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入学考纲要点
(考试形式:闭卷,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80分钟,卷面成绩为100分)
初三毕业生
一. 英语
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侧重对语言能力的考核。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功能。语言能力包括运用语言获取和了解信息的能力,以及按情景或要求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
语法: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1. 词法: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代词、数词、介词、冠词、连词;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和助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
2. 句法: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
词汇: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
对于词汇有较高的要求,主要是一些高频词汇。
阅读:主要测试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1. 从各类语篇中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
2. 根据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能力;
3. 理解和归纳语篇主旨大意的能力;
4. 推测语篇隐含意义的能力。
写作:主要测试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100字左右)。
1. 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写出正确的句子的能力;
2. 用通顺连贯的语言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表达的能力。
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问答、作文等
二. 数学
1. 数与式:实数的概念与运算,列代数式,整式的运算与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的运算;
2. 方程(组)的解法: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高次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3. 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应用;
4. 函数与图像: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以及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 统计初步:平均数,中位数,方差与标准差,频率与频率分布直方图;
6. 直线与三角形: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全等/等腰/直角三角形;
7. 四边形:多边形的概念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8. 相似形: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
9. 锐角三角比:锐角三角比,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10. 圆:圆的基本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及其对成性。
三. 科学
物理
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质量与密度;密度的测量;新材料及其应用。
2. 压力、压强;浮力;液体的压强;重力;平衡力;杠杆。
3. 运动:多种多样的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4.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成像;声音的传播、声波的应用。
5. 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串联、并联电路;简单的电路实验,电路图;欧姆定律;生活中的电的常识。磁性物质,简单的电磁现象。
6. 动能、重力势能、内能、电能、电磁能等能量的形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能量守恒定律;能源。
化学
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化合价,化学式,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化 学反应得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含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元素及元素符号,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及式量,化合价,化合价与化学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的计算;
2. 氧化物,酸、碱、盐,酸碱盐的溶解性,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催化剂,O2 、H2、CO2的实验室制法、收集和检验,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稀有气体,简易启普发生器,水的电解,物质的溶解分散,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 度,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过滤,结晶,结晶水和结晶水合物,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PH值,物质的检验(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
3. 原子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锈蚀和防腐,家用燃料,化学肥料,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高一在读学生
一. 英语
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功能。语言运用能力指获取、理解信息的能力(读),按情景或要求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写)。
语法: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1. 词法: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代词、数词、介词、冠词、连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
2. 句法: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
词汇: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
对于词汇有较高的要求,主要是一些高频词汇。
阅读:主要测试考生理解书面英语并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具体目标为:
1. 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3. 能归纳段落或文章的主旨大意;
4. 能推测文章中的隐含意思;
5. 能运用阅读技能完成不同文体的阅读任务。
写作:主要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150字左右),具体目标为:
1. 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译出正确通顺的句子;
2. 能根据题意正确、连贯、贴切地进行书面表达。
基本题型:多项选择、填空、选词填空、完形填空、配对、指导性写作等
二. 数学
1. 集合与命题: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命题的形式与等价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不等式的证明;
3.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有关概念,函数关系的建立,函数运算和函数的基本性质;
4. 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即为其应用, 幂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反函数,对数函数,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
5. 三角比:任意角及其度量,任意角的三角比,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与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斜三角形;
6.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y=Asin(ax+b)的图像与性质,反三角函数,最简单的三角方程。
7. 向量初步: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坐标与数量积,空间向量;
三. 科学
物理
1.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2.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3. 牛顿运动定律;
4. 圆周运动:周期、频率、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
5. 功、功率、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
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
2. 原子内部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元素周期律推导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利用电子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共存的判断);
4. 原子之间如何构成物质(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晶体类型及其性质);
5. 碱金属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同主族递变规律、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原理和反应方程式);
6. 卤族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同主族递变规律);
7.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微观解释、碰撞理论、化学平衡的概念、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8. 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高二在读学生
一. 英语
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功能。语言运用能力指获取、理解信息的能力(读),按情景或要求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写)。
语法: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1. 词法: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代词、数词、介词、冠词、连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
2. 句法: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倒装句、强调结构。
词汇: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
对于词汇有较高的要求,主要是一些高频词汇。
阅读:主要测试考生理解书面英语并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具体目标为:
1. 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3. 能归纳段落或文章的主旨大意;
4. 能推测文章中的隐含意思;
5. 能运用阅读技能完成不同文体的阅读任务。
写作:主要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200字左右),具体目标为:
1. 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译出正确通顺的句子;
2. 能根据题意正确、连贯、贴切地进行书面表达。
基本题型:多项选择、填空、选词填空、完形填空、配对、简短回答、指导性写作等
二.数学
1. 集合与函数:集合与命题,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
2. 函数及其图像变换: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函数图像,函数的极值,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3. 三角比:任意角三角比,两角和与差的三角比,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解斜三角形;
4.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y=Asin(ax+b) 的图像,反三角函数,简单的三角方程;
5. 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重要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
6. 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有理不等式与无理不等式的解法,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与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应用;
7. 数列极限与数学归纳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的通项与求和,数学归纳法;
8. 复数: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式及其运算,复数的模与共轭复数的性质,复数与方程,复平面上点的轨迹;
9.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加法乘法原理和排列组合的概念与应用,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
10. 空间图形:空间的两条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的位置关系,棱柱棱锥和棱台;
11. 向量初步: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坐标与数量积,空间向量;
12. 直线与圆:直线的方程,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3.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
14.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参数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