠良 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

  今年浙江省生物高考所用教材,高二必修部分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高三选修部分用的则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材,两种教材混合使用使《考试说明》的部分难度有所提高,对考生认知能力的要求也有提高。但考虑到和新课标的衔接以及平稳过渡,从调整的总体来说,虽然知识内容有了较大变化,但能力考察要求与去年基本相同。另外,生物学科的分值也有原来的72分变成80分,参考试卷中由原来的5题生物选择题增加到了6题。

  [复习建议]

  1.依纲抓本,夯实基础。考生应将立足点放在教材上,还要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切实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2.实验设计能力训练。强化实验题的训练,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材料用具、实验仪器的使用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方向,要加强训练。

  3.必修选修交叉,知识相互渗透。由于今年高考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用的版本不同,所以考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将选修教材内容去深化、去扩展,而是应更多地从学科内综合的角度注意两本书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4.精选习题,训练适度。那些重复性、已经掌握的知识性训练,没有必要再做,选择那些前一阶段检测中暴露出的知识漏洞和能力的缺陷做适度训练是有必要的。

  物理 注重探究能力培养

  (宋捷 中学一级教师)

  今年新增了“离心现象”、“涡流”、“光的偏振”等比较贴近生活的内容,删除了“电磁波”整章内容和有关“动量守恒”的主要内容,只保留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突出了对探究能力的要求,在15个要求考察的实验中,有6个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在理综试卷的结构上,往年物理的8道选择题都是不定项的试题,今年在《考试说明》中明确告知:“4道单项选择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

  [复习建议]

  1.注重教材,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2.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在“动量观点”要求放低之后,“力与运动观点”、“能量观点”必然成为高考的重点,在高考中将占据很大的比例。在平时的复习中,对于相关的错误,一定要见一个消灭一个,决不能放过一个。

  3.重视实验,强调探究能力的培养。破除常规实验方法的“思维定势”,着力从基本原理、规律出发设计实验方法,创新实验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复习实验时,不仅要知道这个实验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何要这么做,甚至还要知道还可以怎么做,不断积累实验素材。

  4.注重解题的规范,基本能力相差不多的两名学生,因为解题习惯,高考理综物理部分120分总分中,甚至可以相差30~40分。因此,复习时要强调仔细审题、书写规范、尽量用常规方法进行求解。

  化学 由108分调整为100分

  (翁伟彬 中学一级教师)

  试卷结构由原来的“8+4”调整为“7+4”,化学科的分值也由原来的108分调整为现在100分。明确提出化学科考试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对原来考试大纲的四种能力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和提升,提出新的三个能力要求。

  [复习建议]

  1.新教材知识系统性不强,在高三复习阶段要注重知识整合,归纳知识体系。知识的学习由点到线,由线至面,再由知识到能力,全面提升。

  2.吃透《考试说明》,对已经删除或降低要求的知识条目,要注意舍弃和调整,新增内容必须以练习为载体,深入复习。

  3.新课程新高考要求我们在练习题的利用上做到:精、实、新,不可拿来主义。

  4.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提升能力。

  政治 关注考纲,引领复习

  (竺超红 中学一级教师)

  考试的题型、分值等与往年比没有什么变化,但在试卷结构上有一定的调整,主要是去掉了最后一题政史地大综合,而采用政史地各两道学科内综合题的形式,加大了题量,从而也增加了难度。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要立足基础,强化知识的调动和运用。凸显能力立意,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试题往往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创设情境,重视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涉及《经济生活》与《哲学与生活》的试题比重更高,应该更加关注。今年是浙江省文综自主命题的第一年,所以要关注乡土气息、重视地方资源,样卷中一道综合题就是以浙江省村落文化建设为背景的。

  [复习建议]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梳理,理清课本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关系等,最好能够做到烂熟于胸,为随时调动运用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整理试卷,特别关注错题以及出现频率较高的试题,掌握常规答题思路要点。

  3.适量训练,特别要重视主观题。选择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切口小、角度新的试题,必须独立完成后再参考答案,找出自己的思维盲点,但也不能过分迷信答案;要善于从试题中归纳提升,如何解决某个问题往往需要从多个主体角度思考,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另外,平时要养成解主观题的良好习惯,注重表述的规范、完整,这往往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历史 适当关注浙江发展历史

  (来晓敏 中学一级教师)

  目前高三学生使用的《历史》必修三册教材是2005年的人民版版本,而《考试说明》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依据的是2006年以后的人民版版本。两个版本之间的内容有所出入,2006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增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海禁”政策的内容;必修二专题“八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删除了非洲统一组织和非洲联盟的内容;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代的艺术”增加了京剧的内容。其他差别不大。

  完全删除的章节有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选修四“柏拉图”、“克伦威尔”、“凯末尔”、“李时珍”、“詹天佑”,选修三“维护和平的尝试”、“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越南战争”、“南亚次大陆的冲突”、“两伊战争”。

  [复习建议]

  1.以文明史和整体史为指导,按照《考试说明》以通史为线索,逐点对照复习。将重点放在历史主干知识上,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重大文明成果及作用,能够准确复述历史概念。注重专题阶段特征,能够横向、纵向构建知识体系。

  2.重视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扩大对图画、文字、表格等材料的阅读积累与理解。

  3.关注和人类历史命运、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知识,关注生活热点。

  4.由于今年文综是浙江省首次独立命题,还应适当关注浙江的发展历史。

  5.在最后复习阶段要重点加强综合性强的习题和易错题的练习,重视解题规范。

  地理 重视思维训练

  (周秋萍 中学一级教师)

  《考试说明》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考题仍将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传统,保持试题的稳定性,即以能力立意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二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地理试题将会创设新的情境,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关注并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

  [复习建议]

  1.把握主干知识,整合知识结构。构建高质量的知识结构就是在理解主干知识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通过地理原理、规律的归纳,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一定线索将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主干、枝、叶分明的知识树。考生要强化对知识点特征的鉴别,真正把旧知识学出新深度,把平时肤浅的地理认识提升到符合高考能力要求的新高度。

  2.加强思维训练,重视迁移重组。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中可打破章节限制,通过重新组合,形成知识主线。考生应在这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地理思维训练,根据新情境、新问题,具体分析,迁移、重组学过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准确表述,规范书写。平时考试中很多考生常常由于表述不够准确或前后矛盾、书写不够规范等原因而使综合题失分很多,这种行为若不及时改正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习惯。高考中能否用科学的术语来表达,能否组织条理清晰的答案,经常成为考生能不能获得高分的分水岭。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教育部不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
    ·008年度教育部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2008年中国高校代表性富豪校友名单
    ·2008年中国富豪就读高校地区分布情况
    ·2008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1999-2008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排名名单
    ·中国37所研究型大学名单及地域分布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