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东地区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样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3分)
1.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七台河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境内拥有倭肯河、挠力河两大水系、34条河流和21座大中小型水库。市区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桃山、仙洞山、万宝山成“品”字相拱在市区周边、万宝湖、桃山水库如两棵明珠镶嵌在市区的两端,在这“三山两湖”的映衬下,形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独特山水园林风光,被授与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奥运冠军杨扬、王濛成为全中国人的骄傲,“双叶”家具驰名中外,中国草笔堪称中国书画史上一大创举。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倭肯河( ) 挠力河(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3)文中有一处标点用的不得当,请用横线在原文标出并在下面改正。(1分)
改为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D.习习的山风夹杂着一缕缕山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 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4.古诗词名句填写(共10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3)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杜甫《望岳》中的"“ ,
”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4)《马说》中能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
(5)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
(6)古代先贤常常经游学以广智,乐交往而善道,在彼此的沟通中增长智慧,砥砺品格,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及与朋友的交往时说: , 。
5.走近名著(4分)
成长不可无书,走近名著,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其乐无穷。请完成
下面的读书卡。
书名 《名人传》 作者 国籍 法国
主人公 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 )
读了《名人传》,我深受启迪:三位名人都是 (
)才成为伟人的。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1分)
七台河市是一座缺水比较严重的煤炭工业城市。尤其这两年,城市用水更为紧张,今年下半年桃山水库水位迅速下降,整座城市处于限水状态,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请你在所在的班级组织一次以“爱护母亲湖,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6.[寻根求源] 七台河缺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请你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请写出两种可行的调查方式:(2分)
7.[实地考察]
以上是班级某个小组的同学在去我们的母亲湖桃山水库实地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中的四幅。班级准备用这些照片布置出一个展板,在桃山公园展出,请为这个展板设计主题和栏目(至少设计两个栏目)。(3分)
8.[提出建议]通过调查考察宣传,你对七市缺水的原因与现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那么,我们能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缺水的难题?你能向市政府提出一些建议吗?至少提出两条有价值的建议。(2分)
9.[身体力行]放学的时候,你路过某个豪华车养护清洁中心,看到汩汩清流洒向车辆,你走过去要对车主和老板说点什么,你将怎样说?(4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第10---25题,共36分)
(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古文与古诗,回答10——15,(共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0.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臣本布衣( ) ②由是感激( )
11.翻译句子(4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13.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2分)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二)阅读《气候的“性别比例”也失调》,回答1——18 题。(共 8 分)
半年多来,中国的气候一直不正常,先是北方奇冷,接着西南大旱,前几天南方再降暴雨。很多人会问:这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系吗?你别说,真有点关系。
如果说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气候变化只是温度升高1℃到2℃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甚至会觉得高兴。但是你别忘了,这里所说的气温升高指的是平均温度,如果一年365天每天都比现在高1℃的话,你恐怕就吃不消了吧?
如果你还是觉得无所谓,那么我告诉你: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雨量的巨变。想想西南大旱和广州大涝你就会明白,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通常来说,地球表面温度每上升1℃,降雨量就会增加1%-3%,这个道理很容易懂,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增加,于是降雨就增加了。你也许会说,我喜欢雨!但问题在于,这1%只是平均数,具体到某个地区,降水幅度的增加往往要远大于1%。 更糟糕的是,升温还可能导致降水分布异常,也就是说,平时一直旱的地方突然连降暴雨,平时雨水充沛的地方却一连几个月不下雨,看看云南的旱情你就会明白,这种异常分布才是最要命的。
那么,全球变暖怎么会导致降水分布异常呢?这就不得不请出两个西班牙语词了,一个叫做El Nino,一个叫做La Nina。前者是小男孩的意思,后者是小女孩的意思。但在气候领域,这两个词指的是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引发的一种极端天气现象。简单来说,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地比正常值高0.5℃,就是小男孩。反之,就是小女孩。这俩孩子一贯调皮捣蛋,尤其是小男孩,每次出来活动都会造成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比如南美沙漠地区连遭暴雨,或者东南亚持续干旱。近年来最厉害的一次小男孩事件发生在1997年到1998年里,那时候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澳大利亚都在忙着扑山火。 至于那一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你还记得长江抗洪吧?
幸好小男孩和小女孩不怎么常来,通常情况下平均每5年来一次,而且小男孩来过一次后,下一次通常就轮到小女孩。美国大气和海洋管理局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1976年以前小女孩来得多。按月份来算,1950年-1975年间一共有120个月来的是小女孩,62个月来的是小男孩。1976年之后小男孩开始唱了主角,1976年到2010年3月,小女孩只来过75次,小男孩则来了119次。2009年-2010年正赶上小男孩出台,强度又是最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于是北半球遭遇严冬,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干旱,南方遭遇暴雨……
至于说将来会怎样,不同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答案。但主流科学界的研究显示,随着地球大气温度的逐渐上升,地球气候的“性别比例”将失调,小男孩甚至有可能常驻地球。以后气象预报就不会说“小男孩又来啦”,而是改说“今年小男孩居然没来”。
(选自《信息《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2010年7月)
16.解释文中“小男孩”“小女孩”的具体含义分别指什么。(2分)。
17.说说下面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通常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幸好小男孩和小女孩不怎么常来,通常情况下平均每5年来一次,而且小男孩来过一次后,下一次通常就轮到小女孩。
18.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2分)
19.试结合本文内容,分析造成下列气候灾害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一:2010年11月28日以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赉特旗、阿尔山市遭遇入冬以来最大降雪,平均积雪深度达到30厘米,造成5.28万人、201.4万头(只)牲畜受灾。由于此次降雪较往年来得早,降温强度大,牲畜圈养过早,造成灾区饲草料储备不足,灾区牲畜后续草料缺口较大。
材料二: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12月6日报道,哥伦比亚持续数周的暴雨至今夺走了174条人命,150万人无家可归。哥伦比亚红十字会行动部副主任乌鲁恩纳表示,该国境内的95%的地区受到暴雨的袭击,某些地区的雨一下就是连续12个小时以上。他说:“我们从未遇过如此多人受到雨季影响。”邻国委内瑞拉过去一周也因为大雨引发的水灾和泥石流而有34人丧命,73000人无家可归。多达数千名灾民纷纷逃到全国各地的避难中心寻求援助。
(三)阅读下列的文章,回答10—23题。(共7分)
读书是一种享受
缪俊杰
①近年电视台《百家讲坛》对《论语》炒得很火,于是我翻了翻《论语》。孔老夫子那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突然使我产生一个话题:读书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②读书为什么是一种享受?我个人体会,读书能得到许多知识,医治愚妄无知的疾病。我国汉代大文学家、大学问家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做过很接近皇帝的佐辅,可以说既是高干子弟,又是高级干部。但此人不太喜欢做官,而是喜欢读书。他毕生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皇家图书馆——天禄阁读书和整理图书。他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把当朝和以往几百年堆积如山的宫廷藏书重新整理。他勘校了《战国策》,编著了《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等著作,可以说他是后来流行的经、传、诗、赋的总编辑。正因为他读了许多书(包括好书和坏书),所以才说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样深刻而富有警策意义的话来。
③我是很赞成很欣赏刘向这个判断的。人之初,脑子里是一片空白,只是后来读了书,经世事,才使自己的脑子充实起来。我想,每个知识者的一生中,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会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想读的书。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并得到精神的满足。所以,当你主动去找书读的时候,书就会使你感觉得到了愉悦,得到了享受。当然使人不愉的读书也有。特别是当今一些精神垃圾充斥市场的时候,你拿到这些书会感到头痛,读这些书是一种精神负担。你把它丢到一边,不读它就是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因此,我也很赞成刘向说的“善读”。图书是一种朋友,善读就是善于交朋友,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更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一些好书,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益的书去读,去欣赏。英国一位作家说过:“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社会上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不少。所以我们不仅要提倡多读书,而且还要引导他们“善读书”。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④读书要得到享受,得到快乐,当然还要持之以恒,讲求方法。中国古人所说:“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循序渐进”,“学然后知不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速则不达”,“业精于勤”,“学贵自得”,“专心致志”,“博学贵专”等等,都是至理名言,万世警策,我们应该认真借鉴前人的经验,才会使读书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你相信吗?可以试一试。
(摘自《新民晚报》 2007年第423期 有删改)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