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国以来,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B.孔子的圣贤人格理想
C.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D.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理想
12.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B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
13.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B )。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4.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 A )。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15.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比,学校教育( B )。
A.并不重要
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D.的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1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D )。
A.传授知识
B.开发学生的智力
C.做学生的朋友
D.教书育人
1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B )。
A.单一性
B.多重性
C.模糊性
D.低级性
18.对我国教师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是(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 B )。
A.儿童中心论的观点
B.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C.活动中心论的观点
D.经验中心论的观点
20.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C )。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ABD )。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2.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CD )。
A.群众性活动
B.以教师为核心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班级授课制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在( ABC )。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
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ABCD )。
A.教育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发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
5.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 ABD )。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E.政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相结合
6.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BCDE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7.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 ABCDE )。
A.语言表达能力
B.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8.学校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它的意义在于( BCD )。
A.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
B.有利于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
D.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
E.可以让学生有赚钱的机会
9.我国社区教育主要类型是( AD )。
A.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B.以教师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C.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D.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
E.以家庭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10.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 ABD )。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应试升学观
D.教育质量观
E.精英教育观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