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进入查看:http://www.2exam.com/gaokao/Special/ytz/
扬州网讯(记者 邵伟)“五一”小长假刚结束,高三生就迎来了第三次模拟考试。记者了解到,此次高三生“三模”是扬泰通三市高考前的第二次联考,也是高考前最后一场“重量级”考试。记者采访得知,语数外三门与去年高考相比, 整体难度持平,个别科目稍难于去年。
据高三年级教师透露,往年,高三“三模”的难度会低于“二模”,并接近高考难度。邗江中学副校长徐广卫介绍,今年“三模”难度同样与往年高考难度持平,目前考完的科目中也有难度稍高于去年高考的。“作为高考前最后一次‘大练兵’,而且又是三市联考,考生有必要认真对待,一方面看自己已巩固的知识点是否还有遗漏,一方面调整心态,使自己有意识地减少紧张、焦虑等情绪,减少出现涂错卡、看错题等低级错误的出现。”
正值小长假结束,又已进入五月,记者留意到,一些考生出现焦虑、心绪不宁等。“虽然‘三模’需要重视,但也没必要纠结于成绩。如果考试期间出现焦虑等症状,有可能是压力过大导致,考生也要引起重视,及时调节。”江都中学心理咨询师周有玉介绍。“‘三模’主要是找问题、添动力、提前预热,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自己调节到最好的迎考状态。”
“三模”将于今日结束,成绩最早将于下周公布。
【三市联考“三模”分析】
●语文
作文命题模式或有变化(主)
复习应“面面俱到”
(宝应中学 张方方)
本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从试卷结构和题型看,均切合江苏高考试卷的特点。语言应用题第4小题,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而以往在这一小题,更多的则是涉及到情境造句或写话。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了我们在下面的复习中查漏补缺,将这一考点作为备考考点来复习。
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特别是第一篇散文阅读,从设题来看,符合我们在备考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中对相关专题相关考点的解题方略的指导,同时这两部分也与高考常考的题型结构非常吻合。默写部分的第6句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下面临考前在课外名句部分多关注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各种场合演讲时所引用的名句。
作文《品读经典》,可以说“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上学期以来,一直把作文复习重点都放在“新材料作文”上,多次考试也都是呈现材料作文。而此次竟然是材料加命题的组合形式。不过,再看看2012年的江苏高考也是这种组合,也就不为怪了。不过,这也让我们有了一些思考,今年会不会沿袭去年的作文模式,答案也许不一定是否定的。但本篇作文不大会跑题,但写出水平却有难度,关键要抓住一个“品”字,而不是简单的“读”字。
●数学
基础题“满分率”仍不高(主)
要重视总结和提高运算能力
(宝应中学 刘玉国 刘智)
今年的“三模”数学试卷不论是从题型设置上还是难度把控上,与去年的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基本一致,且稍难于去年。考生们对这次数学考题的评价,集中为一个字,就是“难”。
填空题总体比较平和,但从应用题(第17题)开始就有难度了,学生对题意比较难把握,第18题、19题、20题把大家都难住了。至于附加题,与前面的大题相比,难度反而小了。
其实每一份试卷都有一定量的基础题,它是学生三年来对高中知识的基本知识的展现。本试卷填空题的1至10题,解答题15题、16题、18题第1问、19题第1问、20题第1问、都属于基础题。根据评分细则,这里有96分。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并不能把这些分得全,令人可惜。这也为我们大部分想上本科的同学指明了高考复习的道路:即在最后一个月内,切忌剑走偏锋、好高骛远,而应夯实基础,提高基础题的准确性。
填空题第11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填空题第12题,考查的是数列的递推关系……这里的大部分知识点和方法都是在二轮复习时重点讲授的,如果学生能真正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就能拿到大部分分数。通过对本次“三模”中档题的总结发现,考生在剩下一个月内,更应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和计算能力的提高。
同时,这份试卷运算量大,区分度高。填空题第12-14题难度迅速上升,尤其是第14题,构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有思路,深入难。解析几何第二问的字母计算,数列中抽象算式的整体变形,都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不可否认,对于试卷中的极难题,由于时间限制,大多考生不能解决到底,但这并不可怕,因为高考阅卷是按步骤给分的。只要能按照常规方法去解题,并耐心细致计算,就是算不到底,得分也是非常可观的。
●英语
“撒切尔夫人”入阅读题
阅读题难度较大
(邗江中学 徐小凡)
此次模考试题配置合理,在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较“二模”整体难度有所降低。
听力部分除个别题目有些区分度外,难度系数明显低于上次调研卷,尤其是前五道题,并未给学生设置障碍。
单选题难度与近两年高考该项试题难度相当,在确保知识面覆盖的基础上突出高考提倡的语境化交际,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语法与词汇在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能力,考生如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解题习惯,得分不会低。
完形填空难度适中。与去年高考不同,本次调研卷的完形填空选择了传统的夹叙夹议类文章,强调了在上下文语境中语言的辨析运用,要求考生具备对文章脉络的把握能力,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考生反映,相对其它部分而言,本次试卷中阅读理解试题难度较大。阅读文章的题材涉及面广,篇幅较长,阅读量大。尤其是其中B篇有关撒切尔夫人的议论文及C篇关于山崩的科普说明文,阅读词汇量大,语篇的逻辑性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要求高,体现了试卷的区分度。
任务型阅读选用了科普说明文,文章较抽象,但题目设置合理,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对关键信息的捕捉能力,总体能力要求适中,略低于去年高考该项试题的难度。
书面表达为半开放式的提纲式作文,要求学生就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加以分析议论。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挥,但其中要求考生发挥的部分,足以表现其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功底,体现了试题的选拔性功能。
扬州网讯 作为高考前最后一场“大考”,全市高三生昨结束了“三模”全部科目考试。作为扬泰通三市第二次大联考,考生普遍反映难度不低。记者了解到,此次试题整体难度接近去年高考,部分科目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考生最早明起可查成绩。本报今邀请六科名师对选测科目的难易度进行点评。
【考生印象】
文科接轨时事热点,理科运算要求高
昨日的选测科目试卷特点突出。据考生反映,文科类几科试卷与时事热点接轨较多,问题生动,多寓课本知识于实际生活中,但地理试卷读图部分有不清晰处,影响答题;理科类几科试卷对运算和理解要求较高。另外,昨日的选测科目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题型考法,值得留意。
作为高考前的最后大练兵,邗江中学副校长徐广卫提醒:“三模”中暴露的问题,也很可能是考生会在高考中遇到的,因此相比于成绩,考生应在考后着重反思考试遇到的问题,除了知识点的查遗补漏,还要注重答题方法和考试压力的处置。
历史
【名师点评】
材料题难度较“一二模”下降
邗江中学 韩丽
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比较平和,试题难易得当,其中必修部分侧重于考查必修一与必修二模块,材料信息的阅读量和难度与本学年以往几次考试相比,都有所降低。
具体来说,首先,该卷注重课本知识,如选择题的5、9、10、14、17、19题等;其次,特别重视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能力的考查,整张试卷的所有题目都以材料题形式出现,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21题,在强调学生对新史观的理解和运用的同时,综合考查考生深度释读材料信息,准确概括材料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追踪热点及重点问题,如选择题11题和非选择题23题,由当今的中俄关系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切入点,考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与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这部分内容既是热点问题,又是重点问题,江苏省新高考模式推行以来,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卷中还未曾考过,非选择题部分基本上都属于在高考二轮复习阶段反复强调甚至重点关照的内容。从考生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感觉选择题比较容易,主观题有些难度,考生得均分较易,得高分较难。
地理
重视知识“迁移”,整体难度高
试卷区分度较大
邗江中学 叶慧
本次试卷与高考考试说明基本一致,自然地理40分,人文地理60分,选修模块20分;试卷区域性较强,全卷23幅图中区域图占17幅,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读图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规范答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不少题目提问角度独特,答题要求较高,试卷区分度较大,整体难度较大。
其中,18个单项选择题中,自然地理占1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运用迁移,能力要求很高,学生觉得有把握不错的题目不超过6题,难度较大;8个双项选择题,均考查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审题要求较高,题目难度适中,学生答题把握性较大;综合题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其中27题要求学生读图细心,学会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将所学的自然地理的知识运用自如;28题材料所呈现的信息较少,题目的出题角度与常见题型问法有些不同,学生感觉无从下笔,只能乱答一气;选修模块学生感觉有话可写,但很难写全写准。
试卷较大的遗憾是部分图不清楚,如图5、7、9、20、23,给学生答题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另外选修模块“海洋地理”的第3小题关于“领海基线”的知识应该不在考试说明范围之内。
政治
题目不偏,
题型结构出现较大变化
经济生活考点比例提高
邗江中学 贾峰
“三模”卷时代感强,题目不偏,突出对学生综合调用知识、整合知识能力的考查。
二模试卷各部分内容比例是:时政占8%,经济生活约占29%,政治生活约占16%,文化生活约占14%,哲学生活约占22%,选修占10%。在总体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比例关系的情况下,经济生活比例偏高了些。
试卷非常重视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中人大代表的职责、差额选举的优点、外交政策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物质的唯一特性、人生的真正价值等这些知识点都是书中主干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和背诵。而问答题中如意识能动作用、美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也是需要学生牢牢把握书中知识,才能准确回答。另一方面,试卷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理解材料主旨进行有效的理论联系材料方面做得也比较好。如,时政第5条,是时政与知识的结合,经济学的选择题都是根据材料信息来答题,特别是第7题,不细心的同学若注意不到纵坐标是“收入”,而不是平时常做的“价格”,这道题就容易错了。
该卷时代感强,年度重大时政在试卷中有比较充分的涉及。如党的八项规定、中央一号文件、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交通安全问题、东盟峰会、物价问题、2013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府机构改革、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伊朗核谈判、博鳌亚洲论坛、2012感动中国人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成功等事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国家社会发展的总体面貌。
和以往试卷相比,该试卷在题型结构上有较大变化,没有辨析题题型,经济学问答题中没有出现计算题。在问答题的设置上,有个别问法对学生的背景知识要求比较高、对知识的综合度要求高,而同近年来侧重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来组织答案的能力有区别。
化学
重视基础并“简化”题干
“旧考点”有新考法
宝应中学 荀兆祥
“三模”卷基本上传承了历年来我省高考化学的题型和题量,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题干阅读量小。不仅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的考查,更注重了对学生理解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面较宽,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常规热点和难点题型,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等内容。
但此卷与高考试卷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首先是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如T16、T19、T20等;其次,在选择题中增加了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分析;第三,化学计算近三年高考围绕物质组成的确定与混合物的定量分析的计算,本卷中为工业生产的计算。
物理
综合性强,
基础分易得
选修部分难度不大
宝应中学 张士兰
本次三模试卷的命题立意十分新颖,综合性很强,试卷难度、坡度合理,注重能力与科学素养的考查,是一份难得的好试卷。
首先,该卷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模型与基本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1-4,5-8,计算题13(1)和(2)。其次,实验题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考查,难度较低;基本仪器的读数,纸带求加速度,通过数据画图线、找规律。
选修部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对各模块知识不仅记得清,还需有较清晰的认识。
另外,还注重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数学的计算能力、发现与寻找与常规物理模型在新环境中的演变、延伸及应用能力。如:T5用赋值法判断; T9类似斜抛运动模型的建立; T13(3)正弦交流电模型; T14(3)追及模型、等比数列的求和;T15多种运动模型,多种规律的选用。
重视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
题目“新鲜”,均系“原创”
宝应中学 仲维国
“三模”卷紧扣考纲,以考查生物学科基本能力为出发点,着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试题区分度和难度调控适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又把难度较大的考查点分解到不同的试题中。问题指向性明确,规范了学生答题的书写量,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
试卷做到了每一道试题都是“原创”,运用新颖的情景、灵活的题型、科学的实验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同时又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一步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及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记者 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