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6日讯 继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南开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首次推出“英才选拔直通车计划”。记者昨获悉,南开首批“英才选拔直通车计划”在全国选取30所中学作为试点,其中扬州中学作为江苏省仅有的一所学校入围。有专家预言,2014将上演史上最激烈“掐尖”大战。
【自主选拔】
南开看重“公能”
入围考生“直通复试”
记者了解到,“英才选拔直通车计划”是在2013年南开大学“公能英才选拔计划”自主招生办法的基础上实施,参与该计划的学生可免笔试,直接获得自主选拔招生复试资格。
昨天,记者联系扬州中学高三年级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目前学校已经收到相关文件,但具体的选才方式还未出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南开特别强调招生对象要认同“公能”素质教育理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丰富健全。

高校打特色牌
提早“掐尖”
昨天,记者走访市区多所高中,不少老师都向记者反映,如今高校各种计划让学生们看花眼。“过去只有清华北大,现在中科大、南开等不少名校都推出类似模式。”扬州一家四星高三的老师向记者透露,高校自主招生的名目越来越多,仅清华大学的“新百年计划”就由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三部分组成。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这位高三老师向记者解释说,现在高校各自为政,打出特色牌提早锁定自己的生源开打“掐尖”赛,这样一来可以赶在自主招生前锁定优质生源,同时,也因为这样的特殊选才方式,各校已经逐渐区分出特色与学生特长,为一些学科偏才提供了“绿色通道”。
各大高校争抢“奥赛获奖者”
记者昨天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国家取消了奥赛生的保送资格,但实际上各高校仍然非常青睐这些有突出学科特长的奥赛获奖者,不约而同瞄准了这部分学生。
根据教育部新政策,2014年起,除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奖并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外,一批全国竞赛和省赛区学科竞赛获奖的优秀学生将不再在保送范围。而这部分学生将大量涌入自主招生这条通道,势必加剧2014年的名校自主招生“掐尖”争夺。
一位高三老师告诉记者,清华大学发布2014年自主选拔“新百年拔尖计划”,招生对象首次明确为奥赛等竞赛的获奖者,这正是往年具备奥赛保送资格的群体。几乎同时,中科大发布2014年试点学院招生办法,招生面向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优胜或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自主招生将上演史上最激烈的“掐尖”大战。
2014年“华约”联盟自主招生仍举行
【校校联盟】
本报昨天报道的清华大学发布的2014年“自强计划”,与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同时进行联合选拔,而这6所高校均为“华约”成员。
不少考生提出疑问,“华约”2014年是否还会进行自主招生全国联考?清华大学透露,真正通过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的学生人数并不多。面向大部分学生的“华约”自主招生联考,2014年仍会举行。相比之下,“华约”自主招生的报考门槛较低,但高招优惠也有限。
目前,“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招联盟测试方案尚未公布。前不久,关于2015年复旦“千分考”将被学业考取代的消息引起关注。对此,复旦大学招办相关人士表示,2014年复旦将沿用“千分考”的模式,具体政策还在等待教育部的批示,预计11月底、12月初公布。
【提醒】
自主招生陷“全民赶考”误区
专家提醒量力而行
自主招生本来是为了拓宽高校录取渠道,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方式,教育部明确了报考对象应为拥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考生。这一部分人,全国约有多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700万左右考生,真正符合这八个字标准的考生,只有7万人左右。然而,现实中为了增加一次被名校录取的机会,每年有40多万人报考。
教育专家呼吁,如果不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的考生,不必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另外高三学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院校发布的自主招生政策,在选择目标院校时,要综合考虑孩子特长、学习成绩等情况,有重点地报考,不要贪多,否则经常请假备考,会打乱正常的学习节奏,影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