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长兴县2016年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属学校、乡镇(街道、园区)中小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幼儿园:
现将《长兴县2016年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长兴县教育局
2015年10月13日
长兴县2016年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动学校“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考试对象
2016年高中段招生的报名考生。
三、考试项目和计分办法
1.必测项目
⑴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⑵男子、女子立定跳远。
2.选测项目
男子:篮球运球投篮、掷实心球,两项选一项测试。
女子:仰卧起坐、掷实心球,两项选一项测试。
每个项目满分10分,三项总分30分,计入升学总分。如果考生无故放弃测试,则放弃的项目成绩为零。
3.温馨提示:
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必须在同一个半天内完成。
四、免考与缓考
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参加测试的,可提出书面申请,家长同意签字,并出示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材料,经学校同意,县教育局中学招生考试领导小组审核,可申请免考或缓考。免考成绩按总分18分计;缓考的学生一星期后参加县考试中心组织的测试。
五、考试组织与时间
1.中考体育测试由县招生考试中心于4月底前统一组织实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体育测试结束后,学校要按附表的格式要求在学校公示栏内及时公示学生的成绩,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一周。并于5月上旬将公示结果上报县招生考试中心。
六、考务工作
1.县中招办统一领导体育测试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各考点体育考试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考点设置应考虑各学校的场地条件、学校分布等因素。
2.县招生考试中心要选拔和培训好考评人员。亲属和子女参考的人员应回避;严格执行考教分离原则,与考点有教学和直接管理关系的教师或干部不得安排到该考点工作,保证体育考试的公正、公平。
3.各考点实行考场封闭管理,杜绝考试中各类作弊事件发生,对违纪人员,按中考违纪处理条列,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七、其他事项
1.学生各项成绩的原始材料由县招生考试中心妥善保存,以便复查。
2.个别回县报名参加中考的考生到户籍所在地学校报名参加体育测试。
3.收费标准按市、县有关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在中考报名时一并收取。任何学校不得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
附件:1.长兴县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测试成绩登记表(样式)
2.长兴县2016年中考体育考试测试方法与标准
附件1:
长兴县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
测试成绩登记表(样式)
学校(盖章)
|
报名号 |
班级 |
姓名 |
性别 |
1000或800米 |
立定跳远 |
运球投篮 |
仰卧起坐 |
掷实心球 |
总成绩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
1.“报名号”是2016年中考报名号,全表以报名号为序填写。
2.“1000或800米”、“立定跳远”、“运球投篮”、“仰卧起坐”、“掷实心球”各项满分均为10分;“总成绩”满分为30分。
3.免考或缓考者,“1000或800米”、 “立定跳远”、“运球投篮”、“仰卧起坐”、“掷实心球”、“总成绩”各栏为空白,在“备注”栏中注明“免考”或“缓考”。
附件2:
长兴县2016年中考体育考试测试方法与标准
一、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2.场地器材
400米、300米、200米田径场跑道,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秒表若干块。
3.测试方法
考生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每人试测1次。
4.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应向考生报告剩余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2)测试人员应告知考生在跑完后要继续缓慢走动,不要立刻坐下,以免发生意外。
(3)考生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4)发现有抢跑者,要立即召回重跑。
5.成绩评定标准(单位:分 秒)
|
分值
标准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1000米(男) |
3′35″ |
3′55″ |
4′10″ |
4′25″ |
4′40″ |
5′00″ |
5′5″ |
5′10″ |
5′15″ |
5′25″ |
|
800米(女) |
3′25″ |
3′40″ |
3′55″ |
4′10″ |
4′25″ |
4′30″ |
4′40″ |
4′45″ |
4′50″ |
5′00″ |
二、立定跳远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沙面应与地面平齐,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也可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
3.测试方法
考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该项目记为零分。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凉鞋等参加测试。
(3)受测者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试测中已取得最优秀成绩时,为了节省体力,可以要求免予后一次或两次试测。
5.成绩评定标准(单位:厘米)
|
分值
标准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男 |
242 |
232 |
222 |
214 |
206 |
198 |
190 |
182 |
174 |
160 |
|
女 |
192 |
182 |
173 |
165 |
157 |
149 |
141 |
133 |
125 |
110 |
三、掷实心球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下肢的力量和腰腹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
2.场地器材
长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地质不限,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实心球若干,测试球重为2千克。
3.测试方法
测试时考生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向前方掷出。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4.注意事项
(1)考生需原地投掷,不得助跑。
(2)实心球必须从头上方投出。
(3)考生前后或左右开立投掷,当实心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或越过投掷线。
(4)发现踩线等犯规时,则此次成绩无效。三次均无成绩者,该项目记为零分。
(5)受测者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试测中已取得最优秀成绩时,为了节省体力,可以要求免予后一次或两次试测。
5.成绩评定标准(单位:米)
|
分值
标准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男 |
9.6 |
9.0 |
8.4 |
7.0 |
6.0 |
5.0 |
4.6 |
4.2 |
3.6 |
3.0 |
|
女 |
6.5 |
6.0 |
5.5 |
5.0 |
4.5 |
4.2 |
3.90 |
3.60 |
3.30 |
3.0 |
四、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
考生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考生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则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每人试测1次。
4.注意事项
(1)如发现考生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3)考生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5.成绩评定标准(单位:次)
|
分值
标准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女 |
42 |
38 |
34 |
30 |
26 |
21 |
18 |
15 |
12 |
9 |
五、篮球运球投篮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能水平。
2.场地器材
篮球场半个,离端线12米划一条平行于中线的界线,此线与边线的交点中一处作为运球的起、终点,另一点作为折返点。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篮球若干个。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
3.测试方法
考生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发令员发出“预备——跑”后开表计时,考生从起点向球架运球,可行进间投篮,也可直接运球投篮,如投篮不中须补篮中篮,接着运球到折返点绕过标杆再运球投篮,投中后运球返回终点,记下成绩,以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测试中篮球脱手后,考生需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
(2)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抱球走、漏投篮或投篮不中没补篮中篮、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
(3)考生与球均到达终点线时停表。每名考生有三次测试机会,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如三次均无成绩者,该项目记为零分。
(4)受测者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试测中已取得最优秀成绩时,为了节省体力,可以要求免予后一次或两次试测。
5.成绩评定标准(单位:秒)
|
分值
标准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
男 |
20 |
28 |
35 |
41 |
47 |
53 |
59 |
63 |
67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