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提高高考加分公信力
来源:半岛网 2010-6-18 【字体:小 大】
提高高考加分公信力

15日,台州有网友爆料,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示的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加分考生名单中,台州一中有4个考生获得20分加分,他们的家长,都是当地的官员。4人获得加分理由是,曾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过奖。教师受访时称,并没有只选官员子女,此外有学生表示不知道该创新大赛。(6月16日《都市快报》)

高考(论坛)必须强调公平,若有人可以走“捷径”,则一定有人会因此而利益受损,而高考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有高考考生的家长对加分政策高度怀疑,实在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当然 ,事情的真相到底怎样,目前还不得而知。一方面,信息的确有一些反常,比如加分的考生都来自官员家庭,但另一方面,教师们也在解释,并未只允许官员的子女参加科技创新大赛,那些获奖的学生是凭着自己的实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如果,指导老师说的都是实话,那么网友对考生加分的质疑似乎就是一种敏感的反应:事情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今年加分的考生恰好都来自官员家庭,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整个比赛的过程,加分的过程都是规范的。

但即使如此,也应该看到,这种敏感不仅存在于个别自称考生家长的网友身上,在跟帖中,绝大多数网友也对此表示了质疑,这种整体性的质疑可以归结为网络舆论的情绪化,但是至少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高考加分是一个敏感的事情。

高考加分为何会成为一件敏感的事情?原因当然与高考加分的重要性有关。虽然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的多元,高考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高考依然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高考依然是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因此高考会成为全民关注的中心,能够改变高考分数与个人命运的加分政策自然会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同时,高考加分不像进考场考试那样直观,很多加分可能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的可能,这种作假的可能性与加分的重要性结合时,也就造成了人们对于加分政策的敏感。

只要高考性质不变,高考加分重要性就不会降低,人们对于高考加分的关注度也不可能降低。此时,只能从提高加分政策公信力的角度考虑,如何让人们对高考加分放心。首先,应该保证加分的合理,这里所谓的合理包括加分项目的合理,加分不能只为部分人量身定做,也包括考核过程的合理,不能出现可以人为操纵的可能。其次,应该保证加分的公开,什么人因为什么原因加分都应该公示,而在公示后任何疑点哪怕是一种猜测也应该以详细的信息来回应。最后,应该保证加分的严肃,选择那些权威的部门和机构作为加分主体,而一旦产生问题,应该对所有的弄虚作假者作出相应的严厉处罚。只有当加分政策的公信力提高时,公众对加分的敏感才会随之降低。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录取查询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