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吉林中考 - 长春中考 - 正文

中考结束家长忙补课 补课真的有用吗?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2013-6-30 9:51:36

补课应“对症下药”
 
盲目“进补”有弊无利

中考已经结束,但对于继续要在升学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学子和家长们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很多家长顾不得让孩子放松心情好好休整,马上就带领他们共同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投入到对各种补习班遴选当中。在课外补课已经蔚然成风的现在,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不禁发问:补课真的有用吗?

正方>>补课能夯实基础 让“笨鸟先飞”

“儿子,高中数学先行班7月9号开课,你还有整整10天的时间可以好好休息,老妈像样吧!”“你真是太像样了!”在公交车上,一对在考点附近上车的母子的对话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手里还拿着考试用具的男孩脸上殊无喜色,双眼茫然地看向窗外的车流。“你别不高兴,妈这也是为你好,早学新课你将来也轻松一点。”或许是因为感受到孩子心底的不满,母亲不由得连连解释,可男孩却仍旧望着窗外一言不发。

一位站在他们旁边的大姐接过了话茬,“早学一些没毛病,我女儿今年小学毕业,她的那些同学几乎都在利用假期学习初中的新课,所以我也给她报了两个学习班。”“就是就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假期补习新课,万一开学后老师因为大部分孩子学得好就不精心讲解,不补课的孩子不就落下了!”发现遇到了知音,男孩的妈妈连连点头。

而记者在历时几天的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把孩子送进补课班的家长,所持的想法都和这位妈妈差不多,“提前学”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共识。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虽然不指望孩子成为“不世出”的天才,但也希望通过后天的努力,让他们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轻松一点。

反方>>补课劳民伤财 打消学习积极性

小宇是就读于长春市十一高中的一名高一学生,在去年的中考中,她以裸分超出录取线近10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这所重点中学。可令很多家长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从小学到现在,成绩突出的她不但从未参加过任何补课,在初中阶段还休学过一年。

“我不是天才,甚至根本算不上聪明。”面对大伙的惊诧和猜测,小宇笑着说:“我就是抓紧课堂上的时间吃透老师所讲的内容,掌握尽量多的知识点。”小宇说,她也曾经尝试着去参加过一次补习班,可结果却是那个周末过得十分疲惫,直接影响了周一自己在课堂上的精神。

从这件事开始,无论家长怎么劝说,小宇都不肯参加任何课外补习。“其实并不像家长们想得那样,因为大家都在外面补习,老师就不认真授课了,该讲的知识点还是都会讲到的。只要能保证集中精神学习,45分钟就足以‘吃饱’,如果不能保证全神贯注,补再多的课也无济于事。”

“其实这样疯狂地重复学习课本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很可怕,我亲眼看到一些孩子因此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知识越学越不扎实。”在某重点高中任教多年的田桂林老师苦笑着对记者说,盲目地填鸭补课,非常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业内人士>>补课应该“因人而异” 不能盲目“进补”

省内一家知名教育机构的教育专家陈会安认为,补习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孩子确实行之有效,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有弊无利”。而在补习的方法和方向上,他主张以“查漏”和“增优”为主,切忌盲目追求大而全的效果。

陈会安说,许多家长认为补习班教的东西越多、上课时间越长,质量就越高,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首先,家长应该确定补习方向,因为补习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应该是学生在学校哪里没学好,就在补习班补哪里,全盘加强完全没必要;其次,应该尊重学生本身的兴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特长,如果学生不愿意又没必要学某方面的知识,家长强行将他送来补习也没用;再次,补习时间一定不能过长,如果盲目追求大而全,让学生在难得的假期也整天上课,那补习的质量肯定会打折。

那什么样的学生才真正需要在暑期“进补”呢?陈老师认为,经过初中学习后,在学科知识结构上有明显短板的学生,不妨抓住“初升高”的暑假通过自学或者老师辅导,去弥补知识缺陷。“比如,一个孩子英语考试成绩非常不错,但却一直不认识国际音标,就可以去报一个辅导班加强练习。”

不过,陈会安强烈反对一些补习班提前给学生讲下学期新课的做法,因为补习期间不长,老师讲得不可能全面,学生也未必会认真听讲。等到开学后,学生对新课没了新鲜感,反而会懒得听厌倦学。“许多家长以为提前学新课是‘捷足先登’,其实是‘拔苗助长’。让孩子对补习产生本能的抵触情绪。”

陈老师也想告诫那些让孩子补课心切的家长们一句:“学校上课犹如给孩子吃‘主食’,而课外补习只是‘零食’。家长盲目地让孩子‘进补’,相当于把‘零食’当‘主食’吃。主次颠倒的‘喂养’方式,孩子不生病才怪!”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