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
1 0.20
2
3 6.0 0.58
26.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14所示,他们将高H位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 和 ,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 )
表一(液体密度为 ) 表二(液体密度为 )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米) [来源:Zxxk.Com]
(牛)
1 0.02 22.0 0.01 0
2 0.01
3 0 22.0 0.01 0.8
4 0.01 21.2
5 0.02 20.4 0.02 1.6
6 0.04 18.8
7 0.05 18.0 0.03 2.4
8 0.08 15.6
9 0.10 14.0 0.04 0
10 0.14 14.0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米)
(牛)
11 0.02 22.0 0.01 0
12 0.01 22.0
13 0 0.01 1.0
14 0.01 21.0
15 0.02 20.0 0.02 2.0
16 0.04 18.0
17 0.05 17.0 0.03 3.0
18 0.08 14.0
19 0.10 12.0 0.04 0
20 0.14 12.0
① 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 (10) 、 (11) 。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 (12) 。
③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或13~18中 与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和13~18中 与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4) 。
④ 他们继续分析实验序号9和10或19和2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浸入液体后,当h满足一定条件时,F不再随h而变化。 表三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1 (16)
2 (17)
3 (18)
为进 一步研究h所满足的条件,需添加的器材为
(15) (选填“甲”、“乙”或“丙”)。
器材:圆柱体甲 高H=0.10米;
圆柱体乙 高H=0.20米;
圆柱体丙 高H=0.10米。
请在表三的第二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h所满足条件的目的。
理化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物 理 部 分
题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共16分) 1. B 2. C 3.B 4. A 5. A 6. D 7.A 8. C
二、填空题
(共26分) 17. (1) 1.5; (2) 并联; (3) 电。 3分
18. (4) 运动状态; (5) 不变; (6) 增大。 3分
19. (7) 不变; (8) 运动; (9) 做功。 3分
20. (10)20; (11)80; (12)8。 3分
21. (13)0.3; (14)10; (15)9。 3分
22. (16)19.6; (17)上; (18)980。 3分
23. (19)V; (20)V、A。 4分
24. (21)BC斜面的倾角越小,同一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越低。2分
(22)BC斜面的倾角相同,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能到
达的最大高度相同。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