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公元前27年,凯撒实行元首制,实际上成了罗马第一个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错误: 凯撒 ;
订正: 屋大维 .
【考点】罗马帝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识记罗马帝国建立的历史人物.
【解答】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独揽国家大权,称为元首.屋大维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元首”.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不是凯撒建立的罗马帝国.
故答案为:
错误:凯撒:改正:屋大维.
15.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错误: 空想社会主义 ;
订正: 科学社会主义 .
【考点】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知识点.
【解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的.
故答案为:
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订正:科学社会主义.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6.读图,回答问题:
(1)请指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如图中 B 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
【考点】材料解析题;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井冈山根据地点的.
(2)本题考查井冈山根据建立的意义.
【解答】(1)通过观察题干《革命地分布图》,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所在地点是B处.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遭到数倍敌人的围攻,损失严重.毛泽东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革命史 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故答案为:
(1)B.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探索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侵略印度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考点】材料解析题;英国的殖民扩张;阐述见解题.
【 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2)本题考查英国对印度侵略方式变化的原因.
【解答】(1)由题干材料一“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可以归纳出英国早期对印度赤裸裸的殖民掠夺.由题干材料二“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可以归纳出后期英国对印度的商品的输出.
(2)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了推销工业产品,对印度等国家进行商品的输,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故答案为:
(1)由早期赤裸裸的殖民掠夺,到后期商品的输出.
(2)英国的工业革命.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交流】
材料一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文明史交流中的作用.
【文明的借鉴】
材料二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材料二评述了日本借用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文明的传播】
材料三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 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经济上的“隔离消失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文明的共享】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位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有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人类文明为世界各国共享.
【考点】材料解析题;日本的大化改新;新航路的开辟;日本明治维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2)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3)本题考查了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成果共享的事例.
【解答】(1)由材料及所学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材料中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指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通过大化 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指的是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由材料三“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可知,科技的进步是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据所学知,经济上的“隔离消失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它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3)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
(4)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它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