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湖北高职统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湖北中职技能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3-7-2 20:40:57

2013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
教育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湖北省中职业专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参加的水平考试,它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考试成绩作为中职对口升学考试的入门资格,成绩合格者方能报名参加文化基础课考试。
《2013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并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二、考试要求
 教育学考试主要是测试考生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教育的基本技能技巧;考查考生对小学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初步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树立与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相符合的科学教育理念。下面对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在教育学考试中的表现和要求作具体说明:
    识记:要求记住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中规定的概念、原理、基本原则、基本结论等。
    理解:要求初步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概念、原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对这些概念、原理的不同表述,并能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
    应用:能把学习过的知识应用于新情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能用一两个具体原理、原理、方法说明一个实际问题,或用一个实际问题论证某一个具体的原理、原则、方法。

三、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1.绪论
考试内容: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为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代表作;教育学的地位;教育学的作用;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考核要求:
   (1)理解教育学的概念;
   (2)识记教育家及其主要代表作;
   (3)理解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4)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2.教育
考试内容:
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的功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考核要求:
   (1)识记教育的概念;
   (2)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3)识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4)理解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基本特征;
   (5)理解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3.学校
考试内容:
学校及学制的产生;我国的现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我国现行学制;学校的公益性及具体表现;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及其基本途径;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对社会教育的配合。
    考核要求:
   (1)识记学制的概念和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2)理解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3)理解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4)识记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理解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5)理解并应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并应用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学生
考试内容: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儿童发展的内涵及特点;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考核要求:
(1)识记几种不同儿童发展观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理解并运用正确的儿童发展观;
(3)理解并运用儿童发展的特点指导教育教学;
(4)理解并运用教育对促进个体发展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的作用。

5.教师
考试内容:
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素质要求;学校师生关系的要求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考核要求:
   (1)理解教师的社会作用;
   (2)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
   (3)理解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4)理解我国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5)理解并应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6. 教育目的
考试内容: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功能;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不同理论;我国的教育目的。
考核要求:
(1)识记教育目的的涵义;
(2)识记教育目的的功能;
(3)理解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4)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5)理解并应用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措施。
7.教育的组成部分
考试内容: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考核要求:
(1)识记并理解德育的涵义及功能;
(2)识记并理解小学德育的任务、内容;
(3)学会运用多种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4)识记并理解小学智育的任务、内容与实施;
(5)识记并理解小学体育的任务与实施;
(6)识记美育的主要类型;
(7)理解美育的功能和任务。

8.课程
考试内容:
课程与课程论的涵义;理解不同的课程观;课程目标的分类;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的实施。
    考核要求:
   (1)识记课程的概念;
   (2)理解并应用课程目标分类法;
   (3)理解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4)理解并应用在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9.教学
考试内容: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种类;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与评价;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的改革;教学手段;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
    考核要求:
   (1)识记教学的概念与任务;
   (2)理解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3)理解并应用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4)理解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评价;
   (5)识记并理解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6)理解并应用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7)理解并应用教学方法的改革;
   (8)理解并应用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

10.课外活动
考试内容:
课外活动的概念及意义;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考核要求:
   (1)识记课外活动的概念与意义;
   (2)理解课外活动的特点;
   (3)理解并应用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4)理解并应用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则。

11.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考试内容:
班集体的含义与特征、功能;班主任的职责、任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少先队的性质、任务、辅导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
考核要求:
(1)识记班集体的特征和功能;
(2)识记并理解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3)理解并应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4)理解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理解并应用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

12.学校咨询与辅导
考试内容:
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含义、基本任务与主要工作;咨询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考核要求:
   (1)识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含义;
   (2)理解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
   (3)理解并应用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
   (4)理解并应用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与原则;
(5)识记并理解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过程及主要领域。

13.教育测验与评价
考试内容:
小学教育测验的概念、功能和种类;良好测验的标准;教育评价的概念;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我国目前教育评价的问题与发展。
    考核要求:
   (1)识记并理解几种教育测验的区别;
   (2)识记并理解良好测验的标准;
(3)理解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
   (4)理解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5)理解并应用我国目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14.教育法
考试内容:
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
    考核要求:
   (1)识记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2)识记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3)识记学生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4)理解并应用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

15.教育研究方法
考试内容:
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的意义;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教育研究报告的写法。
考核要求:
(1)识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2)识记并理解教育研究的意义;
(3)识记小学教育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
(4)识记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及其结构。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60分钟。
(三)全卷满分100分。
题  型 小题分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2 20 40
应用题 15 4 60
合    计 24 100

五、题型示例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           B.崇高性           C.教育性           D.示范性
参考答案:D

(二) 应用题
1. 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分析下列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再见了,亲人》时,把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实话实说》搬进了课堂。教师摇身一变成了“崔永元”,而学生也成了一个个刚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志愿军战士。在“主持人”简洁凝练又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引导下,“嘉宾”们讲起了发生在战场上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节目结束了,教学任务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参考答案:
(1)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直观性原则:用生动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一节课变成一个电视节目。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讲述朝鲜战场发生的故事。(3)启发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讲和说。
(4)在教学过程中他主要运用了讲授法:师生用语言讲述、交流,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5)运用了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相互启发获取知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