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异地中考方案敲定2017年全面实施 设3年过渡期,公办普高招非户籍学生不超招生计划的8%
新快报讯 记者罗仕 通讯员穗府信报道 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异地中考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相比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方案最终确定2017年全面实施异地中考,并设3年过渡期。此外,还明确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本市户籍学生的比例不超过8%。
2017年起将有四大“门槛”
记者了解到,和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一样,此次对异地中考设置了四个“门槛”,对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按国家规定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以及初中就学的年限均设定为三年。与此同时,此次方案明确,将设置三年过渡期,“2014年至2016年为过渡期,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
“根据广州的教育实际,若不设过渡期,将有约3万已在广州初中学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学生不合条件而不能报考。”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表示,《方案》将于2014年正式印发,设置3年过渡期后,“2017年以前的3年,对合法稳定职业等都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而3年后即将面对中考的现非广州市户籍初一学生(即现读小学六年级学生),都可以用3年时间准备相关材料,满足3年的年限要求。
8%根据以往数据测算而来
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曾表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人数为8%或10%,昨日发布的方案明确,此招生比例不超过招生计划的8%。
据广州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广州市公办高中普通招收非本市户籍学生的比例平均数约为8.1%。其中,2010年至2013年,广州市公办高中普通通过择校计划录取非本市户籍学生占当年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具体分别为:(2010年)7.14%、(2011年)8.60%、(2012年)9.57%、(2013年)9.23%。“现在我们限定8%的比例,是根据既往择校生入读公办高中的比例进行测算,从我们这些年来公办高中择校生的比例来看,8%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个群体入读公办高中的需求。”屈哨兵表示。
《方案》同时明确,在三年过渡期内,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人数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
●焦点问答
8%的限制比例
未来还将提高
新快报:现在设定公办普高招收非本市户籍学生的比例不超过8%,这可能跟现阶段的教育资源一时跟不上有关,请问未来会不会放开这8%的比例限制,有没有放开时间表?
屈哨兵:下一步,随着我们公办普通高中学位的增加,尤其是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优质教育资源的增加,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的就读比例也应该同步得到增加,这是我们政策实施的基本取向,也是我们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到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