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沪上某民办小学提前进行了面谈,参加的孩子多达3000多人。一些家长带孩子参加后把面谈的内容发到网上,成为众多网友家长热议的焦点。
网友lisa_zl123在eduu网上发帖说,那一天下午1:40儿子穿得整齐,干净大方,之前还特地理了个发,到了某民办小学的门口,早了20分钟排队进场。家长不停地关照儿子要坐住,不要乱蹦乱跳,要有礼貌。但是心里又怕他听得太多,压力太大。
2:00,每个孩子由一名家长陪同进入学校,拿着事先索取的参加活动小纸条的孩子在一座教学楼前排队,家长们在另一座教学楼前排队。家长们跟着老师进入一个礼堂,校领导对家长们做了为时一个小时的学校情况介绍,许多家长们被学校的理念打动,但也得知3000多个孩子,最后能进入学校的只有200多个。校领导表示,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现在如果没有被学校录取,并不代表他(她)不优秀,而是需要更多地挖掘,希望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没有考取而觉得孩子不优秀。
大约一个小时候后,lisa_zl123和其他家长到学校食堂,每个孩子手上拿了一罐牛奶和一张纸,纸上有勾、五角星、圆圈等几号。家长们纷纷询问孩子,面谈了什么内容。
另一位带孩子参加面谈的家长leibonelemon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致描述了面谈的内容,分四个教室进行的面谈,每个教室有多名老师,每个老师对应三名小朋友,而跳槽运动时分8人一组。
面谈的内容各种各样,比如纠错类,听一句话挑错误,如蝴蝶在花丛中采蜜,北极的企鹅收到一包水;如发散类的话题,请列举6种花,问什么花春天不开?看看孩子的常识知识面;听故事排序,听一分钟左右故事,挑故事中一句话,用图片排序或造句。有的小朋友表示还做到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游戏,有的小朋友则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看到的是图形排规律、图形缺失等。外语方面,老师会先说几句话,然后由小朋友模仿,语言不一定只涉及英语。
孩子所拿纸张上标有的勾、字母、五角星、红旗、数字,就是老师对孩子的初步印象,具体的含义各有所指。家长们纷纷在网上猜测打听。如四个教室四个项目,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五角星并不代表优秀,而是代表行为规范不好或者违反答题规则等。
新政策
市教委将重点督导12类招生情况
为了规范招生,市教委日前下发2013年本市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专项督导(以下简称“专项督导”)通知,12种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工作将被重点督导。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时,市教委将重点督导下列情况:(1)学校入学与“豪华”简历、奥数、英语等级考等各类证书以及“小五班”挂钩,以竞赛、等级考证书作为选拔和录取学生的依据;(2)学校以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为名招收择校生的;(3)学校以各种形式进行文化测试选拔学生并按照测试成绩分班的;(4)学校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的;(5)初中学校招收无学籍材料学生的;(6)学校没有通过本单位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开招生相关信息的。
其中,市教委专门针对义务阶段民办学校的招生进行六方面重点督导:(1)擅自提前招生的;(2)向学生收取报名费和面谈费的;(3)进行其他任何形式学科考试和测试的;(4)学校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及招生简章未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备案的;(5)未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市教委备案跨区县招生的;(6)民办初中、小学未按相关规定实行网上报名,招收未经网上报名的学生。
据了解,专项督导分为过程性督导和终结性督导两个阶段,采取7种方式:一是网上督察民办学校网络报名工作,二是实地督察民办学校面谈工作,三是个别访谈,四是召开座谈会,五是问卷调查,六是走访社区,七是查看学校招生计划、报名情况、招生方式等与招生有关的各种资料。
督导抽查小组的督导人员由市督学以及人民教育督察员、特约教育督导员组成。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统一印制 “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专项督导工作证”。督导人员持证督导,不佩戴或不出具专项督导工作证的,学校有权拒绝接受督察。根据相关举报,可采取向学校派出督导巡查人员的方式督察。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在自查和专项督导过程中,发现存在违反《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有关规定情况的,将及时整改,限期纠正违规行为并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由有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理。
市教委欢迎市民举报违规招生行为
4月份,沪上少数民办学校提前举行面谈活动。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学校的面谈活动的形式也非常隐蔽:个别民办学校举行校园开放日,家长在参观校园,学生则进入教室参加面谈活动;个别民办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面谈活动,给每位学生、家长都安排了详细的面谈时段,分别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面谈。
“提前举行面谈、对学生进行涉及学科方面的知识测试,都是违规行为。”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的朱蕾表示,4月份,市教委还未发布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时间节点,部分民办学校已经接受学生报名、甚至已进入面谈环节,个别公办小学已到幼儿园组织推荐生源等。为此,市教委下发紧急通知指出,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必须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立即叫停所有违规的招生行为,并约谈了部分被家长举报的民办学校的校长、相关负责人。
朱蕾表示,为了杜绝民办学校的违规行为,市教委特别公布了举报电话:23116648,欢迎市民积极举报身边的提前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同时要求各区县对外公布区县招生举报热线电话。
答疑
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学,家长最纠结
明天,“育儿加油站——2013年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医学专家咨询公益活动”将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继续举行。沪上近40位教育名家、特级园长、名校校长和儿科专家将开设各种有关育儿的咨询站,并开展主题讲座,其中,幼升小是家长们热切关注的一个话题。
网友妈妈taozhirong2第一个问题就问到了很多家长的心坎上:“听很多妈妈说,很多小学里汉语拼音是不教的,这个问题让我很纠结,从我内心而言是不希望小孩过早地学习,过早承受压力,但是一些小学默认孩子在进小学前已经掌握拼音了。我应该怎么做才对小孩最有利呢?如果不学,小孩上了小学发现很多东西同学都会而她不会,会不会自卑;如果学,小孩的童年是不是会缺少很多应有的色彩? ”这种纠结心态并非个案,很多家长都会经历 “快乐教育——被逼应试教育”的转变,而不少人觉得与其熬到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要应试,还不如提前准备。
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市特级教师黄琼回答,市教委最近重点在抓小学的课程坚持零起点的问题。我们希望小学教师坚持按照课程目标和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加速,不超越。让那些多学的,提前学的,都白学。让我们幼儿园真正实现适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也让我们每个孩子享受每个阶段成长应有的幸福。
黄琼老师表示,小学的拼音一定会教,这是小学的课程内容之一。上海的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市教委很重视。教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文本,在积极规范幼小衔接问题。
网友妈妈Efivetracy问,刚入学时孩子会出现哪些不适应的情况?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渡过这段时期?我们自己又该如何放低焦虑,渡过幼小衔接时期?
黄琼表示,刚入小学的孩子,更多的不适应是小学的作息安排,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 (少游戏,多语言传授等),小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与交往特点等。家长不必焦虑,这是正常的,因为两个学段孩子不同,所以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都不同。一方面,幼儿园在大班学期也会有一系列在作息、教学内容、孩子要求上的变化,以提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在家里,尤其利用大班毕业后暑假两个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任务意识,时间观念,以及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自我检查等。让孩子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和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