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分之一孩子无书可读”的问题
今年我市城区初中毕业生为30726人,为保证每一位学生有一个高中阶段学位,一是扩大招生计划,二是建设新学校。今年,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4425人,城区民办学校和子弟学校招生指导计划为3100人,国际班学校招生计划为630人,也就是说普通高中总招生计划达到18155人(不含计内、计外踩线学生),约占城区初中毕业生60%。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普高和职高的入学比例应达到5:5,我市普高就学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比例。目前,我市有74所中职学校(包括高职院校的中职部),办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可对口升入高等院校就读,只要家长根据学生成绩认真思考,理性选择,长沙城区的初中毕业生个个有书可读。
大家感觉到入学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招生工作规范带来的择校愿望难以满足。
一是几大名校不再办“空降班”,择校的空间减小。去年国务院等五部委就此事进行督查,提出了严肃批评,要求规范招生。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治理组对此事进行专项治理,我们也公开承诺取消“空降班”,这就使得更多的在学校录取线以下的学生无法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名校就读。
二是择校比例降低,择校人数同步减少。今年,我们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的相关政策,所有普通高中学校的择校计划都只有公费招生计划的10%(往年择校计划为总计划的30%),择校计划大大减少。
三是中考评价等级进行了细化,增加了“A+”和“B+”,减少了踩线学生,加之取消“空降班”、减少择校计划的实施,致使今年各校录取分数线均高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