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 )
A. 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3. 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6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65. 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6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
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67、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
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6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6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 )
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
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
D.分离焦虑
7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 ( )
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
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