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长怎样助考?
(1)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参加学业考试。如果家长“考试焦虑”,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这种“不安”情绪,就会传递给考生,给考生带来“不安”,不利于考生应考。
家长在摆正自己的心态的基础上,要积极做好考生的心理调适工作,为他们减压,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从精神上多鼓励支持孩子,把家庭变作考生稳定的支持系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舒缓考生紧张情绪。
(2)合理安排考生膳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考生在考试期间生病;要安排好考生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特别要关注孩子中午休息的时间,避免迟到。由于考试期间天气炎热,家长要安排考生适量饮水,注意防暑降温。
(3)考试期间是否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这时,家长便可陪送他参加考试。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送考时,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于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
(4)根据考点位置妥善解决交通工具,预留路途时间。家长如确需接送考生,可在距考点一定距离与考生分手,并尽快离开,缓解交通压力。特别提示家长不要进入警戒线内,防止考点门前堵塞,我们要共同为考生提供快捷通畅的进场环境。
(5)疏导考生情绪,放松考生心情。有的孩子考场失利,一科考砸了,便颓丧不已,甚至于产生“全完了”的念头。此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一科考坏了,还有其他科目要考,已经考过的课程,不论好差,统统放到一边去,不要受上一科考试情境的影响,铆足了劲考下一科。孩子考完每一科后,家长切忌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有没有不会做的题?”这会让孩子原本十分疲惫的神经更加衰弱,心情也大受影响。家长应尽量回避询问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东西,陪孩子说说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尽可能将孩子的注意力向其他方向转。
(6)考试作弊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要督促教育考生自觉遵守考试的各项规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