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俗话说得好:“得数学者得中考”!2015年中考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建模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今年是人教版新教材的第一年中考,与2014年中考试题相比,难度有所下降,但是灵活性要求更高。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初中团队徐树华主任指出:2015紧扣考纲,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素质立意,能力立意,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加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试卷特点:
试卷题型分为填空、选择、解答题,在分值分布、题型特征上跟往年相似,考点方面近几年解答题没有考的知识点,在今年都考到了。例如:应用题的增长率问题、计算解答题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都是近几年没有考查到的,今年占21分。2015年试题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偏题、怪题,有利于学生展示真实的数学学习水平。
纵观今年试题,在方程与不等式、图形与证明、图形变换三大知识板块考查最多;而从各年级知识点的考查比例来看,九年级占73%,而七年级也占到26%。
(1)命题基调:立足双基注重能力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初中团队关宇恒主任指出,从命题趋势与内容来看,初一是基础、初二是关键、初三是冲刺。通过今年的试题可以看出,对学生动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试卷中对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图形的变换、概念与统计等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
例如:几何方面,考查的题目有:2、3、6、8、9、11、15、16、18、23、24,共计59分;
重点突出了三角形、四边形,圆的知识的考查;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厚积三年,才能决胜初中。
(2)命题背景:紧贴生活时事,提炼于生活
试卷中21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实际应用问题,以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加强教育经费投入;2015年最为吸引大家眼球柴静的《穹顶之下》,在试卷的12题以环境为背景来进行体现,让关注环境卫生从小做起。试卷中的24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筝形”,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图形中,去探索、发现数学美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3)命题特点:压轴题注重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试卷注意初高中知识与方法的衔接,关注学生继续学习、发展的能力,关注于数学思想的培养。对高中阶段学习所必备的代数基础、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常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待定系数法、整体思想、划归思想)尤为关注,如:25题考查到数形结合思想、函数的增减性、建模思想,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思想,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学生平时有对数学结合、建立方程及图形变换的积累,基本能够解决问题。
三、2016年备考建议:
1、注重双基教学:在平时教学中要关注基础,同时让学生着重于理解;
2、关注通法,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试卷中对学生“作图、读图、用图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3、重视数学思想的培养:从初一开始,注重能力培养,多关注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整体代入思想等。
附表1:近三年考点分析对比
题型 |
题号 |
2013考点 |
2014考点 |
2015考点 |
分值 |
选择题 |
1 |
数与式(数的大小比较) |
数与式(相反数) |
正负数 |
3 |
2 |
空间与图形(三视图) |
图形的变换(中心对称图形) |
旋转、中心对称图形 |
3 |
3 |
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平移) |
三角函数(网格) |
切线的性质 |
3 |
4 |
数与式(幂的运算) |
数与式(整式的运算) |
中位数、众数、方差 |
3 |
5 |
统计与概率(调查方式、条形统计图) |
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代数式的运算 |
3 |
6 |
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 |
数与式(分式的计算) |
三视图 |
3 |
7 |
数与式(数轴、绝对值) |
统计与概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3 |
8 |
方程与不等式(自变量取值范围、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四边形(正方形、菱形)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3 |
9 |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根的判别式) |
函数(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
3 |
10 |
空间与图形(菱形、勾股定理、三角函数) |
四边形(正方形、全等、相似) |
一元二次方差根的情况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3 |
填空题 |
11 |
空间与图形(垂直平分线性质) |
空间与图形(三角形外角) |
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
3 |
12 |
数与式(科学计数法) |
空间与图形(角平分线的性质) |
扇形统计图 |
3 |
13 |
数与式(分解因式) |
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
分解因式 |
3 |
14 |
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 |
三视图(圆锥的全面积) |
一次函数 |
3 |
15 |
图形的变换(旋转) |
命题、逆命题 |
线段垂直平分线、三角函数 |
3 |
16 |
空间与图形(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最值) |
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 |
3 |
解答题 |
17 |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 |
方程与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 |
9 |
18 |
空间与图形(菱形性质、勾股定理) |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 |
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9 |
19 |
数与式(分式的计算、因式分解) |
数与式(整式的化简、代数式求值) |
分式的运算和解不等式组 |
10 |
20 |
图形的变换(翻折、平行四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 |
统计与概率(频数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概率) |
反比例函数 |
10 |
21 |
统计与概率(列举法求概率) |
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增长率问题 |
12 |
22 |
空间与图形(三角函数的应用) |
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
统计与概率 |
12 |
23 |
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
圆(尺规作图、等腰三角形、三角函数) |
圆的基本概念、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
12 |
24 |
空间与图形(勾股定理逆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三角形相似) |
函数(二次函数、平移、周长的最小值) |
四点共圆、相似三角形、垂径定理、菱形的基本性质 |
14 |
25 |
函数综合题(二次函数、一次函数) |
几何综合(梯形、轴对称、相似、圆) |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函数的增减性,抛物线的平移 |
14 |
总分值 |
150分 |
附表2:2015年各模块考核占比

附表3:2015年七、八、九年级知识考核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