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从亚青会切入考到污染问题
-点评人:南湖二中校长张静(南京市地理学科带头人)
试题强调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性,突出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没有难题、怪题、偏题。试卷中出现的地理统计图,区域地图、地理景观图等合计14幅。图表丰富多样,“读图解题”是地理试卷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试卷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2010年部分国家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统计信息的提取,结合南京周边主要高铁线路分布图设计旅游线路等,不仅考查了学生读图、析图的技能,也旨在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观察生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试题形式灵活,设问新颖,让人耳目一新。答题情境的设计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试题以旅游、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例如:综合题27题中以两张少数民族风情邮票为线索,考查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其所处区域的地理特征,试题的呈现生动活泼,学生作答饶有兴趣。综合题29题以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关于长江、黄河的研究性学习为背景,考查了河流的水文及开发治理,学生在答题时倍感亲切。试题先后涉及南京的建设与发展、高铁旅游、雅安地震、亚马孙大潮等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关注家乡、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如第29题以迎接南京亚青会为切入点,涉及人们关心的大气污染问题;第26题关注到世界现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保护,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中心思想“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