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材料关于“阅读”
但主题不一定要围绕阅读
相比2015浙江省高考作文,杭州中考作文显得“亲民”了许多。语文考试结束以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考生,他们个个表情轻松,表示作文实在“简单”。
杭州中考作文是一则材料作文。先读一段材料,然后根据材料拟主题,写文章。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已经是一种趋势,同时出现在宁波、衢州、丽水、温州等地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
“这种材料题,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老师金铃说,该话题可以延伸出人生的多个角度,考生既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写记叙文,同时也可以写议论文,主题可以是“厚积薄发”、“追求梦想”。不过,议论文想要出彩,则需要考生有足够深厚的阅读积累。
●2015杭州中考作文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中考作文点评(部分节选)
此次中考作文一看,似落“俗套”。如形式上,又回到了最常见的阅读材料写作,且未采用近来流行的半开放式命题;如阅读素材,也尽在“意料之中”,不外乎“励志”和“三情(亲情、友情和乡情)”。有利于考生将平时类似习作进行“改装”和“整合”。
但也有“亮点”。如此素材和自命题,可供考生多视角、多维度选题。求稳的,可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功缘于勤奋”等为主题,但要出彩难,容易流于“大路货”;求深的,可以“英雄不问出处”;“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为主题,增强思辨色彩,易得高分;求新求异且敢于“冒险”的,则可以“要成功不可按步就班,要敢于抢跑先发,学习如此,其他事皆如此”为主题。当然,这就要看考生的驾驭能力,考验阅卷者的“眼力”了。
总之,这是一个让人人有话说,人人可动笔的作文题,亦可谓“普惠之题”,估计得基本分易,得高分难,关键就看你的视野、思维了。
俞栋 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信息部总经理、文艺评论家
这个题目写作空间很大,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同时,这个作文题为我们的人生追求和语文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指向:要敢于追求,不断突破自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读书是需要方向,需要引路人的,只有读有价值的书,读书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会有意义。用金克木先生的话来说,好比吃中药,有效成分不多,需要有“药引子”。参观要有“指南”。入门向导和讲解员不能代替参观者自己看,但可以告诉他们怎么看和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
金铃 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