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报讯【记者 杜娟 通讯员 李方】 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为期两天的2012年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于昨天上午9:00开考。全市共设128个考点,2835个考场,8.3万名考生赴考;另有600余名在津学习的新疆班学生也参加了考试。今天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第二天,将进行数学和英语科目的考试。市中招办提醒考生,参加英语考试时,一旦开始听力测试,就不再允许迟到考生入场,所以千万别迟到。
为了确保学业考试安全顺利进行,市中招办召开全市考务工作会议,部署考务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各区县中招办对参与考试、考务工作的近万名考务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各考点精心准备,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努力为广大考生营造舒适、和谐的考试环境。本市今年实现了所有考区的区县指挥中心联通,视频监控覆盖本市试卷保密室。通过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等高新技术,试卷运送监控管理系统也正式投入使用。在天津市国家教育考试指挥中心可实时查看各考区试卷运送的情况。
昨天本市温度适中,体感舒适,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据反馈,昨天全市各考场秩序井然,整体情况良好。
英语科考试包含听力测试部分。市中招办提醒,今天下午2:00-2:20进行英语听力考试。正式开考前25分钟,考生开始进入考场。14:00听力测试正式开始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请考生特别注意不要迟到。听力测试进行中考生不得提问,考生必须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昨天是中考第一天,不少考生和家长抱着“平常心对待”的态度来到考点。送考的家长认为站在考场外看着孩子进场能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而一些独自赴考的学生则希望考试能和平常上学的状态一样,不论大考小考都自己面对。下过雨后,昨天的天气很舒服,考生们普遍情绪稳定,顺利完成了语文和化学、物理三科的考试。
现场
送考不陪考 孩子更轻松
25日8点,记者来到位于四十二中的中考考点,通向考场入口的车流已经十分稠密,车辆都在缓慢通行的状态,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堵塞。到达考点的学生们没有在考场外过多停留,有的同学之间相互鼓励,还有些学生拥抱父母后就走进了考场。考生小陈安慰妈妈:“您赶紧回去吧,我都是‘身经百战’的人了,平常心对待说不定还能超水平发挥呢。”在地铁站的出口,李浩然捧着书还在抓紧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复习,浩然说他坚持不让父母送考,这样能让自己感觉放松点。
由于考场入口离机动车道近,只有少数家长挤在警戒线前目送孩子进考场,没有占到“好位置”的只能站在大门两边的便道上,踮着脚朝孩子挥手。一位家长向记者询问时间,她说自己留在这里等着考试开始再走,担心万一孩子有什么东西没拿自己还能在校外接应一下。记者发现,不少家长今天特别选择步行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送孩子来考场。庞女士住在下瓦房,平常开车上班会顺路带孩子上学,考虑考点路段车流量大,庞女士选择坐地铁送女儿到考点,“选择坐地铁主要是考虑孩子的情绪不会受到堵车的影响,而且到达考场的时间也有保障。”王云飞则和妈妈走路来考场,他告诉记者虽然早上起得比较早,但是算好了步行的时间心里就不会慌张,而且走路的同时心里还能再默念一遍知识点,抓紧最后的时间,一举两得。而选择私家车送考的家长,大多选择把孩子送到门口或者路口就离开,邓鑫鑫的妈妈在路口拥抱孩子以示鼓励后就转身去上班了,她说:“我只是希望能让她保持平常心,如果在中考这两天表现太刻意会让孩子心里有负担。”
8点30分左右,四十二中的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站在场外的家长这才稍微松了口气,有的开始聊起天来,有的则给家里人打电话“报平安”。林女士说女儿从前天开始手腕上多根红绳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系上,今天是戴着红绳进的考场。林女士很好奇绳子的由来,但还是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并没有多问。由于中午休息时间较短,林女士向单位请了半天假,打算中午把熬好的粥送到考场来,看孩子吃饱了再去上班。距离开考还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考场外送考的家长剩下了三分之一,考点附近家长们的议论话题已经从准备考试转向了选择学校,方先生认为一次考试不能代表一切,因此不一定要“挤破头”去争一个好学校的位置,如果孩子愿意留在原校也是家长们可以接受的。
新报记者 杜娟
实习生 张一博 马雨彤
公交
避免噪音“口头报站” 重要站点加倍提醒
新报讯【记者 杜娟 实习生 马雨彤 通讯员 陈涛】 昨天是中考的第一天,大量初中毕业生选择乘坐公交车前往考点。今天早上,记者专门乘坐公交车与考生一同感受“赶考之路”。
7点30分,记者在金钢桥站乘上一部开往河西区方向的632路公交车,发现车内已有多名初中生,或在家长的陪同下、或几人结伴前往考点。记者观察到,虽然是早高峰时段,路况较为复杂,但驾驶员始终保持中速行车,平稳进出站。与平日不同的是,每当进站,驾驶员都采取口头报站的方式。驾驶员刘师傅告诉记者:“今、明两天中考时段内,公交车都会关闭车内外语音合成器,禁止鸣笛,行至考点附近公交站时,在缓速通行的基础上,多加提醒考生和家长,以免坐过站影响考试。”当车行驶至南门外大街站时,刘师傅高声向车内乘客说道:“有去二南开中学的乘客请在这里下车了,过马路时请不要跨越护栏,注意交通安全!”记者发现,该时段内乘车的老年人明显减少,爷爷奶奶为隔辈人考试“让路”。
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为保障中考考生出行,公交各运营公司的7部运营指挥车全运时上路巡查反馈,同时在考试前后,对途经全市各考点的百余条公交线路加密了发车间隔,保证考生在5分钟内有公交车可乘。
服务
“爱心助考站”
场外服务送“安心”
新报讯【记者 任悦 李海燕】 昨天,早早来到考场的考生和家长们发现,考场外有人比他们还“积极”,每日新报、市综合执法局、学大教育共同开展的“爱心助考”活动已经开始行动。考场外,城管队员严格执法,维护安静、有序的考试环境,服务台上饮用水、各种应急药品和文具给考生及家长一种安心的感觉。
昨天一早,当数万考生奔赴考场时,就发现考场周围已经早早地拉好的“隔离线”,线内外都有执法人员各司其职,在维护考场秩序的同时,没有忘记用温和的话语提醒紧张的家长:“您就送到这儿,孩子一定没问题。”牵肠挂肚的家长得到这样一声安慰,心里就觉得踏实了。在场外,家长们等待着孩子的好消息,他们发现,各个部门都在努力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便利。每个考点前,综合执法队员都是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岗勤值守,在校门口必经之路设勤务,封堵试图进入考区的商贩,另一组进行流动巡查,沿学校四至范围布控,严控吆喝兜售食品的商贩。综合执法除了对考点周边无照摊贩进行管理外,还有一项更艰巨的任务,就是清理家长们遗留下来的空矿泉水瓶、散落的报纸和各种废弃的学习资料等。
每日新报与天津市综合执法局、学大教育联合发起的“爱心助考”活动,用细节关怀给考生和家长送去了一份体贴和安慰。在考场外设立的“爱心助考站”,服务台前志愿者随时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对有需要的家长提供饮用水和藿香正气、清凉油等物品。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还给家长们做起了“心理辅导”,让家长不要担心,安心等待,并提供适当的教育咨询。在这样的环境中,家长们稳定了情绪,在考场外的辛苦也减轻了不少。今天,“爱心助考”活动在全市的50个重要考场还将继续进行,祝福每一个孩子取得优异成绩。
摄影 新报记者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