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初中学生体育过程性考核实施办法
(试行)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落实教育部新课程改革规划中提出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市初中体育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案,根据《大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大招委字〔2011〕1号)有关“在初中体育考试增加过程性考核内容”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 过程性考核的目的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引导和规范全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二、考核对象
初中学段的所有学生。初一年级至初三年级上学期,共5个学期,初三年级下学期不再进行过程性考核。
三、组织与实施
(一)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职责
1、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区教研部门,根据本实施细则,统一制定本地区体育过程性考核的实施办法,建立学校成绩上报审核制度,并将有关实施方案和制度上报市教育局。
2、审核学校上报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审核通过后备案存档。
3、认真审核学校每学年上报的学生过程性考核结果,审核确认后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登录体育考试成绩,市内各区审核后上报市教育局。
4、加强对学校过程性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与管理力度,确保过程性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过程性考核的实施情况做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5、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家长和学生的投诉,并对投诉及时予以核实。对于过程性考核中的违纪行为要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二)初中学校应履行的主要职责
1、根据本实施细则和当地教育局教育行政部门的实施办法,制定具体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完善各种体育教学计划和过程性考核评价内容、标准、办法,并报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根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和有关教材,制定和完善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确保各项计划的有效实施。
3、全面负责本校日常考核评价工作。要将区教育局审核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在校内予以公示,并向全体学生进行政策宣传,使学生明确有关规定和要求,并有效监督体育教师严格标准,规范落实。
4、在过程性考核的组织实施中,学校要指导体育教师科学严谨地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态度,如实记录并根据相关标准给出成绩。平时体育课学业成绩考核必须在学校体育教研组的统一组织下集体认定,参与评分的教师不低于3人,主管领导要组织有关人员做好监督,确保成绩真实可信。
5、每学期结束时,学校应当对本学期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一次认定,并在校内公示考核结果。学年结束时,学校将本学年度过程性考核成绩上报到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过程性考核结果和过程性资料要详细记录并保存4年。
四、成绩的组成
每学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结果,依据体育课的出勤率量化赋分;二是学生平时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依据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组成如下
|
分数
分布 |
初一年级 |
初二年级 |
初三年级 |
|
学习
态度 |
体育课
教学目标 |
学习
态度 |
体育课
教学目标 |
学习
态度 |
体育课
教学目标 |
|
上学期 |
0.5 |
2 |
0.5 |
2 |
1 |
4 |
|
下学期 |
0.5 |
2 |
0.5 |
2 |
--- |
--- |
|
总分 |
5 |
5 |
5 |
五、考核标准
目前处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的过程性考核分值不同,具体标准如下:
(一)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标准,主要考核体育课的出勤率
1、初一、初二年级
|
出勤率(X) |
X≥95% |
85%≤X<95% |
70%≤X<85% |
X<70% |
|
对应分值(Z) |
0.5 |
0.4 |
0.3 |
0.2 |
2、初三年级
|
出勤率(X) |
X≥95% |
85%≤X<95% |
70%≤X<85% |
X<70% |
|
对应分值(Z) |
1 |
0.8 |
0.6 |
0.4 |
出勤率的记录,除因事、病请假外,任何形式的缺课行为均视为缺勤。
(二)平时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标准
平时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主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中规定的运动技能领域内容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内容。每学期的考核内容不得少于4项,且所考的4项每人必须分别属于不同的运动项目,以保证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形式分为单元考核和学期考核。
根据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国家审定的配套教材、学年教学计划和学期教学计划以及单元教学内容,确定考核项目,在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考核,以百分制记录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生的考核得分为3位教师评分之和平均数,打分为整数。
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均为单项单独赋分
1、初一、初二年级每学期4个单项,每学期2分
每单项赋分
|
考核等级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
单项考核得分(X) |
85-100 |
75-84 |
60-74 |
59以下 |
|
8.5-10 |
7.5-8.4 |
6.0-7.4 |
5.9以下 |
|
对应分值(Z) |
0.5分 |
0.4分 |
0.3分 |
0.2分 |
2、初三年级上学期2个单项,每单项赋分
|
考核等级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
单项考核得分(X) |
85-100 |
75-84 |
60-74 |
59以下 |
|
8.5-10 |
7.5-8.4 |
6.0-7.4 |
5.9以下 |
|
对应分值(Z) |
2.0分 |
1.6 |
1.2分 |
0.8分 |
各学校将每个学生过程性考核得分累计相加,最后填写在“记录表”上报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后,依据学生实际成绩按照的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原则处理。
(注:为减轻体育教师负担,特提供初一至初三的过程性考核记录EXCEL数据汇总统计表)
六、关于残疾学生过程性考核的有关规定
申请免考学生的成绩认定:
1、经审查确认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过程性考核的考生,过程性考核按满分处理。
2、因长期有病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而申请免考的考生(如先天性心脏病、高度近视等),经指定医疗部门审核认定,过程性考核成绩按60%赋分。
七、关于缓考
因外出或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考试的考生,可以申请缓考,缓考机会只有1次;每学期末各校统一安排一次缓考时间。
中途转学考生原则需补考。
未尽另行通知。
附:1、大连市初中各类教材考核项目选择及教学安排
附:2、大连市初中体育过程性考核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及标准
附件1:
大连市初中各类教材考核项目选择及教学安排
一、项目设置
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素质类共5项
各学期考核内容选择示例
|
年级 |
上学期 |
下学期 |
|
初一年级 |
田径1、球类1
体操1、素质1 |
田径2、武术1
体操2、素质2 |
|
初二年级 |
田径3、球类2
体操3、素质3 |
田径4、球类3
体操4、武术2 |
|
初三年级 |
球类4、毽球 |
|
5个学期,每学期4项内容,其中初三上学期2项内容。在排列时素质项目每学期最多出现1次。
二、教学安排
初一年级教学安排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
项目 |
学时 |
课次 |
项目 |
学时 |
课次 |
|
技巧 |
6-7 |
12-14 |
快速跑 |
3-4 |
6-8 |
|
跨越式跳高 |
3-4 |
6-8 |
实心球 |
3-4 |
6-8 |
|
排球 |
5-6 |
10-12 |
单杠 |
6-7 |
12-14 |
|
耐久跑 |
4-5 |
8-10 |
武术(五步拳) |
4-5 |
8-10 |
初二年级教学安排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
项目 |
学时 |
课次 |
项目 |
学时 |
课次 |
|
蹲踞式跳远 |
3-4 |
6-8 |
快速跑 |
3-4 |
6-8 |
|
双杠 |
7-8 |
14-16 |
篮球 |
5-6 |
10-12 |
|
足球 |
4-5 |
8-10 |
支撑跳跃
(男横箱/女山羊) |
4-5 |
8-10 |
|
耐久跑 |
4-5 |
8-10 |
武术(健身拳) |
4-5 |
8-10 |
初三年级教学安排
|
第一学期 |
|
项目 |
学时 |
课次 |
|
篮球 |
5-6 |
10-12 |
|
毽球 |
2-3 |
4-6 |
说明:
各学校要按上述的教学项目、学时、课次安排教学进度,其中一次为考核课;教学内容不足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现行体育教材,适当安排其他项目的教学内容。
附件2:
大连市初中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体育课
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及标准(之一)
考试过程以10分制记录成绩,根据10分制的成绩确定评价等级,对应的等级分别为:优秀(8.5—10分)、良好(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5.9分以下)。
一、男生体操
(1)技巧(成套动作)
1.燕式平衡——前滚翻直腿坐——肩肘倒立(3秒)——向前滚动成蹲立——挺身跳
考核内容及分值:
|
动作 |
燕式平衡 |
前滚翻
直腿坐 |
肩肘倒立
(3秒) |
向前滚动
成蹲立 |
挺身跳 |
|
分值 |
1.5 |
3 |
2.5 |
1.5 |
1.5 |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满分为10分。动作从前向后,依次完成,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全套动作连贯,节奏鲜明,姿态优美,完成质量好。燕式平衡动作稳,姿态好,后举腿超过头;滚翻动作圆滑,有直腿过程,方向正;肩肘倒立展髋充分,身体保持与支撑面垂直,向前滚动,动作连贯,衔接自然,轻松;挺身跳起跳充分,舒展,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动作完成较轻松、协调、连贯、有节奏,姿态较好,幅度较大,方向正,动作较稳定,完成质量较好(计7.5-8.4分)。
动作规格3:动作完成不够轻松、协调、连贯,节奏欠佳,姿态不够好,幅度较小,方向不正,动作欠稳定,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2)支撑跳跃
分腿腾越(横箱)
考核要求:动作满分为10分。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助跑轻松、自然、协调,速度快,起跳快,腾空高,直膝分腿大,稍屈髋,有明显的制动和上体挺身动作,展体充分,姿态美,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助跑轻松、自然、协调,速度较快,起跳快,腾空较高,分腿大,直膝推手快,有制动和上体急振意识,有展体动作,姿态较美,落地较稳(计7.5-8.4分)。
动作规格3:助跑较快,能完成动作,但腾空不高,动作不美,落地不稳,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3)单杠(成套动作)
男生单腿蹬地翻身上----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
考核内容及分值:
|
动作 |
单腿蹬地翻身上成支撑 |
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 |
|
分值 |
6.5 |
3.5 |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满分为10分。动作从前向后,依次完成,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成套动作完成轻松、协调、连贯,姿势正确,动作幅度大,姿态美,节奏好,转体正,落地稳。翻身上蹬摆协调,腹部靠杠,姿态好,翻腕,挺身制动,支撑稳;支撑后摆充分转体及时,方向正,推手充分,动作伸展,幅度大,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成套动作完成较轻松、协调、连贯,姿态较好,幅度较大,节奏较好,摆动、转体较充分,落地较稳(计7.5-8.4分)。
动作规格3:成套动作完成不够轻松、协调、连贯,姿态较差,幅度较小,节奏不够好,摆动、转体不充分,落地不稳(计6-7.4分)。
(4)双杠(成套动作)
杠端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成分腿坐——体前撑杠并腿后摆——前摆挺身下
考核内容及分值:
|
动作 |
杠端跳上成分腿坐 |
前进一次成分腿坐 |
体前撑杠并腿后摆(进杠后向前摆) |
支撑前摆挺身下 |
|
分值 |
2.5 |
2 |
3 |
2.5 |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满分为10分。动作从前向后,依次完成,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成套动作连贯、自然、舒展,节奏好,幅度大,下法充分展体,落地稳。分腿坐(前进)直臂支撑、直膝、分腿大,前进立腰,展髋,腿伸直,有滑杠动作;支撑摆动前摆挺身下以肩为轴直臂支撑摆动,幅度大,推手换握及时,充分展髋挺身,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动作较连贯、自然,幅度较大,节奏较好,动作姿势较正确;下法有展体动作,不充分,落地较稳(计7.5-8.4分)。
动作规格3:能完成动作,节奏较差,有停顿,动作姿势不完整,幅度小,下法无展体挺身,不稳(计6-7.4分)。
二、女生体操
(1)技巧(成套动作)
燕式平衡——前滚翻直腿坐——肩肘倒立(3秒)——向前滚动成蹲立——挺身跳
考核内容及分值:
|
动作 |
燕式平衡 |
前滚翻
直腿坐 |
肩肘倒立
(3秒) |
向前滚动
成蹲立 |
挺身跳 |
|
分值 |
1.5 |
3 |
2.5 |
1.5 |
1.5 |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满分为10分。动作从前向后,依次完成,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全套动作连贯,节奏鲜明,姿态优美,完成质量好。燕式平衡动作稳,姿态好,后举腿超过头;滚翻动作圆滑,有直腿过程,方向正;肩肘倒立展髋充分,身体保持与支撑面垂直,向前滚动,动作连贯,衔接自然,轻松;挺身跳起跳充分,舒展,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动作完成较轻松、协调、连贯、有节奏,姿态较好,幅度较大,方向正,动作较稳定,完成质量较好(计7.5-8.4分)。
动作规格3:动作完成不够轻松、协调、连贯,节奏欠佳,姿态不够好,幅度较小,方向不正,动作欠稳定,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2)支撑跳跃
分腿腾越(山羊)
考核要求:动作满分为10分。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助跑轻松、自然、协调,速度快,起跳快,腾空高,直膝分腿大,稍屈髋,有明显的制动和上体挺身动作,展体充分,姿态美,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助跑轻松、自然、协调,速度较快,起跳快,腾空较高,分腿大,直膝推手快,有制动和上体急振意识,有展体动作,姿态较美,落地较稳(计7.5-8.4分)。
动作规格3:助跑较快,能完成动作,但腾空不高,动作不美,落地不稳,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3)单杠(成套动作)
跳上成支撑----前翻下
考核内容及分值: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满分为10分。动作从前向后,依次完成,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成套动作连贯、轻松、协调,姿势正确,姿态美,节奏好,落地稳;跳上成支撑,直臂顶肩,挺身前压低头,两腿伸直,腹部紧贴杠;前翻下身体前倾,屈臂翻腕,腹部紧贴杠,拉杠翻下动作连贯,下法动作舒展,控制好,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成套动作完成较轻松、动作协调和连贯性较好,姿态和节奏较好,动作比较舒展,有一定的控制力(计7.5-8.4分)。
动作规格3:成套动作完成较困难,协调性、准确性表现较差,姿态和节奏把控不太好,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4)双杠(成套动作)
杠中跳上成支撑----支撑摆动成外侧坐----弹杠挺身下
考核内容及分值:
|
动作 |
杠中跳上成支撑 |
支撑摆动成外侧坐 |
弹杠挺身下 |
|
分值 |
3.5 |
4.5 |
2 |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满分为10分。动作从前向后,依次完成,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成套动作连贯舒展,节奏好,幅度大,动作标准,姿势正确。跳上支撑轻松、稳定;以肩为轴,直臂支撑摆动,并腿前摆高出水平面,外侧坐上体正直,脚尖绷直;直臂支撑,并腿(压杠反弹力)前摆,推手换握,充分挺身落地稳(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动作较连贯、自然,幅度较大,节奏较好,动作比较标准,下法展体较充分,落地较稳(计7.5-8.4分)。
动作规格3:动作不连贯,幅度较小,节奏较差,下法动作不充分,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3.男女生武术
(1)五步拳
起势——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势。
考核内容及分值:
|
动作 |
起
势 |
弓步冲拳 |
弹腿冲拳 |
马步架打 |
歇步盖冲拳 |
提膝仆步穿掌 |
虚步挑掌 |
收
势 |
武术
表现力 |
|
分值 |
0.5 |
1 |
1 |
1 |
1.5 |
1.5 |
1 |
0.5 |
2 |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正反方向共完成2遍,回到原点。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完成整套动作分8分,武术表现力2分,合计10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动作规范、方法正确、路线清楚;动作协调、连贯;精神饱满、全身贯注;手眼相随、节奏明显、富有气势(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动作较规范、方法正确、路线基本清楚;动作基本协调、连贯;精神饱满、全神贯注;手眼相随、节奏比较明显、有一定气势(计7.5-8.4分)。
动作规格3:动作比较规范、方法基本正确、路线基本清楚;动作协调、连贯一般;精神较饱满、手眼基本相随,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2)健身拳
起势——戳掌冲拳——抽拳弹踢——进步蝶掌——转身按摔——提膝架推——分拳前撞——托撞双肘——跳步顶膝——转身横打——转身插掌——收势。
考核内容及分值:
|
动作 |
起势 |
戳掌
冲拳 |
抽拳
弹踢 |
进步
蝶掌 |
转身
按摔 |
提膝
架推 |
分拳
前撞 |
托撞
双肘 |
跳步
顶膝 |
转身
横打 |
转身
插掌 |
收势 |
武术
表现力 |
|
分值 |
0.5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5 |
2 |
考核要求:成套动作从前向后,依次完成,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分,完成整套动作分8分,武术表现力2分,合计10分;中途中断者,可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并以两次考核的最好成绩计分。
动作规格1:动作规范、方法正确、路线清楚;动作协调、连贯;精神饱满、全身贯注;手眼相随、节奏明显、富有气势(计8.5-10分)。
动作规格2:动作较规范、方法正确、路线基本清楚;动作基本协调、连贯;精神饱满、全神贯注;手眼相随、节奏比较明显、有一定气势(计7.5-8.4分)。
动作规格3:动作比较规范、方法基本正确、路线基本清楚;动作协调、连贯一般;精神较饱满、手眼基本相随,仅完成成套动作(计6-7.4分)。
4.男女生踢毽子(一分钟计时)
考核标准:
|
踢毽子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
男 |
40个 |
35个 |
22个 |
低于22个 |
|
女 |
45个 |
40个 |
27个 |
低于27个 |
方法要求:考生在2.0米×2.0米范围内,穿普通鞋,用膝关节以下任何部位将毽子踢起,计算1分钟内踢毽的累积个数(踢毽子脚每完成一次踢毽动作后必须触地,计为完成一个)。监考人员计数时要唱报成绩。
动作规格:单脚或双脚均可,毽子高度在膝部以上(注:毽子采用比赛用毽球或自制的布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