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高考语文数学卷评价如何?昨天省教育考试院特别约请阅卷组专家对试卷进行评析。
语文: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辨性强
一、语文知识部分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创新明显。“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结构变化最大。前几年的试卷结构均为4道题,其中前两题为字音、成语或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的语言运用题;今年变为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文言文阅读”的题型结构变化也较大。前几年一向是3道选择题加3句翻译题,今年变成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其中的文意概括题4分;“古诗词鉴赏”的题型结构由原来的单首诗歌的鉴赏变成两首诗的比较赏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第二题选择“墙头雨细垂纤草”的对仗句、第三题的交际用语不得体的选项均为文言的谦敬词、论述类文本朱良志《乾坤草亭》等无不与古代、古典、古朴传统息息相关。
今年试卷的另一大特点是思辨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抛开了考了多年的拼音,除了近义词语辨别的填空选择题外,另外3题分别是关于诗句的对仗、语言的得体和连贯(排序)、漫画理解的选择题,从内容上来讲,这些都是久未谋面的“稀客”,但又关乎语文修养功底的基础,有较强的思辨性,很有新意。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不同于往年的传记类文章,选用了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样一篇说理散文,同样具有思辨性。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时人“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下,作为被贬之人,柳子表达了“去其名全其实”的教育思想,充分地肯定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作文部分
从高考写作选拔来讲,今年的作文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既易于有独立思想和个性思考的考生发挥,也能让饱读诗书、热爱写作的考生一展身手。题干表述言简意明,融往日的“要求”于其中,且没有自相矛盾之处。材料富有现实针对性和哲学思辨性,且不是简单的对立矛盾关系。此外,作文的导向性非常好,切合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