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工作安排
一、考试时间
2014年4月22-29日
二、考试地点安排
序号 考点 到该考点考试的镇(街)或学校
1 市电子科技学校 樟木头、黄江、清溪、凤岗、塘厦
2 常平中学 桥头、常平、横沥、企石、谢岗、东坑
3 市信息技术学校 茶山、高埗、莞中初中部、石龙、石碣、石排
4 市第六高级中学 大岭山、大朗、长安、松山湖、寮步
5 市商业学校(东城校区) 光明中学、东城、东华初级中学
6 万江中学 可园中学、市体校、南城、万江
7 市纺织服装学校 虎门、厚街、沙田
8 麻涌中学 中堂、洪梅、道滘、望牛墩、麻涌
三、 考务人员安排
考务工作人员由市中招办统一选派。考务工作人员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教育系统内在职人员;二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证(体育与健康学科)。
1.市巡视员(1人):由市教育各科室人员担任
2.主考(1人):由考点学校校长担任
3.副主考(1人):由考点学校副校长担任
4.考务组长(1人):由市教育局选派
5.考务副组长(1人):由市教育局选派
6.监考员(25人):由市教育局选派
7.带考员及后勤管理人员(10人):由考点选派,其中3名体育教师兼任带考员
8.保密员(2人):由考点选派
9.医护人员(若干人):由考点所在镇街安排
10.保安(3-4人):由考点安排在考场的出入口
四、 考试流程
1.各送考学校带队领导和教师应组织考生在本校第一批开考前半小时到考场报到,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2.考生报到后,由送考学校带队体育老师进行健康状况摸查并组织考生做考前准备运动。
3.准备运动完毕后,进入检录处进行检录。检录组将该批次全部考生的成绩登记卡交带考员。
4.带考员按秩序册分组与组内顺序整理队伍,并严格按照分组编排组织考生进入考试场地参加考试。
5.200米起跑前由监考员核对考生组号、道号、姓名和考生号,然后在每个考生髋部与大腿相接处外侧的运动短裤上粘贴号码布。考试后马上公布成绩并打印成绩表,考生当场签名确认。完成200米考试后,同组考生统一将号码布交回带考老师。
6.选考项目考试。考试后马上公布成绩并登记在登记卡上,考生当场签名确认。
7.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因跑道滑湿等原因摔倒,可申请重考该项目。经主考、考务组长和纪检员同意后,在当前考试项目考试结束后,增加新的编组(须准确录入考生姓名和考生号)进行考试,以重考成绩为准。
8.考生退场,到指定地点集中。
9.乘车回校。
五、考场准备工作
1.200米跑考试安排在有8条跑道或6条跑道的400米塑胶田径场进行。考场要合理设置、划分考场内各功能区域,在考试前必须做到:跑道平整无坑、无杂物、无积水,起点与终点处无障碍物,便于考生跑动;跳远区域地面须平整无坑、无杂物,起跳板与沙坑距离合理;投掷区须设置在开阔地带,无安全隐患。
2.考场所设置、划分的各功能区域应符合有关安全要求,不得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考试器材或在危房内组织考试。考场周围设置警戒线,实施封闭式管理,严禁非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
3.考场设负责安全监管的副主考1名,在每场考试前,对考试场地、器材、消防、用电(接地、防水、是否远离考试区域)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考场内各功能区域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考试组织,各功能区域标志应清晰醒目。检录处须安排在开阔地带,便于考生集中和疏散。所有考试场地均需预留考生列队及待考所需场地,防止造成人员拥挤,防止发生摔倒或踩踏事故。
5.考场应提前准备好考试场地、体育考试器材、对讲机、音响、电源线路、电脑室及考试所需的其他设备设施(含激光打印机硒鼓、5号干电池、B5规格成绩表打印纸及各测试点电源与插座等)。对没有使用电子设备监考的项目考试过程进行部分项目录像。
6.考场应设置休息室、询问处、茶水处、考生禁止携带物品堆放处、车辆存放处等,并有专人负责。
7.考场须制作并张贴相关考务规定、考场平面图及路标等;在宣传栏张贴举报电话,旁边设置举报箱,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
8.考场需设立医疗救护站,与邻近医院挂钩,配备医务人员、司机、汽车和必要的医疗急救药品及器材,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好考试期间考生可能出现的意外损伤。如现场不能处理,应及时报告主考,马上送医院治疗。
9.考场应主动与各有关部门联系,做好考场的物资供应和交通运输、考场供电等工作,做好防台风、防雷电、防暴雨、防暴晒、防暑降温等准备工作,并做好饮食卫生和防疫工作。
六、成绩及补考时间安排
1.成绩公布。由市中招办组织人员录入,计算成绩后公布,初定于5月30日公布。
2.补考时间安排。6月23日(星期一)上午8:30,地点在市商业学校(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