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解读
近年来,随着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体育艺术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持续推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提升全市学生体质健康,市教育局制定了《成都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成教发〔2015〕2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起草背景
(一)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工作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四川省普通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也对今后五年全省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要求,市教育局研制了《行动计划》。
(二)成都市加强体育艺术教育的现实要求。目前,体育艺术教育仍然是全市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急需强化和改进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下阶段的重点是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和艺术素养。
二、起草过程
《行动计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研究论证、汇集各方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形成后,市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部分区(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学校分管校长、教研员、一线教师就有关内容的必要性、可行性、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预判。同时,分别送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市)县教育局征求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定稿。
三、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以体育艺术教育发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第二部分,工作目标。通过五年的时间,力争全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水平。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从五个方面对健全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体系做出了整体规划。一是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二是课程改革创新工程,三是学生课外活动体系建设工程,四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程,五是创建“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工程。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从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和加强督导等三个方面加强保障,并不断健全工作奖惩机制等保障措施。
四、主要特色
(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强化体育艺术教师专业化培训,建立全覆盖的音体美教师培训机制。二是开展体育艺术教师技能大赛,构建“市、县、校”三级教师技能大赛体系,促进体育艺术教师综合能力整体提升。三是建立社会指导员制度,缓解目前音体美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现状。四是探索试点优秀教师跨校走课,实施校际间体育艺术教师结对帮扶。
(二)课程改革创新方面。一是推进体育艺术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艺术课程体系。二是改革体育艺术课堂教学模式,在义务教育段试点体育艺术课程多项化,尝试开设美术连堂课,推动器乐进课堂;在高中试行体育艺术专项化,尝试学生走班选课。三是加强学科研究,建立市、县两级的体育艺术教研中心组,加强科研和指导服务职能。四是建立体育艺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内容涵盖评价标准,过程监测和质量评价。五是注重体育艺术过程考核和监控,扩大学生体育艺术成绩在中考升学成绩中的权重。
(三)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方面。一是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三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联席会议制度并落实其在学生体质监测方面的计划、统筹和协调职能。二是构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模式,为学生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三是开展学生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
(四)学生课外活动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大力开展各级体育艺术活动,构建课外活动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学生体育艺术社团组织,在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三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机制,让学生零距离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四是完善学生“体育、艺术2+1”测评机制,探索引入社会化认定测评,构建以学校为主的多元化认定测评体系。
(五)创建“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方面。深入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到2018年,“阳光体育示范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比例分别达到40%和30%。
该文件的解读机构为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处,解读人为邹毅,联系电话为028-6188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