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2014•广西)以下物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
A. 人体 B. 铅笔芯 C. 橡胶手套 D. 不锈钢尺
考点: 绝缘体.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正确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有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为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等.
解答: 解: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通常情况下人体、铅笔芯、不锈钢尺是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为绝缘体,通常情况下橡皮手套是绝缘体.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正确区分导体和绝缘体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3分)(2014•广西)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解:A、大象在水中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太阳光三棱镜分解各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C、钢勺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D、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3.(3分)(2014•广西)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路旁的树木 B. 小明背着的书包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 解:A、小红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B、小红相对于自己背着的书包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C、小红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D、小红相对于从身边驶过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是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依据.
4.(3分)(2014•广西)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mm
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36V D. 体育中考使用的实心球重约2N
考点: 长度的估测;温度;重力大小的估测;电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解答: 解: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 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1.5V,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 D、体育中考使用的实心球重约10N,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A.
点评: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点击下载完整版:来宾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