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滴答……考场内,时钟不停地转着,考生们正在奋笔疾书;考场外,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家长们在焦急地等待。
像高考一样,中考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他们聚在考点周边静静地等候,脸上的表情,或焦急,或从容,或淡定,或期盼……
表情一 安静 考场外,祖孙俩默默等候
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回来,孙女中考的陪考任务就只能由刘大爷来做了。
年近70岁的刘大爷,家住颍州区程集镇河水铺附近,因离阜阳十五中考点有些远,14日一大早,他就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孙女往考点赶了。
上六年级的孙子龙龙周末不上课,也跟着他一起来了。
刘大爷说,孙女来自阜阳十中,这几年吃饭、洗衣等事情都是他来料理。“不管啥事,孩子她妈肯定比我做得好,但她在外打工,没时间回来。”刘大爷说,中考这几天,他原本打算,中午带孙女在十五中附近的饭店吃饭,可孙女坚持要吃他做的面条,他的“特殊”安排被打乱了。
将孙女送到考点后,刘大爷一直没离开,“考完后就拉她回家、做午饭,不然来不及”。
刘大爷的电动三轮车上铺着凉席,孙子龙龙一上午都躺在上面,言语不多。刘大爷说,16日,龙龙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但他就是想陪姐姐参加中考。
“再过三年,就轮到你中考了。”刘大爷对龙龙说了这么一句话,龙龙小声回答:到时候,你也要来陪我考试。
表情二 淡定 凑成一“桌”,玩起扑克牌
考场外,有人等得着急,也有人等得淡定轻松。同样在十五中,颍州晚报记者看到,中考首日,不少家长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有说有笑。
在十五中大门西侧的空地上,4名家长坐在铺着宣传单的地上,各自盯着手中的扑克牌,招呼其他人赶紧出牌,旁边还围了一些“观战”的家长。
“家离考点太远,送完孩子没多久,又得过来接,太费事。”张女士说,于是,早上出门时她就随身带了两副扑克,“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了”。
张女士说,孩子考试要考两个多小时,等着太无聊,大家一商量,不如找点乐子,所以就有了考点外的“牌场”。
玩着玩着,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上午10时30分左右,有考生提前交卷走出了考场,张女士等人这才收起扑克,围到大门两侧,满面笑容地等待各自的孩子。
表情三 从容 门口择菜,陪考、做饭两不误
中考期间,午餐在家里吃还是下馆子解决?家离考点近的考生都希望能回家吃。刘女士就是这样为儿子打算的。
“自己做一些家常菜,味道可能比饭店差一些,但干净卫生。”刘女士说,考试期间,要是在外面吃了不卫生的东西,造成拉肚子等状况,就不好了。
所以,不到8点,刘女士就骑着电瓶车把儿子送到了考点。看见儿子进入考场后,她在考点周围转了一圈,找到一处菜市场,便去里面选购了一些蔬菜。
“考试期间,还是吃清淡点儿好。”刘女士正择着一把苋菜,“先把食材准备好,等他考完,一起回家做饭,时间刚刚好”。
表情四 焦急
为了孩子,一刻不敢放松
6月14日,早晨六点半左右,李阿姨听到了儿子起床的动静。她知道,儿子昨晚又没睡好。
儿子翔翔今年15岁,是实验中学九年级的学生,今年中考考点在阜师院附中。
翔翔一向逢考就紧张,看着儿子的紧张状态,李阿姨心中的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当天第一场是语文。翔翔起床后,还是像往常一样读书、背诗,此时李阿姨也要开始今天的“课程”了。
先给孩子准备早餐,然后骑电瓶车送孩子去考点。她的心情,一点儿也不比考生轻松。
到了考点,看着儿子走入考场后,她也不放心离开。李阿姨家住在阜阳大戏院附近,离考点仅15分钟左右的车程。但李阿姨怕路上有事耽误了,不能第一时间接到孩子。于是,她就在学校外面席地而坐。
据了解,为了照顾孩子的生活,去年李阿姨把工作辞了,全心投入到后勤保障上。
“老公最近在涡阳忙着,本来不打算回来的,可昨天,儿子给他打了个电话。结果晚上就赶回来了。”李阿姨说。
中午,李阿姨把翔翔接回家,吃过饭,翔翔要午睡一会儿,可她却不敢睡,怕误了叫儿子起床。
下午,又是送考,在考点外等候儿子的时候,李阿姨一直在想晚上给儿子做什么好吃的?明天还要换什么花样,增加儿子的食欲……
中考还在进行,各考点外,家长们依然还在坚守,不论前天的炎热,还是昨天的小雨,对他们来说,这些“考验”与陪考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的故事或许各有不同,但他们的陪考心路却是相通的,那就是 :一切为了孩子……
颍州晚报记者 王吉祥 牛桂芹 见习记者 魏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