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全国中考会考 >> 河北中考 >> 文章正文
 
2009年邯郸中考历史科目试题复习指导
整理自:邯郸晚报 2009-3-4 12:51:43

中考在即,历史学科复习量大、内容繁杂、头绪众多的特点使许多考生甚感棘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是所有初三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如果能抓住历史学科中考现状——侧重基础知识的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加强复习,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思想认识,夯实基础知识

  历
史中考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比,更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点,试题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化,强调在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卷对同学们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减弱而是增强。

  由于被开卷考试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同学们普遍认为历史不再需要记忆了,到考试时带着课本进考场就可以考好。但是中考题目考查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答案可能是涵盖一本书中好几个单元甚至好几本书的知识,临场翻书的作用很小。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学科能力不是凭空,不是靠开卷抄书获得的,而是在坚实的基础知识之上通过大量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技巧获得的,所以同学们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复习方法科学,效果事半功倍

  1、根据课标纲要,系统记忆复习。

  在授课内容结束后,同学们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第一轮系统复习。历年中考命题都会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试题难度适中,着重关注的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因此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更应侧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点(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影响等)要记熟。平时重理解,考前重记忆,只有通过认真系统的全面复习,答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较贴近现实生活,导读框中的小故事、课文中的小字部分、地图、图表、文物、人物名言、艺术品、邮票等都可以用来设置试题情境,我们在复习时也要多留心。

  2.抓住每一课框架,识记提纲和要领。 

  由于是开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考查知识点的位置,不仅能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能提高答卷的质量。第一轮复习就必须对每一册课本,每一课内容的纲要非常熟悉。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三个子目,这三个子目也就概括了这一课的主要内容。识记了这三个子目,这一课的内容大体就掌握了,考查到相关的知识点时,就会迅速快捷的定位于此。其实,如果把每一课的题目和子目都会集起来,写在小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翻看,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3、构建知识体系,明晰知识线索。

  第一轮复习还要求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之上构建知识的体系,明晰知识线索。能够将纷乱的知识依据一定的规律,根据自身认识事物的特点,将书本由厚变薄,运用时再由薄变厚。历史学科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前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这一轮复习同学们必须而且应该把握这种关系,捋清知识的脉络。如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就可以按两条清晰的知识线索贯穿起来,一是外来列强侵华,二是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及探索,其中的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可以用这两条线将其自然地贯穿起来。此外,中外历史之间的纵横联系,更需要学生把这些内容通过整理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样知识的掌握将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点和块,而是一张知识的网络体系。

  4、中外结合,融会贯通。

  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学“活”历史,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例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把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作鲜明的比较,这就会从中国史的复习牵连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

  总之,当前复习我们必须要抓住基础、抓住重点、抓住线索、抓住网络,融会贯通地学习历史知识,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再经过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和查漏补缺的巩固提高,只要用心、用力,我们就会不留遗憾。

来源:邯郸晚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