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入学季了,随着顺义信息采集(入学情况调研)的进行,预示着2016年幼升小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观雨最近一直勤奋的啃政策,读新闻,看两会;我惊奇的发现现在的记者不知道是为了挣稿费还是怎么着,一痛胡写,更可气的是有时候内容东拼西凑,连个最基本的承上启下的句子都没有,政策内容也说得糊里糊涂,就敢往外发,主编也不知道审审…!我相信经常看教育板块新闻的家长一定和我有同感!
今天我主要说两个最近的热点话题,也为大家带来观雨的独家见解,希望能帮助仍然在迷雾中蹒跚前行的各位家长指指路,宽宽心。
PS:当然了这种情况发生在我这样的非专业写手上我认为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是不?
政策一:多校划片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3日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关于“多校划片”的问题时说,“多校划片”是目前解决义务教育学校资源还不均衡的具体举措之一。教育部建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单校划片或是多校划片,都是为了让家长满意。这是现实逼出来的、各地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的举措。”袁贵仁说,这只是具体举措之一,而不是长远措施,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有一个过程。
基本均衡指区域内均衡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一共有1302个区(县、市)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完成2015年目标的68%,完成2020年目标的47%,其中545个基本均衡区为当年新增。目前,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所有县级单位均通过认定。
当然了至于什么叫教育均衡这也值得商榷,反正上层建筑既然认定了北京属于均衡地区,那就属于吧!
截至今日北京只有一个区县明确对幼升小阶段的“多校划片”进行了表态: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表示,未来将针对居住证政策以及放开“二孩”后入学潮,逐步建立起按户口、房产性质、年限等因素,综合考虑的优先序列安排入学。在这样的基础上,对生源压力大的学区,实行学区连片入学。她举例,“如果相邻学区有空余学位,就会拿到学位少的入学压力大的学区一起进行电脑派位。”(尤主任的意思是学校能解决的就上对应,解决不了的年限短的就派位)
所以对于北京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2、3年内;有房产依然会成为入学的最保险手段;(不过直升校,重点校,房产一定会卡你的年限,这个是早就有的现象;也请各位家长不要盲目下手热点学校学区房)如果你的娃还小,又想上个好学校,那么看来真的只有买房一条路才稳妥了…好悲哀!娃大点的就选则个性价比较高的房子先落了户,最次结果也是派位。
政策二:西城非直系空挂户+集体户口
这个最近问我的挺多的,其实也没什么好写的,简单说,你和你媳妇上下多少代都算直系,剩下的表啊,堂啊,都算旁系;也就算是说有很多人挂靠到邻居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都不行了,该哪儿去哪儿去;鉴于这条政策(其实是问答)“适龄儿童户口挂靠在非直系亲属家,且房屋所有权人为非直系亲属的,不能作为就近登记入学的依据,建议按实际居住地就近登记入学。”是这么说的,所以我相信应该是有办法能够通过调剂的形式在户口所在地入学的,动动脑筋死马当活马医吧~~tik-tak。
不过这条政策也给直系亲属空挂户的提个醒,观雨也早就和很多家长都表示过,未来几年为了让自己孩子直系空挂户上学,至少父母的名下不要有任何非户口所在区县的房产,否则过两年也给你们来个实际居住地就近登记入学,咱们都得抓瞎;西城东城应该这种情况挺多的,大家注意哦!其他城区的也抓紧弄吧东西海早晚的事儿。
集体户口问题,就不多说了,有房产的去房产所在地派位,有单位公租房,宿舍的派位,而且单位和给你办户口的人得签字盖章,否则您就上不了~~这个还是很严格的,不过政策保障应该不影响,关键还看企业吧。
非京籍还是一样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全区派位入学….值得一说的据观雨了解,北京一些有学籍的私立学校是可以让你在户口所在地入学,然后学校给你办理转学手续继续回北京就读的,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多了解一下。
从目前情况看2016年幼升小政策基本维持2015年的入学政策,除西城要简单了解一下上面我说到的新政之外,其他区县均可以参考15年政策先准备着,如果不放心的,可以按照西城的高标准进行应对。
(本文来源于观雨漫谈微信,作者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