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创建美丽泉城,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A.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
C.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参考答案】1.B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加入过量稀硫酸 ②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③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K2SO4(K2CO3)
【参考答案】2. A
3.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 M 的粉末放入 AgNO3
与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 3 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
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B. 铁粉(Fe2O3)
C. NaCl(Na2CO3)
D. 银粉(铜粉)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
D.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
A.滤液中没有银离子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参考答案】3.D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 M
D.加入的金属 M 可能是单质铁
4.现有 40.6 g 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煅烧后剩余固体质
量比原混合物质量减少 15.4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14 g
B.18 g
C.16.24 g
5
D.29
【参考答案】4.B
二、非选择题
简答填空题
5. 分) 按要求从氢氧化镁、铜、氧化钙、碳酸钠、氧气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x
得分
评卷人
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一种非金属单质:
(3)一种难溶的碱:
【参考答案】5.(x 分)
(1)O2(2)CaO(3)Mg(OH)2 (4)Na2CO3
(2)一种金属氧化物:
(4)一种可溶的盐:
得分
评卷人
6.(x 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们一日三餐的主食多为淀粉类食品,如米饭、面包
等。食物中的淀粉 [(C6H10O5)n]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而是在淀粉酶和水的作
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溶解在血液里,提供营养和能量。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
问题:
(1)淀粉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最简整数比);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如下化
反应。
(填序号)。
E. 氢氧化钠溶液
(2)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学反应:C6H12O6+6O2 = 6CO2+6H2O,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3)欲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下列试剂中,最宜选用的是
A.石蕊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碘水
【参考答案】6.(x 分)
(1) 有机物 (2)1∶2∶1
(3) 氧化 (4)D
得分
评卷人
7.(x 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改善了食品的品质和特色。苯甲酸(C7H6O2)是一种应
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其具有防腐的作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属于
(填“有机物”“无机物”之一)。
个原子。
(填最简整数比)。
(填序号)。
(2)苯甲酸的每一个分子中共含
(3)苯甲酸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4)下列做法中,符合食品添加剂理念的是
①羊肉汤中加入化工原料过氧化苯甲酰作增白剂
②在辣椒酱中加化工颜料苏丹红作增色剂
③焙制糕点用小苏打作发酵粉
【参考答案】7.(x 分)
(1)有机物
(2)15
(3)14:1
(4)③
6
得分
评卷人
8. 分)2009 年 4 月 28 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火炬“如意”(如图 16)的揭晓仪式(x
在济南举行。“如意”的设计体现了“和谐中国,全民
全运”的主题,融入了中国传统吉祥物元素。柳叶条
纹、荷花造型,取“东荷西柳”之意,突出济南特色。制作材料有质轻的
铝、耐高温的不锈钢和铜。燃料采用的是丙烷(C3H8),燃烧产物为二氧
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不锈钢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合金”“有机物”之一)。
(2)单质铜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单质铝的金属活动性(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的记载。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湿法炼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炬“如意”点燃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8. (x 分) (1)合金 (2)小于
(3) Fe + CuSO4 = FeSO4 + Cu (写 Fe + CuCl2 = FeCl2 + Cu 或 Fe + Cu(NO3)2= Fe(NO3)2 + Cu 可得分)
(4) C3H8 + 5O2
点燃
3CO2 + 4H2O
实验探究题
得分
评卷人
9.(x 分)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
.. ..
HCl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②生成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 pH 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
法:
。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 CO2 和 NaOH 溶液确实发
生了化学反应,请从 NaCl 溶液、CaCl2 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
7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
。
③将少量 CO2 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 Ca(OH)2 溶液的大烧杯中,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
(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增大B.减小
【参考答案】9.(x 分)
(1) ①A→C→B→F
②CaCO3+2HCl=CaCl2+CO2↑+H2O
(2)①用玻璃棒蘸取二氧化碳水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就可读出溶
液的 pH。
②向已通入 CO2 之后的 NaOH 溶液中滴入 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 CO2 和 NaOH 发生了化学
反应(只要试剂选取合理,反应现象说明正确,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③B
C.不变
D.无法判断
实验推理题
得分
评卷人
10. 分)已知在某化肥 K2SO4 样品中可能混入了 NH4Cl 、NH4NO3、K2CO3 三种物(x
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推断混入的物质种类,现按图 21 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
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常温下,气体 B 水溶液的 pH
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
。
。
(2)实验步骤②的现象证明可能混入的三物质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3)根据上述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 E 中存在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4)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NH4Cl、NH4NO3、K2CO3 三物质中,还不能确定是否混入化肥 K2SO4 样
.....
品中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5)要进一步推理混入化肥样品中的物质,可用溶液 E 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
现象及结论:
。
【参考答案】10.(x 分)
(1)大于(2)K2CO3 (3)KNO3 (4)NH4Cl、NH4NO3
(5)取溶液 E 少许注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现象发生,则证明化肥样品
8
中没有混入 NH4Cl;若有白色沉淀现象发生,则证明化肥样品中已混入了 NH4Cl。若证明了化肥样品中没
有混入 NH4Cl,则说明一定混入了 NH4NO3,若证明了化肥样品中已经混入了 NH4Cl,则不能确定是否也混
入了 NH4NO3。
综合应用题
得分
评卷人
11.(x 分)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
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娟同学进行了单质铜生锈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她将
除锈后光亮的铜片同时分别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然后观察、研究。
A.密封在干燥的空气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在上述三种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最先有明显铜锈生成的是
(填环境序号)。
B.浸没在煮沸过的蒸馏水中
C.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
(2)小娟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个
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3)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 2H2SO4 = 2CuSO4+ CO2↑+3H2O
①该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答一条即可)
。
②向上述盛有反应后溶液的烧杯中滴入 200 g 质量分数为 10 %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通过计
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g)
【参考答案】11. 分)(x
(1) 分)C(1
(2) 分)空气中 CO2 气体的影响(1
(3) 分)①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蓝色;碱式碳酸铜固体逐渐溶解等)(5
②解:200 g 10%的 NaOH 溶液中含 NaOH 的质量是:200g×10% = 20 g
设
反应中生成 Na2SO4 的质量为 x
Cu(OH)2↓+ Na2SO4
142
x
x =35.5 g
CuSO4 + 2NaOH
80
20 g
80︰142 = 20 g︰x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35.5 g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