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生活素材多,青奥会“钻木取火”入题
-点评人: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校长马峰(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今年中考物理试卷在体贴考生,正确引导教学方面有着较好的示范作用。
1、贴近心理,体现关怀。201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文字简洁流畅,图文并茂,试题由易到难,大多数试题提供了学生熟悉的物理情境,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学生舒缓紧张情绪,考出正常水平。试题较好地吸收了本学科以往试题中成功的做法,所考题型都是学生平时熟悉的题型,无繁难题、偏题和怪题,各种题型的分值比例和以往也相同,难度适中。
2、贴近学生,彰显能力。多数试题的设计以学生最熟悉的课本为素材收集源,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关爱考生。例如,试卷中第3、6、11、16、26等题素材直接来自课本。然而试题设计时没有利用这些素材来直接考查学生的记忆,而是以这些素材作为背景进行命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与推理,体现了考查能力的命题思想。
3、贴近生活,凸显应用。从关爱考生的角度来讲,试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越觉得亲切,缓解紧张心情。例如今年中考物理试题中的第7、15题,分别用圆珠笔芯和塑料尺、纸片做了两个实验,用的材料虽然和书本不同,但反映的物理原理是相同的。这些直接用照片提供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课标里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拉近物理学和生活的距离。又如第31题,四张照片中提供了用吸管做不同实验的情境,这些实验学生平时在家就可以做,学生会感到很亲切。这些试题既来源于生活,又是应用了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体现,凸显了物理的应用价值。
4、贴近实际,正确引导。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贴近教学实际和科技现实。教学中以现实作为问题产生的基础,在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正确认识,又将这种认识所形成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应用于现实世界之中。例如第14题,就是利用今年5月8日在南京市举行的青奥会点火仪式中“钻木取火”的新闻为背景素材,既考查了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又如第22题以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的新闻报道为素材,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这些试题引导教学要以现实生活为教学起点,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落脚点;引导教学远离机械记忆和题海战术;引导教学以理解为基础,解决问题为手段;引导教学要切合学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