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北京中考 - 正文

2014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分析难度较大

来源:北京晨报 2014-6-25 8:33:57

  6月24日,全市8.3万考生走进中考考场。恰逢北京中考改革元年,今年的中考语文题目备受关注。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中考试卷中首次出现了“笔顺题”,让考生惊呼考查“童子功”。专家表示,今年中考试卷可谓北京市这么多年来,形式最新颖、内容最生动,最具有可读性的一份试卷。

  【中考现场】

  “语文有点难”

  6月24日上午11点整,伴随着考试铃声的响起,2014年北京中考第一门科目语文考试结束。北京晨报记者在北师大附中考点校前随机采访十余名学生,他们均表示“今年的语文考题有点难”。

  引发考生连连“吐槽”的,是一道笔顺题。据北师大附中考生岳岳介绍,语文试卷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笔顺题,考查“为人”的“为”字的笔顺。“之前从来没见过这种题型。”岳岳告诉记者。另一名来自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的考生表示,今年语文中考试题的难度与一、二模相比有所上升。

  针对作文,不少考生都选择了第一个题目。多数人认为第一题有话可说,而对于《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不知从何写起。

  【试题分析】

  基础题引导学生书写规范

  今年,语文试卷中第一道题考查“为”字的笔顺。作为新题型,这道笔顺题引发考生“吐槽”不断。对此,北京市十一学校特级语文教师曹书德认为,这道题意在引导考生重视汉字书写的规范。曹书德表示,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与网络技术充斥着新生代“95后”的日常生活,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近年,汉字书写大赛等综艺节目受到热捧,中国传统文化备受重视,汉字书写的回归变得顺理成章。北京九中分校初三语文教师、石景山区骨干教师徐立红表示,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对汉字音形译的考查。但汉字笔顺作为语文的基础知识,并不是考试难点。如果考生感到困难,可能是因为“为”字是独体字,而且在日常学习中容易被“轻视”。这也为一线教师提了个醒,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细节的要求。

  记叙文内容温暖感人

  记叙文选取的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虽然文本内容是回忆作者年少时在农村老家生活的场景,但是整篇文章洋溢了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文中不仅写了辛勤劳动的快乐,还写了麦收时节家庭的和睦温馨,更写了朴实的乡村人民让自己的娃帮助老师割麦子的温暖感人。这一文本的选择既与文言文一脉相承,又鲜明地反映了幸福、和谐、温馨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主题。阅读文章《又到麦浪翻滚时》,就是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民族精神、劳动真谛的融合。

  作文改走亲民路线

  今年第一道10分作文是请考生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对此,十一学校曹书德认为,这一作文题目与高考中的“微写作”雷同,但命题难度更加明确,适合学生目前的生活实践。这也意味着,今后的语文作文题目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作文将不再“神秘”,而改“亲民”。

  大作文题目“二选一”,其一是《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其二是根据说明文《宜居城市》,发挥想象,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对此,徐立红表示,两个题目“令人眼前一亮”,都是关注现实生活,考生会有种“我笔写我心”的感觉。同时,两个题目也“交相呼应”,“我的世界”如果是“小我”,那么,“宜居城市”便是希望考生跳出“小我”走入社会。这也体现出,今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设置意在树立考生的“社会成员意识”。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的唐哲老师认为,对于考生来说这两个题目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调动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独特体验。

  晨报记者 李佳 刘佳

  6月24日,北京五中分校考点的考生走进考场,主考官杨春林校长与考生击掌鼓劲。新华社发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