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考查左宗棠的历史功绩.
【解答】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利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来源:学科网ZXXK]
故选D.
2.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自由主义 D.马克思主义
【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
【解答】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选B.
3.如图《新申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考点】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解答】由图中“民国八年”、“曹汝霖”等可知,1911年+8年=1919年,此人物是五四运动时三个卖国贼之一,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故选C.
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
【解 答】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日双方在卢沟桥的反复争夺时,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二三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为了纪念两位民族英雄,在北京设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据此B符合题意.
故选B.
5.“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
A.东北解放军 B.刘邓大军 C.中原解放军 D.华北解放军
【考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分析】本题考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重点掌握其历史意义.
【解答】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B.
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解答】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 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 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故选A.
7.“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萧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这首“藏头诗”悼念的历史人物是( )
A.刘少奇 B.彭德怀 C.周恩来 D.朱德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五运动知识点.
【解答】材料是四五运动中人们悼念周总理的诗句.这是一首藏头诗,串联每句诗句的“头”是悼周总理﹣﹣周恩来.
故选C.
8.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89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倍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
【考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解答】从材料中197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可判断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故选D.
9.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考点】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
【解答】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故中共十三大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故选C.
10.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
A.绥靖政策 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考点】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绥靖政策.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可知是对
慕尼黑会议的描述.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 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了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故选A.
11.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
A.敦刻尔克撤退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诺曼底登陆
【考点】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解答】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材料反映的正是盟军诺曼底登录的事件.
故选D.
12.“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考点】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冷战结束的标志.
【解答】据所学知,1991年12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故选D.
二、改错题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订正)
13.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州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错误: 福州 ;
订正: 厦门 .
【考点】对外开放 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
【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故答案为:
福州;厦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