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1分,共18分)
1.(1分)(2014•广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食物腐烂 C. 火柴折断 D. 固体粉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火柴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固体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14•广安)下列属于纯净物是( )
A. 空气 B. 石油 C. 碘酒 D. 蒸馏水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 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石油中含有煤油、汽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碘酒是碘与酒精的混合物,故C错; D、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1分)(2014•广安)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两个水分子﹣2H2O B. 氯化铝﹣AlCl
C. 两个氯原﹣Cl2 D. 正二价的铜元素﹣Cu 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故A正确; B、氯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AlCl3;故B错误; 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2Cl;故C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二价的铜元素,故可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1分)(2014•广安)“生活中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所以应尽量多吃
B.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C. 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D. 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考点: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人体缺碘元素会导致大脖子病进行解答; B、根据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进行解答; 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进行解答.
解答: 解:A、人体缺碘元素会导致大脖子病,所以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故A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故B正确; C、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浸泡食品,故C错误;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会生成含有碳元素的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物质与食品和再生能源等内容,此类题也经常出现在中招试题中,需仔细分析.
点击下载完整版:广安市2014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